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存在不犯错误的圣人,也不缺少憧憬高贵的凡人,儒家提倡“吾日三省吾身”,以此说明自我检讨的重要,人们就是通过反思、检讨自己,以此接近高贵。
自我检讨应该成为一种习惯,错误会在不断的检讨中越来越少。内讼自省是慎独修身的主要步骤,它督促一个人成为一个敢于负责的勇者,一个善于反观自身的智者。
1.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气,克服错误是一种责任
一位国王年轻时就继承了王位,也许是年轻气盛,他很少注意民间疾苦,把所有精力都用来思考如何掠夺境外的土地。他组织了强大的军队扩大自己的领土,也得到过一些胜利,最后几个相邻的国家联合起来,将他打败,他只能把掠夺的土地还回去,带着残兵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国家。旅途上,他不愿声张,只打扮成普通士兵的模样。
这天路过一个小镇,国王很饿,就进到一户人家想要一些东西充饥,主妇看到他面色灰暗,很热情地招待了他,并且对他说:“我正在烤面包,你帮我看着炉火,这就是我们的晚餐。”国王答应了,可是中途他太过疲惫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面包已经烤糊了。
主妇回来看到面包勃然大怒,骂道:“你真是个废物!你想吃东西却不愿付出劳动,现在我们谁也吃不了晚餐了!”国王很羞愧,这时女人的丈夫走了进来,大声说:“你在做什么!这个人是我们伟大的国王,你怎么能对他大呼小叫!”
女人听了大惊失色,国王却冷静地说:“她骂的没错,我答应的事没有做好,这是我的失职,就像我身为国王没有给国家谋取福利,同样是一种失职。”那之后,国王励精图治,很快使这个国家走上了强盛的道路。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犯错,糟糕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及时察觉自己的错误,而身边的人出于种种原因,往往不好责怪我们,或者他们提示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认为这是忠言,而认为他人是在挑毛病。久而久之,我们的个性中有了自负的成分,再也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即使错误摆在眼前,也要死鸭子嘴硬,不肯承认。
据说爱迪生晚年的时候,因为太过自负,从来不听从助手的建议,所以他在晚年没有做出什么伟大的发明。越是有成就的人越容易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他们太相信自己的智慧,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的可能。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过去的成绩犯下这种“伟人式错误”,根据过往经验认为自己不会出错。于是,错误不断加深,直至再也无法改正。
慎独者不同,他们追求的是自我完善,是基于人格完善上的生活完善、事业完善,对于性格上的负面因子,他们不姑息。对于生活、事业上的错误,更不会容许自己重蹈覆辙。
海蒂森正在对父亲抱怨自己的工作,海蒂森认为上司是个顽固不化的老古董,同事更是什么都不懂,父亲说:“听你一说,这份工作做起来真没意思,你可以准备辞职了。”
“我也这么想,我已经想好辞职信要怎么写。”
“不过你进入公司一次,不能白白浪费掉这么好的机会,你把业务流程弄熟了吗?”
“还没有。”
“那我建议你把这家外贸公司的所有工作流程,进出口的各个关节,公司运作的种种方法,包括办公室的杂活都学得明明白白,然后再走。你不觉得这样更能出气吗?”父亲说。
海蒂森认为这个建议很妙,不但让自己出气,还能学到很多东西,第二天,他就开始位“离职”做“准备。”几个月后,父亲问:“你辞职了吗?”海蒂森摇头说:“很奇怪,现在同事都很佩服我,上司也整天对我笑呵呵的,老板也注意我,要给我升职加薪。”
“这不奇怪,因为你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工作,人人都能看到你的进步。”父亲回答。
父亲听到儿子抱怨自己的工作,采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帮儿子改掉了缺点,他劝儿子一定要把该学的东西都学完再辞职,等儿子怀着出气的态度做完这件事,突然吃惊的发现他的工作情况大大得到了改善。原来错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过去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察觉到自己的错误,更无从改正,事实上,克服错误是我们的责任,他人没有宽容你的义务。
面对失败,普通人恼羞成怒,慎独者一再反思。一个人的失败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自己说不清楚,旁人也未必知道,只有自己有自省的意识,敢于和经常在自己身上找找缺点,才能排除障碍,克服不足。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不会纵容错误,他们会担负起错误以及与此而来的责任,这样的人不怕犯错,错误会成为他们的经验。而不负责任的人,永远会把自己的错误推到他人头上,只盯着功劳,这样的人失去了进步的可能,不会有更大作为。
敢于正视错误、懂得自省是成熟的开始,犯错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要为一时的错误丧失信心,但也不能姑息自己的错误,要用平常心看待自己做错的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检讨自己是我们的责任,当我们开始承认错误的那一刻,成功正悄然对我们敞开大门。
2.接受每一个人的建议,保留决定的权利
正在学习画画的小明是个有进取心的孩子,他问自己的父亲:“怎么样才能画得更好。”
父亲说:“明天一早,你就把你画的一张画放在外面,再放上一支红笔和一个牌子,上面写上‘你觉得这张画哪个部分是败笔’。”
第二天,小明真的在外面放了一张画,到了晚上,小明就拿那张画,发现上面全是用红笔画的圈,惨不忍睹。他顿时失去了信心。父亲说:“明天一早,你再放一张,写上‘你觉得这张画哪个部分画的最好’。”结果,小明发现那张画上依然画满了红圈。
“这都是别人给你提的意见,你可以仔细比较一下,哪些地方画的红圈特别多,就是你的优势。而昨天那幅画,哪些地方别人挑的最厉害,也许就是你的弱点。你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是件好事,更重要的是你还要擅长分辨别人的建议,将它们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个人想要茁壮成长,就是要吸收有益的养分,丢掉不必要的枝干。慎独者能够“独”,在于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始终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但要切记凡事过犹不及,太有主见和太没有主见都不是好事。太有主见的人容易刚愎自用,任何时候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不管那些劝告是有益还是有害,他们统统当做耳旁风。而太没有主见的人容易受别人影响,凡事都没有自己的主意,只能别人说一句,他做一句,这样的人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走不出自己的路子。
对别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别人说好的不一定适合,别人说坏的也不一定就会害了你,关键在于这个建议是否适合自己。
别人的任何话都有可能开拓你的思路,让你看到事情的另外一种可能,所以,要多向别人询问,懂得借助他人的智慧成就自己的事业。但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意见让自己头脑混乱,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你要把握住自己的思想,不断问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什么方法才是最合适的?
大四那年,小胡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考研或者投简历,他家境好,手里有不少存款,想要自主创业。毕业后,他开了一家精品店,专门出售服装。可他发现自己的生意并不好。
朋友们开始给小胡出主意,有人说,小胡可以引进一些大品牌,小胡试着引进了一些,可是这种小店卖大品牌的衣服,效果不如大商场好,小胡赔了不少钱。
又有人说,搞促销可以提高销量,小胡也试着促销,也出现了销售火爆的场面,小胡突然发现,别人家促销的赠品都是历年卖不出去的存货,他却是拿着新货当赠品,没几天,他就赔了一大笔。当他想抱怨出主意的朋友,又觉得主意是自己拿的,怪不到别人头上。
小胡毕业后靠着存款自主创业,开了一家服装精品店,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他请自己的朋友们提供意见,可是每一种意见听起来都不错,实施起来都出错。小胡赔了一笔接一笔,这些钱都成了小胡交给社会的学费。他也知道这种结果不能怪别人:不经判断就采纳别人的意见,不考虑实际情况就开始行动,这就是冒失。
以实际的眼光看,慎独者不能失去自己的“意见来源”,一旦对别人的批评表示排斥,别人就会认为自己不但白费力气还得罪人,即使看到你的错误也不会出口提醒。但是也不能轻信他人的建议,因为他人毕竟不是你,他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不了解你真实的情况,采用不合适的意见,就像穿了一双尺码不合的皮鞋,连走路都成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拿自己的疑问与大家共同探讨,接受合理的建议,对不合理的也要表现出感激。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诸葛亮,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有他的智囊团,慎独者也不例外。他会主动询问自己的缺点,承认自己的不足,以取得更多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成功的人有决断能力,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挑出那个最有用的建议,结合实际问题加以应用。成功者借助他人的力量,从不为他人所左右,失败者迷信自己的力量,却总是被错误的意见左右。究其根源,在于我们能不能正确地面对批评和建议——只有把决断当成自己的权利,进步才成为一种可能,一个懂得自省的人,会时时留意这一点,以期得到更大的成功。
3.握紧的拳头不能和人握手
有位喜剧演员生性随和,从不和人脸红,他的长相滑稽,脑后有个大瘤子,别人拿这件事取笑,他也不生气。因为这种个性,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
一次,剧团的人正在聚会,饭店里的一个清洁工偷偷对他说:“这位先生,能不能请你给我签个名?”正在喝酒的演员们打量这个清洁工,发现他的衣服皱皱巴巴,一脸忐忑,都对喜剧演员说:“快点给他签名让他出去吧!”
演员却没有草草了事,他不但给清洁工写下签名和祝福,还让他坐下来,陪他说了很久的话,最后那个清洁工一脸欢喜地走了。大家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对一个清洁工这样热情?”演员说:“你们看他的样子,恐怕是第一次向别人要签名,我怎么忍心扫他的兴?这些事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对他来说却能带来很长时间的好心情。”
大家听了这一番话,更加佩服这位善良的喜剧演员。
喜剧演员以谦和热情的态度对待一个清洁工,因为他能够体谅对方的心情,他希望以自己的行动给这个清洁工带来一份好心情,而不是因自己的傲慢让清洁工认为自尊心受挫。人们喜欢这位喜剧演员,不仅因为他用自己的表演给他人带来笑声,更因为他懂得为他人着想,用平和平等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善良让人如沐春风。
也许是因为“慎独”这个概念太过古老,提起慎独者,我们脑海里出现的都是一些板着脸的老夫子,其实慎独并不意味着严肃,或者说,慎独的内涵是严肃的,但它的外延因人而异,慎独者既可以有一张严肃的脸孔,也可以一团和气,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在现代社会,后者更适合发展自己。人们喜欢身边有那种处处肯为自己着想的人,如果能够换位思考,我们就会知道所有人都有这种想法,当我们为人处世时,就会多多检讨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他人带来困扰,会不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
常听人感叹现代人际关系的冷漠,其实我们应该想想冷漠的产生,首先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不信任,对待他人,我们始终有提防的成分,握紧自己的拳头以防他人突来的攻击。但人与人交往的第一个动作其实是握手,把手掌放平递给对方,代表自己的信任与交往的意愿。如果你能够首先卸下防备,自然能够收获他人的友谊。
曾经有一位穷困的大学生在大城市读书,过年回家的时候,他身上的钱已经花完,兜里只有一张车票。他要饿着肚子挺过三十多小时的车程。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装作睡觉一直趴在桌子上,晚上吃饭的时候,和他坐对面的旅客看到他身上的棉服破旧,估摸他大概没钱吃饭。就对他说:“小兄弟,卖盒饭的来了,我请你吃一顿饭好吗?”
大学生窘得脸通红,摆着手说:“不了!我不饿!”坐在大学生旁边的老人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低头看手中的杂志。
又过了一个小时,老人要下车了,把手中的杂志递给大学生说:“这本书我看完了,你留下看吧。”说着拎着行李走向车门。大学生百无聊赖地翻着杂志,突然发现杂志里夹着50元钱和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有时候接受他人帮助也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如果你能坦然地接受,就成全了一颗善良的心。”大学生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贫穷的学生上了过年回家的火车,兜里连吃饭的钱都没有,邻座的人都想要帮助他,他碍于面子不肯接受,一位老人只好把钱夹在书里递给他,并告诉他:成全别人的好意也是一种善良。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坦率的接受并不是一种没有自尊的行为,没有人把你当成乞丐,他们的温情你该用善良的心态去感受。
慎独者的心灵应该是外向的,而不是闭塞的,不通人情的。有时候我们难免封闭自我,当我们能力不足时,不想接受来自他人的帮助,把这种帮助当做对弱者的施舍。其实换个角度,当我们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寄给山区失学儿童,这究竟是出于怜悯,还是出于一份想要为别人尽心的愿望?不要用自己的偏激扭曲他人的善念,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人与人的关系完全可以更简单,更纯粹。
善待他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接受他人善待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当一个人懂得理解他人,就懂得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对世界的宽容与爱。生活中难免有不愉快,如果始终把那些争吵、怨恨、不如意攥在拳头里,就无法去拿更多的东西。不如学会“放开”,让不愉快成为过去,生活其实并不想为难你,你也要学着与它和解。
4.检讨自己的愚蠢,是聪明的开始
宋女士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员工,她在这家公司工作八年,仍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员。看到那些比她后进公司的人一个接一个升职,成为她的上司,她的心里充满不忿。在她看来,那些能够升职的人并不比她聪明,甚至在工作中常常出现错误,很多计划订的漏洞百出,她不明白老板为何选这些人来管理自己。她把自己不能升职归咎于老板没眼光,同事太会表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问题。
这一年年末,宋女士准备提前几天回家看望父母,她起了个大早去火车站买票。在长长的队伍后,宋女士一眼发现有一个窗口前只有很少的人,她心想排队的人都很傻,明明有空窗口却不站过去。等到她到了那个窗口前,车站维持秩序的警务人员说:“这个窗口已经停止售票,现在是在处理几张退票。”当宋女士想回到原来的位置,却发现这么一会儿,队尾又多了十几个人。宋女士只好又当了一次“尾巴”,多等了十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