书城成功励志找到人生中对你最重要的7个人
30081400000021

第21章 好上司比好公司重要

刚毕业的时候需要找一个精明苛刻的老板,能学到东西。自己锻炼出来了,就需要换一个愿意放权或者能力稍差的老板,获得施展空间。

“一个好的上司能够带给你什么?”

“好上司的作用真的胜过一家好公司吗?”

这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对此,纽曼说:“一个好的上司,他可以带给你成长性,帮你指明方向。再也没有比这点更好的答案了,这是年轻白领在工作中最想获得的帮助,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可以碰到令自己满意、能提供真正帮助的上司。”

遇到一位好上司,胜过遇到一位好老师。遇到一个好上司,会让你终生受益。

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有一些误区,人们在工作中实际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调查小组成员佛莱彻谈到了他曾经的心路历程:“在年轻时,我认为老板会对你贴心贴背,关怀备至,就像一个兄长。我们期待在第一份工作中就得到上司兄长般的关怀。但现在我显然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所以我目前的认识是,宁愿对自己保持忠诚,也不要依赖一位根本不把你当回事的上司。”

我很喜欢他的观点。这是对所有年轻人的忠告:不要靠一个梦幻泡影似的理想中的工作来满足你自己。对上司不能心怀幻想,而要首先确定自己的价值。你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当然也包括你的老板。

毫无疑问,年轻人都在做梦。他们对于工作单位有着很高的期望,或者说偏爱。他们喜欢豪华的办公场所、气派的桌椅和优越的福利。重要的是,名片拿出去一定要足够震憾。“呀,你竟然在这家公司上班?我好羡慕啊!”起到类似的效果,会令他们心花怒放。

但在一些管理者看来——尤其是那些经历过类似选择、最后取得成功的人,观点却是相反的。加州一个传媒公司的高管说:“这种想法极为‘自以为是’,事实上一家好公司不会给新人任何决定性的帮助,反而会因为高竞争性的淘汰机制,让一些有潜质的新人失去锻炼的机会,对他们的信心的打击是摧毁性的。”

工作中的新人有很多困惑,他们缺乏帮助,不管是公司还是上司的。要努力地成为最好的自己,当然就得严肃地对待这一选择。

我的问题——你是选择一定好公司,还是一位好上司呢?

佛莱彻说,对任何阶层的人来说,鱼和熊掌是难以兼得的。喜欢好公司的人,他们进了一家好公司,却发现上司的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上司简直令他痛恨。一个坏的上司毁掉了有些人的“在大公司工作”的梦想;而有的人,他们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好的领导,但公司的环境却很差,随时都有倒闭之忧。

似乎没有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答案。但在我看来,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略的——我们的身边并没有那么多的好公司可供你选择。也就是说,多数单位其实都是十分普通的。不会有太多人可以找到一家好公司,这不具有普遍性。第一份工作进入一家烂公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这倒是多数年轻人共同的心声。

所以,为自己找一个好的领导者是最重要的。但有人担心说,烂公司里的好上司又经常绊住我们寻求更高平台的脚步。

佛莱彻讲了他以前一位同事蒙蒂略的例子。蒙蒂略是来自巴西的移民,他的梦想就是去撒哈维公司工作——巴菲特的投资帝国总部。蒙蒂略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能进入这样的公司,我可以当成一份终身职业来对待它。我不就需要看人脸色(他指上司的苛刻),我不再需要上司的提携来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提供资质证明。”

蒙蒂略大错特错。他没能进入撒哈维公司,而是很不幸地被蜗居在一座小镇上的为证券交易所提供数据收集的小公司聘用了。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老板,帮助他重新树立了信心,并改变了他看待工作的价值观,拓宽了他的视野。

最后,他有点舍不得这位上司了——当一份更好的邀约摆在面前时,他很矛盾:“我是该辞职,去更高的平台发展,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和这位难得一遇的老板共事?”

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一个人每个选择所面临的真实境况并不是别人能够体会到的。工作和人生一样,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的备选答案。别人无法给他方向,他的每个选择都是现实和理想的博弈、理智与情感的较量的结果。

佛莱彻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可贵的老板,获得了提升,相比之下,接下来如何选择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需要先为自己找到一位工作中的好老师。”

刚开始工作时,如果你的实力不是够强大,进入普遍意义上的好公司的概率是非常渺茫的。这一点我们已论述得非常清楚。我的朋友纽曼虽然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还是在全美拥有知名度的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专家,也曾有过被华盛顿的政府机构拒绝的经历。他当时非常想为政府工作,但联邦当局无情地退回了他的简历。

你看,我们多数人都是非名牌大学毕业、没有任何背景。那么,你的事业目标就应该走务实路线,到一家可以正常运转的中小企业,然后为自己寻找一位好的上司。后者需要运气,不是谁都有幸碰到一位愿意提携你的老板,但这个方向是没错的。

北京的吴先生毕业那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他的故事就像丑小鸭一样充满戏剧性。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挤破头去和几千人竞争大单位的一个位置,而是盯上了那些不太出名的小公司,把简历全都投向了它们。一家设计公司向吴先生发出了面试邀请,给的待遇也还不错,但就是办公条件差了点:公司租了一幢居民楼里的三居室,一切还是乱糟糟的,显然是成立不久,在这里秩序初立,没那么好的福利和办公设备。

不过,每个同事都很愉快地工作着,充满朝气和活力。他的上司说话温和,态度谦虚,给他的印象也很好。上班后一段时间,吴先生才知道,这位上司竟然是业界十分有名的设计师,拿过许多大奖。从原公司辞职后,组建了这个新的团队。

吴先生说:“这些年来,他主持了许多获奖的设计作品,但奖金他从不自己独吞,而是把大多数分给手下。如果有人加班,他总是自掏腰包,请我们吃夜宵。更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客户大为不满要退单,上司不仅安慰我,还亲自去找客户道歉,取得谅解,然后又详细地跟我讲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工作失误。”

在该公司,吴先生已工作了四年。虽然公司一直规模不大,工作也很辛苦,待遇也不算太高,只是这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吴先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他想再坚持几年,如果公司发展好,他便安心做下去;如果公司发展不好,这些年跟自己上司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足以令自己在业内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对刚开始工作的人来说,老板的影响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吴先生如果换到一家著名的设计公司,可能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对新人而言,一个好的提携者比好的环境起的作用更大。

另一个角度——在好公司,坏上司不会永远是你的领导者!

当然,任何道理都不是绝对的。假如你已人在大公司,我们都不能倡导你辞去工作,去到小公司上班。在大公司怎样看待自己的领导?如果他很“坏”的话,你应该怎样应对?

白先生在上海一家大公司上班。刚到这家大公司,他就见识了自己领导的“难以相处”。这位部门主管跟他例行谈话时,都没正眼瞧他一眼。得知白先生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时,主管还嘲讽地说:“这么牛的大学,怎么不出国发展呢?”

随后,知道白先生之前还曾在一家公司担任过中层干部后,主管又用十分不屑的口气说:“哟,看不出来你还做过领导!”

在工作中,白先生没少受主管的冷遇,重要任务从不指派给他,一些没人愿意做的事却没少叫他做。这是一个苛刻的上司,谁都不是傻子,白先生心知肚明,同事们也常劝他做好另找工作的准备,因为谁被领导盯上,前景都不会很妙。

但是白先生认为,我既然进来了,如果辞职岂不是认输?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即便离开了这家公司,摆脱了这样的上司,将来也很难取得事业的突破,这代表着逃避的心态,到哪儿都不可能有发展。

所以,他的做法是:不卑不亢,忍受到底。无论上司怎样对待他,他都不做出任何反击,而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业绩上无可挑剔。两年后,他靠着自己傲人的工作数据获得晋升,被他替代的就是这位上司。

你还在左右为难吗?

两种情况都有支持者,一类人喜欢到大单位接受挑战,不管有没有人帮自己,他们认为好的环境就是有利的;另一类人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觉得如果有人提携一把,自己的路走得会比较顺利,可以少犯错误,少付出代价。

我们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分布在几十个行业的几万名从业者,询问人们是如何思考这一问题的。他们大多数都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状况: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好公司,却发现上司的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上司对自己的工作成果不赏识,结果工作起来总是不畅快;而有时遇到了一个好的上司,公司整体大环境却又不好,也导致前途难料,不知何去何从。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种困惑?”这是人们共同的疑问。

我来告诉你答案——

如果你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一个好的上司就极有可能是你的师长,他能够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指引,让你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使你的人生少遭遇许多挫折。尤其当你的学历不高时,去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为自己选一个“好上司”可能就更加重要了。

这是一个关键条件。中小规模的企业多数处于成长初期和发展期,发展机会特别多,如果你迫切希望做出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你希望有广阔的舞台,希望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那么,你一定要在这样的平台上为自己选择一个好的领导者,而不是只贪图找一个安逸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