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深圳人学创业·创新·敬业(套装共3册)
29912200000015

第15章 深圳的创业环境(1)

本章要点概述

深圳创业投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发展速度很快,创业投资行业迅速形成;创业投资资本迅速扩大,来源呈多元化;创业投资相关地方性法规逐步推出,制度环境日趋规范完善;创业投资管理专业化,相关人才队伍初步形成;行业协会组织承担政府部分职能,行业管理自律化。

一、深圳创业的有利环境

1.环境宽松

深圳特区,从建立开始就是中国的试验田,经济发展始终围绕一个宗旨,那就是,只要不违背“三个有利于”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可以试。这样就避免了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对于刚刚萌生的创业苗子,就容易成长。

2.政府高度重视

海外留学生已成为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一支重要的创业生力军。深圳市科技局官员说,自1999年首届高交会以来,留学生利用自己的成果在深圳创办的科技企业超过了200多家,涉及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

3.政策优惠

1998年2月10日,市政府又颁布了枟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枠。其内容主要有:

(1)政府直接支持方面。

(2)税收方面。

(3)技术开发方面。

(4)员工收入、人事、出国等方面。

4.机会多多

(1)生产型企业多。

(2)贸易企业多。

(3)国内外驻深机构多。

(4)人口多。

5.平等竞争

6.人尽其才

7.自由

二、深圳创业的不利条件

1.生活成本高

2.工作压力大

3.创业成本大

三、深圳“海归”创业环境调研报告摘要

1.硬环境

2.软环境

深圳的创业投资规模在全国名列第一,深圳市现有境内外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及相关机构300多家,创业资本总规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出资占19%,企业出资占66%,个人出资占2%,境外资本占13%。

无论从创业资本的规模还是创业机构的数量上看,深圳在国内城市都是首屈一指。深圳创业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

发展速度快,创业投资行业迅速形成,市政府率先成立创新投资公司,带动了社会多元投资的发展。

创业投资资本迅速扩大,来源呈多元化。

创业投资相关地方性法规逐步推出,制度环境日趋规范完善。

创业投资管理专业化,相关人才队伍初步形成。

行业协会组织承担政府部分职能,行业管理自律化。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地区创业投资机构投资项目已超过500个,投资额约128亿元,开始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一、深圳创业的有利环境

1.环境宽松

深圳特区,从建立开始就是中国的试验田,经济发展始终围绕一个宗旨,那就是,只要不违背“三个有利于”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可以试。这样就避免了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对于刚刚萌生的创业苗子来说,就容易成长。

深圳,经过20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移民过程,使这座城市充满创业激情和创新欲望。在深圳,城市年轻有活力,价值取向上允许标新立异,鼓励创新,政府倡导“开放兼容、追求卓越、敢闯敢试、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大部分人对追求财富持宽容态度,思想比较开放,观念比较超前,创业欲望非常强烈,同时,创业的成功事例能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创新城市,也是中国内地最早实施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区。这里积聚了一批年轻的创业者,成为中国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的热土和乐园,现在深圳正在朝着国际化城市的方向迈进。

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弘扬开放兼容、追求卓越、敢闯敢试、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成为最适宜海内外英才创业的活力之都。深圳具有非常适合创业的文化环境。2003年枟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枠证实了这一看法。在该报告中,深圳的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氛围指数均名列第一。

这充分反映出深圳的文化及其社会心态正有力地支持着深圳的创业环境和创新优势。

一项调查显示,深圳有1/8人在创业。

全球创业观察2004年香港及深圳研究小组成员、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教授介绍了2004年度双城创业观察结果,近期1/9至1/8的深圳成年人有创业活动,整体创业活动率在35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0位,属中上水平,其中主动创业的机会型创业活动率居第8位。

2.政府高度重视

海外留学生已成为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创业生力军。深圳市科技局官员说,自1999年首届高交会以来,留学生利用自己的成果在深圳创办的科技企业超过了200多家,涉及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

郎科科技总裁邓国顺,从新加坡学成归国到深圳创业,利用首届高交会免费提供的1平方米展台亮出了自己和同伴一起研发的新一代存储产品,马上受到投资商的青睐。如今郎科公司已成为全球移动存储的带头厂商,公司规模从当初的“十万元级”跃进到“亿元级”,产品容量从开始的几十兆到现在的1G、2G、4G。这种名为“优盘”、采用闪存介质的新一代存储产品已被IBM、DELL、东芝、联想、方正等着名国内外电脑企业捆绑销售,有的还作为标准配置。邓国顺说,他们的科技成果能迅速产业化走向国内外市场,得益于深圳给予了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从2000年起,深圳市政府每年从财政拨出3000万元资助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这项资金分为创业前期费用补贴和创业项目研发启动两个用途。深圳市人事部门随时受理留学人员个人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申请。至今,深圳已累计向80位创业留学人员发放了796万元的前期费用补贴,每人获得的资助金额从8万元到12万元不等;向42家留学人员企业发放了3305万元的项目研发、启动资金。

2006年12月,市政府出台了政策,“海归”派来深圳创业最高获30万元补助,居全国各城市之最。

市政府为鼓励海外人才来深圳工作和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海外留学人员来深创业。每年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500多名,连续6年超过千名,累计引进海外人员9500多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87畅6%。8个留学生创业园总孵化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留字号”企业达68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纳税2亿多元。

为吸引高层次“海归”来深工作和创业,深圳将有六大新重大政策措施:

一是出台枟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工作的若干意见枠,并把它作为全市引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二是推出“红树林归巢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引进留学人员1万名,使留学人员总量达到2万名;三是出台新的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最高资助将达到30万元,这一额度将居全国城市之最;四是新建了留学生创业大厦,将使市创业园的孵化面积扩大一倍;五是深圳(龙岗)留学生产业园,总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为毕业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搭建了二次孵化场地;六是市政府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初步决定,2007年在深圳举办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打造了重视人才,留驻人才的国际环境。

深圳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了大量海外优秀人才来创业,现已建成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留学生创业园,有155家留学人员企业入驻,总注册资本近6亿元。为适应来深创业留学人员日趋增多的需要,深圳市政府又投资3亿元在高新区动工兴建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留学生创业大厦,工程现正在建设之中。另外,深圳市其他6个区也都兴办了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提供“孵化器”。

深圳还将建立由人事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留学人员联席会议制度,以更好地为留学人员创业提供配套服务,特别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3.政策优惠

深圳在完成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之后,一直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走“科教兴市”之路,成效十分显着。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后期,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第一增长点。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高新技术是深圳未来的希望所在。为了给正在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增加新的助推器,1998年2月10日,市政府又颁布了枟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枠,即着名的22条。该22条新规定旨在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着重在财政税收、投融资体制、科技人员收入、住房、调入、出国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扶持政策。其对高科技产业所带来的促进力度和实质性好处,超过了以往的有关规定。其内容主要有:

(1)政府直接支持方面

增强财政投入,扩大科技三项经费规模。1998年达到当年预算内财政支出的1畅5%,到2000年则要达到2%。强化市高新投公司作用,增强其提供担保和股权投资的功能。从1998年起市财政分三年每年对公司注资1亿元,使公司注册资本到2000年达到4亿元。

(2)税收方面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两年免征所得税,8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优惠;对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除享受原有的所得税优惠外,再增加两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优惠。企业按规定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70%以上的,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项目投产后,不论该企业以前是否享受过所得税减免优惠,对该项目所获利润给予三年免征所得税的优惠。企业自行开发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计算机软件,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3年内由市财政部门对该产品新增增值税的地方分成部分按80%的比例返还。

(3)技术开发方面

可按当年销售额的3%~5%提取技术开发费用,其中对集成电路、程控交换机、软件和电子计算机四种产品提取比例可达到10%。

(4)员工收入、人事、出国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