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摇滚手册
3007700000016

第16章 独立的盟约(1)

大陆独立音乐厂牌的兴起颜峻"这是2月4日,他坐了大约五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去一个朋友家送烧录的电影《NightOnEarth》,从另一个朋友家取走一摞实验音乐唱片,中途还在一个没有招牌的地下唱片店和人谈了会儿生意。认识他的人管他叫小崔--这些人包括年轻的艺术家、记者、作家、朋克、摇滚乐手和大学生--他今年二十四岁,大学毕业以后来到北京,以卖打口带和打口CD为生,后来决定转向,买了电脑和CD刻录机,开始烧录一些很难找到的电影和唱片,卖给需要它们的人""当然,小崔没有执照,也不纳税。"这是2002年我为《柏林日报》写的文章。烧录CD这个行业,后来因为P2P软件和DSL的普及而开始消亡。今天的小崔正在注册公司、吸收投资,操办小型演出、制作小众音乐杂志;值得一提的是,从卖打口、卖烧录盘,到卖地下乐队的自制唱片和独立厂牌出品,从零售到邮购和批发,从北京到全国,他已经发展出了中国大陆惟一的独立唱片发行网--确切地说,这个网的草图。人们说到独立厂牌,总是要从摩登天空开始。尽管它看起来更像一间缺钱的大公司,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IndieLabel,但自从魔岩唱片销声匿迹以来,是他们第一个尝试销售理想、个性和新风格,并且在资金和法律的重压下杀开了折衷主义道路。摩登天空是在英国注册的,它在中国只是"现代天空"--更早的时候是"风景科技文化"--文化公司的一个制作部门。众所周知,只有少数企业有权出版或发行音像制品,他们是巨无霸型文化资本整合的最佳本土候选人,摩登天空和1994年前后兴起的小型流行乐唱片公司一样,必须跟他们合作,才可以涉足这个行业。也就是说,比制作和宣传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家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的出版商,和一家不需要投资生产的发行商,以获得唱片的合法性,然后把这些玩意塞到各地的音像批发市场去,跟彭丽媛和二胡金曲一争高下。

当然,除了国家垄断的国营音像发行渠道,还有若干盗版商竞争、分享了绝大多数的音像市场份额。盗版追求的只是利润,因此它规定了零售商的单一口味,让他们放弃不够畅销的,或者利润不高的品种。独立音乐面临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压力,从文化或者经济的角度,它都只能靠自己去死磕。

1997年,印刷厂老板沈黎晖创建了摩登天空,发行了他担任主唱的清醒乐队第一张专辑,《好极了!?》。Brit-Pop风潮从此着陆。1999年他们大规模举事,胡吗个、NO、"舌头"、"苍蝇"、陈底里等来自地下的名字被推向公众媒体,随后创刊的《摩登天空》有声杂志也声名显赫,寄来的乐队小样一度要用纸箱来装。英国时尚和中国地下,成为这个厂牌的双重标准,一时间,摩登天空同时成为流行文化的榜样,和地下文化的大本营--这对矛盾到2002年以后才因为利润方针而爆发出来。

同样是1999年,原嚎叫俱乐部的经理吕玻创立了嚎叫唱片,以推广朋克乐著称,并在第二年成为新金属运动的重要支柱,后来又涉足另类、舞曲、视觉系、Hip-Hop、老牌硬摇滚等不同领域。嚎叫和摩登天空的共同之处是,花三万左右(人民币)买断一张唱片(终身、全球、所有形式的版权),然后既把宣传挤进主流媒体,也在另类青年中树起旗号。摩登天空先后更换过不同的出版和发行伙伴,但嚎叫从一开始,就是以京文公司下属厂牌的身份出现--那是一家拥有出版发行权和雄厚资本的民营企业,Discovery大陆版权就是他们家的。当然,无论由谁发行,都免不了跟彭丽媛和二胡金曲挤在一起,然后多数被无情地退给批发商。

在魔岩时代,来自台湾的梦想家为大陆音乐界树立了一个荒唐的模式,也就是用大公司的经营方式、包装制作理念,来强行拔高和推销独立音乐,换句话说,就是用资本主义模式来实现乌托邦理想。创作、签约、发片、演出的商业流程,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摇滚乐呼喊着解放,但却先给自己喂饱了"只有钱和先进商业体系才能解决问题"的大便。梦想破灭多年以后,苦苦等待巨额资本的音乐家们扑向只有小额资本的摩登天空和"嚎叫",而当唱片积压成山、公司与艺人矛盾重重的同时,地下乐队"诱导社"自制的小样磁带、CD却通过演出和不多的几家唱片店、书店卖出去了一千多张。

2002年,普涞明星文化经纪公司加入这个行列,旗下引擎唱片花重金制作了"舌头"、王磊与泵、"病蛹"三支乐队的专辑,并配合崔健制作了雪山音乐节。野心勃勃、虎头蛇尾,很快在2003年以后,和摩登天空和"嚎叫"一起陷入发行困境,演出也因为利润过低而被放弃。这段时间,唱片公司和乐队一起变得有气无力,唱片制作水准直线下降,人们不再为理想而追求品质。摩登天空开始"用80%的精力经营20%的艺人",也就是"跳房子"、"新裤子"这些有利润前景的独立流行乐;"嚎叫"发片量骤减,在Hip-Hop、视觉系和成名乐队方面步步为营;普涞则删除了所有计划,专心做明星演艺代理去了。

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中国的青少年亚文化还没有成型、新的音乐市场还没有成型,别说理想和钱要被生生拆散,就是资本主义亲自驾到,也不能让摇滚乐和其他新东西坚挺起来--事实上,2000年最热的时候,跨国公司真的和某些厂牌谈过收购的话题,不知道是价钱太高,还是市场太弱,这个时机错过以后,大家都只好继续独立下去了。

那么小崔呢?他没有什么更好赚钱的事情可做,赔了钱也不丢脸。摩登天空发不出工资的时候,办公费也要一年五十万,更不用说Sony中国分公司一场新闻发布会也得四万,而小崔的生意基本上是家庭式的,生产基本是手工的。2001年的时候,我自己的厂牌SubJam开始发表王凡、"舌头"、PK14这样的地下音乐唱片,没有合同,艺人保留版权,利润对半分成;而小崔就做了发行代理商。尽管账目和记忆同样混乱,但他逐渐整合了全国几十家口味接近的店铺,在SubJam出品之外,还发行其他乐队的自制唱片--也有更早的独立厂牌,像太原的底层唱片、成都的暗渍横行和北京的梁氏唱片;现在则包括所有的独立厂牌和音乐文化产品。如果说one-manlabel的概念在全世界都一样,那么从零开始建立的发行渠道却是无法和世界接轨的--所谓的独立音乐场景,首先是独立厂牌相互交织、遍布全球的发行网络,这是手工业劳动者和cyberpunk们从商业化世界中搏斗、分化、独立出来的一套商业体系。中国的艺术家们独立了,但商业的独立才刚刚开始""现在,SubJam正在筹办新的厂牌,专做国产实验音乐/视频的观音唱片,小崔代理发行或销售的厂牌包括杭州的2pi、上海的Isolation和Mule、兰州的非主流和U-Head、成都的小酒馆、北京的Mort和山水、南京的黑丝绒、太原的Zaoyin和Bedzoo""以及许多乐队、艺人为自己的专辑而成立的厂牌,比如说王凡的Adopin,这个词阐释了他的音乐哲学--"随处发声,当体即灭"。地下金属的长年死磕,使他们成为最有韧性、最死硬的群体,地下摇滚和实验摇滚一边巩固着已经出现的听众群,一边提高着制作水准;互联网和软件促进了电子乐的发展,无论是资讯、合作、P2P下载,还是独立文化和国际主义姿态,使他们迅速和全球独立厂牌场景接轨--限量版、手写编号、split合作、re-mix合作、网络发行,和只懂得抱怨的摇滚乐小腕们比起来,他们真的很酷。上海的设计师、吉他手、电子乐人、制作人B6拥有Isolation这个厂牌,他在今年年初发表了自己的EP,"MySongCollection",这个标题,其实就是他选用的三寸CD-R的牌子!

接下来怎么办?一个版号,也就是合法的ISRC编号和条码,可以从许多国营出版社买到,1200到两千不等--当然这是被禁止的。开办文化类的公司需要大额的资本证明,而不是像国外那样几十块搞定,所以艺术家可以雇中间人办一个验资手续--注意,这也是非法的。进出口的手续比较麻烦,或者说只对国家和少数资本家开放,所以仍然是非法的。2000年,石家庄的《我爱摇滚乐》有声杂志创办了SoRock!厂牌,他们的出品包括地下金属、实验电子、流行摇滚和一些无法归类的小样,当然,他们也让这些事情合法化了--这本杂志一直没有出版许可,但它名义上只是磁带和CD的附赠品--唱片进入了主流发行渠道,但在零售店找到它们的可能性,比找到摩登天空的"80%"出品几率都要低。

没有人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但有的人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7月,北京的山水和日本的19-T两个独立厂牌的合辑编辑完成,准备通过摩登天空做"地上"出版发行;8月14日,刚成立的北岸唱片举办演出,庆祝和地下金属乐队"施教日"签约,这居然是一家兼顾流行和地下摇滚市场的商业公司;8月17日,我得到了一个中文soulseek网站制作的T-shirt--soulseek是一个P2P软件,用户包括全球的独立音乐爱好者,很多人同意"Buymusicifyoulikeit.Supporttheindieartists"(请购买你喜欢的音乐,支持独立艺术家),如果mp3能带来大唱片公司的末日,那一定是独立厂牌和创造性音乐的福音""事实上,独立厂牌一直处在非法的文化中,从1992年前后兴起的打口,到随后的音乐、电影盗版,从2000年崛起的CM系列偏门音乐盗版,到2003年暴涨的P2P、FTP下载,以及缓慢增长的正版CD走私,整个新音乐/影像文化,都是在破损的历史脉络、无序的资讯爆炸和地下的传播交流中成长起来的。如果说达达、激浪派(fluxus)、punk、cyberpunk这些无政府主义的艺术/亚文化形式是一种自觉的反向文化运动,那么"打口的一代"以来的亚文化,就是自发的。独立厂牌的崛起,无疑是这个文化的又一次进步,在商业(作为工具的)、艺术(作为个性的)、文化(作为集体的)等等因素交织的场域中,独立厂牌的微弱光芒,正在被秘密的盟约联结起来,变成一个不可见的、没有中心的乌托邦。

编织自己的世界,而不是为主流世界提供肥料,这就是独立厂牌的未来。民谣之灯颜峻民谣和民歌的区别,在中国人看来,再简单不过。一个是抱着西方人的箱琴,用简单的和弦刷些简单的节奏,用清纯的分解和弦渲染情景,然后主歌副歌压着韵唱出来。另一个,那就是云南的、新疆的、内蒙古的土特产。以前中国也用"民谣"这个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谣曲和顺口溜,比如邪乎的古代预言童谣,比如当代针对社会现象的顺口溜--比如说,一等警察""嘘""也就是说民谣这个词的这个含义,是从西方引进的。在原产地,民谣就叫folk,跟民歌一样。只有当ethnicfolk这个词出现的时候,情况才有了区分。

也就是说中国的民谣是指北美民歌的变体、流行乐里面自50年代美国新港民歌节以来的主流歌曲形式之一。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民谣已经相当城市化,不管是承载政治使命,还是商业化,或者像保罗·西蒙那样泛艺术,再或者跟乡村音乐杂交,再或者被迪伦插上电跟大家一起摇滚,它已经是白人青年从弱势群体手里借鉴过来的新玩意。到了90年代,Vega她们的民谣复兴运动,则不但城市化,而且非常当代,非常艺术,非常混合,考虑到Beck也插了一杠子,那简直就是非常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