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竞底:中国企业之殇
29714000000013

第13章 竞底概论(11)

美国电视剧在全球范围内热播,如《越狱》、《兄弟连》、《24小时》、《欲望都市》等都引起轰动。美国电视剧的投入相当惊人,如《六人行》,每集的投资是700万美元。

如此高的投资,是高质量作品的保障。

当电视剧这种娱乐形式传播到中国时,同样遭到竞底:《成长的烦恼》是美国ABC电视台在1985-1992年首播的一部情景家庭喜剧,中国的英达对其进行模仿,制作出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这部戏最后的盈利竟达到投资的10倍左右,因而引起了大量的跟风之作(对《我爱我家》的竞底)。

在拍摄《我爱我家》时,英达的态度相当认真、慎重,每天分早、中、晚三个单元,每一集要拍五个单元,即五个工作日完成三集,这已经比美国的一周拍摄一集快了许多倍。但接下来,为了省钱,家庭情景喜剧的制作速度提高到每天一集半,甚至一天两集。逐渐地,投资家庭情景戏剧的老板达成“共识”:拍这种片子就要省钱,就得低成本(竞底的诀窍:便宜就是硬道理)。

90年代后期,每一集制作成本不超过5万元。经过近10年来的高速通货膨胀,现在每一集一般不超过10万元。

成本控制过低,使制作人员的素质难以保证,即使是讲究质量的英达,其每一集喜剧用于剧本的总成本,也不超过7000元。这样一来,去掉管理环节的费用,一个从创意到完成所有剧本的作者,只能拿到5000元,这样的价格显然不足以吸引有才华的作者来写剧本。实际上,《我爱我家》从后80集开始,就拼凑了一批在校大学生来撰写剧本,因此质量显然无法保证,最后连普通观众都看出来。

而在演员上,由于明星的号召力直接影响电视剧的销售,因此情景喜剧不得不使用明星,但这种使用也充满了竞底色彩。为了减少成本,唯一的办法是尽量减少明星的工作时间,因此就得一天拍两集,这样的拍摄速度当然不能让演员准备充分,只能凭经验,在现场凑合着对付,工作质量也就达到底线水平,如陈道明演谁都像陈道明,葛优演什么都是葛优。所以尽管中国每年出产1万多集电视剧,却没有和日韩能比较的电视剧明星和作品。

另一个影响是,情景喜剧只有在现场观众,才能产生真正的喜剧味道,但如果在拍摄时,真的召集一帮现场观众来制造笑声,显然不够省钱,因此真实的观众笑声就被灌装笑声所替代了。中国人发明了最省钱的创作方式,其灌转笑声一共只有三种:“大笑”“中笑”“小笑”,编剧被要求直接将这些笑声写进剧本里,以便后期制作时快速加上。

家庭情景剧如此,其它题材也本着灌装笑声式的“多快好省”路线,进行套路式的制作:

如“两面人性大展开,违纪乱法不算坏”;

如“第一把手都廉洁,提到副手全腐败”;

如“军人不能不恋爱,农村就得写地赖”;

如“英雄粗鲁才叫真,皇帝圣明是天才”;

如“离开三角不成戏,没有插足不应该”;

如“不打不骂不热闹,不吻不露不精彩”;

……

这些胡编滥造的作品,在中国电视剧市场比比皆是。最终的结果是:

爱情片大都是姐妹吃醋,兄弟争风;

战争片都是一个鲁莽战将和一个聪明女人的情怀;

警匪片都是一位刑侦高手和优秀警花的悱恻缠绵;

商战片都是大亨的女儿爱上能干的英才;

农村片都是支书软,村长横,配俩地痞乱哄哄。

……

极力控制成本的竞底,导致大量的跟风和抄袭,是这类创作大行其道的根源。

这样竞底式的制作,只能生产一些底线产品,因此也只能吸引一些“底线观众”。据中国和美国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观看中国电视剧的人群有“二低一高”的特点,即:

收入低——一般在1000元以下;

学历低——一般在大专以下;

年龄高——一般超过40岁。

这种人群的典型是家庭妇女。中国目前所有电视制作人的目光,都瞄准了这个“二低一高”市场,因为不这样,就意味着赔本。但“二低一高”们的消费能力较弱,广告商愿意付出的广告费自然较低,反过来制约了电视剧的销售收入,使电视剧制作处于一种恶性循环:大家比赛对低级趣味的迎合,想以此为自己节省成本,能多捞点金钱,从而使电视剧的整体质量更加粗制滥造,高质量的观众更加远离电视剧,拍电视剧更加没钱赚,投资方更加不愿多投钱……。

中国的电视剧往何处去?一个等待着它们的很自然的底线是:

本土的电视剧越做越烂,直到中国的文化产业一开放(总要和国际接轨),这个行业很快就象其它产业一样,电视剧、电影甚至文学、音乐、其它形式的大众娱乐,都被外资占据了龙头地位。

这很危言耸听吗?还记得我们在前言中提到“中国开放的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已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就应该知道,这是个现实的威胁。

而这威胁,就是竞底的必然结果。

十、竞底战略的问题:

1、竞底所利用的,大多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因此,这种战略很难充分运用人类的智慧成果。

2、竞底很容易养成思维定势,使人变成思想上的懒汉,最终只会竞底,不会竞优。举个粗燥的例子,如农夫使惯了锄头,当他拿起笔头时,那笔头就有千斤之重,最终他绝不可能用笔头画出联合收割机的设计草图,而只能永远面朝黄土背朝天。

竞底也将固化中国的后发劣势。

3、国际产业如同不断游走的牧群,时刻追逐水草丰美的洼地,因此,竞底企业家必须时刻担心自己所在的产业下半年、明年可能会转移走,这使得他们生活在梦魇之中,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经营企业的乐趣,而是生活在竞底的压力中,并不断地把这些压力转嫁给他的被竞底者。

4、竞底组织只能过最基本的生活。因为稍有品质的生活一定是远离底线的生活,这样就马上会面临更接近于底线的竞底者的竞争。如目前珠三角就担心产业移往内地,中国就担心产业移往越南、柬埔寨等更落后地区。产业转移的结果必将形成产业空洞,GDP停止增长甚至下滑,生活质量降低。

5、竞底与和谐社会天然相悖,因为被打到底线的被竞底者心存怨恨。竞底不可能产生伟大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有长远的企业文化,更不会产生对人类社会有深远价值的原创发明。

竞底不可能产生一个真正伟大的时代,最后也无法使中华民族以领导者的身份,进入世界民族之林。

案例:竞底理论对《厚黑学》的诠释

20世纪中国出了本奇书《厚黑学》,作者李宗吾,原名世全,入学后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丘。二十五岁思想大变,认为与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为宗吾。

李宗吾为人正直,聪颖机智,治学严谨,几十年间目睹人间冷暖,看透宦海浮沉,愤而写出《厚黑学》一书,开创“厚黑学派”的一家之言,后被誉为“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奇才怪杰”之一。

《厚黑学》以三国的曹操、孙权、刘备为例,说他们的成功秘诀不外乎两条:一是良心要黑,二是脸皮要厚。声称圣人乃是厚黑徒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进入“无声无嗅,无形无色”之境界。

虽然李宗吾列举的案例不多,但“厚黑”两字,还是颇为准确地反映了竞底的两种形式:

所谓的“黑”,就是对他人要狠心,这就是对外竞底要决绝。因为对他人不狠心,过多地怜香惜玉,自然很难把被竞底者打到底线。而反过来说,心“黑”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把别人打到底线;

所谓的“厚”,则是对自己狠心,能忍他人所不能忍的屈辱,需要何等的忍耐力!这就是对内竞底。“厚”的最终目的,当然不是只为了对内竞底,而是为了积蓄足够的竞底实力,然后择机变“黑”,狠狠地对外竞底,将压在自己头上的竞底者打到底线。

我们将在下一章中,通过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分析,展示中国众多的知名历史人物,尤其是那些竞底高手,往往将对外、对内竞底同时使用,双管齐下;或先对内竞底,以树立自己的形象,积累竞底实力,等到羽翼丰满时,再改为对外竞底,最终成就大业。

李宗吾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可一以贯之:‘厚黑而已 ’”

实际上,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完全就是一部竞底的历史。

案例:竞优和竞底:拿破仑为何能永垂不朽

拿破仑在战场上是一个出色的竞底者,组织过相当多有名的大战役,我们在第七章中,另有一个专门的案例,讲解拿破仑在战争中使用的竞底战术。

但拿破仑给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他打了哪些胜战,而在于他为人类留下了一部《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在临死前说:“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

2007年,中国兴师动众起草《物权法》,而中国民法学者在立法时争论的许多民法物权原理,200多年前的《拿破仑法典》中,就已经很好地解决了。

拿破仑知道,只有竞优才能使其留名,因为只有竞优,才能增加人的价值。

因此,只有竞优,才有伟大!

我们将在第二章中,分析中国那些车载斗量的帝王们,他们为中国人留下了什么?为什么除了华人,世界上没有人,尤其是西方人传颂他们的功业,也没有人学习他们的事迹?

案例:竞底理论对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的诠释

柏杨在1980年代写作《丑陋的中国人》,一经出版,立刻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原因就在于他以辛辣、刻薄的笔调,指出了中国国民性、中国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元素,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

柏杨没有为如何解决蔓延在中国精神世界的这些弊端,指出一条出路,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因此我们选择一些该书有代表性的字句,以竞底理论进行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过滤性病毒,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这样的一个文化,产生了现在这样的一个现象,使我们中国人具备了多种可怕的特征。”

(这种过滤性病毒,当然就是竞底,它确实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内斗,中国人永远不团结,似乎中国人身上缺少团结的细胞。”

(这种内斗,就是彼此竞底,由于竞底,中国人当然不能有真正的团结。就象中国的PC产业,其竞争战略就是:争相向上游供应商英特尔和AMD献媚,而自己拚命倾轧。其它行业哪个不是如此?)

“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中国人喜欢讲大话,喜欢讲空话,喜欢讲假话,更喜欢讲毒话……一旦涉及政治立场或争权夺利的场合,毒话就更无限上纲,使人觉得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恶毒、下流?”

(我们在后面会分析道,不认错是竞底者的义务,因为认错会削弱竞底实力。而认错却是被竞底者的权利,为了生存,被竞底者必须勤于认错,甚至将不是自己的错误承担下来。至于“假大空”,那是竞底者为了掩饰竞底的实质。李志强也要喊“以人为本”,因为他不能喊“以加班为本”)

“中国的面积这么大,文化这么久远,泱泱大国,中国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胸?……”

(应该有一个竞优的心胸,可惜这实在难以做到。)

“洋人可以打一架之后回来握握手,中国人打一架可是一百年的仇恨,三代都报不完的仇恨!为什么我们缺少海洋般的包容性?没有包容性性格,如此这般狭隘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有自尊。”

(洋人如果为利益而争,是“可以打一架之后回来握握手”的。但如果为了尊严,他们的仇恨比中国人更长久:纳粹不把犹太人当人,要灭绝他们,战后以色列不惜倾全国之力,在全球范围对纳粹屠夫赶尽杀绝。中国人没有这样的决心,因此在国际社会也没有这样的尊严。中国人只有彼此竞底,做奴才式的被竞底者时,不惜把自己打到底线,如勾践;做主人式的竞底者时,就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视天下苍生如草芥,如大清的顺治皇帝。)

最后,我们将竞底的未来简要如下:

竞底可能会使全社会的总财富增加,但同时也必将驱使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社会更加失衡;

竞底能使中国人的生活更加富足,却不能使他们更加幸福;

竞底可以使中国的GDP达到全球第一,却不能使中国的GNP进入世界前30名;

竞底可以制造很多赚钱能手,却不能产生伟大的企业家;

竞底能让学生多学些死知识,但却不能增加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竞底能使中国人赢得世界所有的考试冠军,却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竞底能让中国人拿到更多的金牌,却不能提高全民的体育素质和体育精神。

竞底能培养出许多水平高超的音乐演奏者,如李云迪、郎朗,却造就不出一个音乐大师,如贝多芬、肖邦。

竞底能生产很多写“材料”的高手,却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思想大师、文学大师、科学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