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29587900000050

第50章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用兵的基本准则是“有恃无恐”: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敢来攻打,而是要依赖于自己的充分准备,预有胜敌方案,不怕敌人来进攻;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是要依赖于自己具有敌人无法攻破的实力,使敌人不敢来进攻。

用兵打仗的将领要具有常备不懈的忧患意识,企业管理者也要细看静思,识别危机。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没有危机感,其实就有了危机;有了危机感,才能没有危机;在危机感中生存,反而避免了危机。”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海尔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在世界汽车行业中,每80辆轿车中就有一辆是“本田”牌。然而使本田公司首先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功从而扬名天下的,还是本田摩托车。在汽车工业界,本田技术研究工业公司在日本国内排名第三,但在摩托车工业界,本田技术研究工业公司不仅在国内是龙头老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1991年,本田技术研究工业公司的摩托车产量为130多万辆,印有“HONDA”标志的摩托车飞驰在世界各地。

早在70年代初,正当本田牌摩托车在美国市场上畅销走红时,总经理本田宗一郎却突然提出了“东南亚经营战略”,倡议开发东南亚市场。

当时,摩托车激烈角逐的战场是欧美市场,东南亚则因经济刚刚起步,摩托车还是人们敬而远之的高档消费品。公司总部的大部分人对本田宗一郎的倡议迷惑不解。

这个战略是本田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拿出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向人们解释:“美国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衰退,只盯住美国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我们便会损失惨重。而东南亚经济已经开始起飞,按一般计划,人均年产值2000美元,摩托车市场就能形成。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处乱不惊。”

大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美国经济果然急转直下,许多企业的大量产品滞销,几十万辆本田摩托车也压在库里。然而天赐良机,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上摩托车却开始走俏。本田立即根据当地的条件对库存产品进行改装后销往东南亚。

由于本田公司已经提前一年实行旨在创品牌、提高知名度的经营战略,所以产品投入市场后如鱼得水。这一年,和许多亏损企业相比,本田公司非但未损失分毫,而且还创出了产品销量的最高纪录。从此,本田公司形成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经营策略。每当一种产品或一个市场处于巅峰时,他们就开始着手研究开发新一代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从而使本田公司在危机来临时总有新的出路。

古人云:“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消局中之危。”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未雨绸缪,切忌临渴掘井。

人们常说:“预防重于治疗”,意思是指能防患于未然,胜于治乱于已成。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有只老鼠跳到一个很高的米罐里面,天天吃大米,白花花的大米随它吃,吃呀吃,越吃越胖,越吃米罐越深,等到米罐见底的时候,那只老鼠再也跳不出来了!老鼠不怕老鼠夹,不吃老鼠药,但是它不知道潜在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就像这只米缸里的老鼠,他们对很多潜在的风险因素视而不见,只知道事后控制,等到公司要破产了,公司无法生存下去了,才想到危机管理,其实这是企业最大的风险。就像当年的泰坦尼克号,面对风平浪静的海面感觉什么也不会发生一样,哪有什么危机?哪有什么风险?但当危机突然爆发的时候,再想避免危机,为时已晚!美国危机管理学院(ICM)有这样一句话:冒烟的危机——企业管理者在危机爆发之前就应该知道了。

目前许多人把被媒体曝光、被消费者投诉这样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才叫危机事件,其实危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在政策形势、组织、战略、资本、管理、人力资源、财务、产品、营销、文化、学习、品牌、公众、客户、媒体、政府、自然和社会因素、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可以称作危机事件。而企业内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多不多?很多,所以现在的企业管理者一般都很忙,整天充当着“扑火者”的角色。美国一部电影中的一个镜头,一名西部牛仔横枪跃马驰骋在大草原上,突然前面冲出一只老虎,西部牛仔慌忙拔出枪来,打死老虎;不料旁边又出现一只土狼,西部牛仔又慌忙拔出枪来打死土狼;刚一回头,一只豹子又扑了过来,西部牛仔手忙脚乱地打死了豹子。今天我们许多管理者就像这名西部牛仔一样,每天“驰骋”在茫茫的商场上,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手忙脚乱,疲惫不堪。

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多年,回顾历史,许多一度屹立在改革潮头的管理者和他们麾下的企业,曾经风光无限,却在种种的危机和风险面前倒下了,他们像流星一样,与光辉的成就匆匆而过。20世纪90年代中期,豪情万丈的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要和麦当劳一比高低的乔赢和他的红高粱集团;连续两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的胡志标和他的爱多集团;借助马家军的名声迅速成名的中华鳖精;唱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天长地久”的太阳神集团;创造保健品销售神话的吴炳新和他的三株集团……三九,民族中药的骄傲,民族中药的品牌。但又有谁知道,就是这样的民族品牌,从2001年开始,竟然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达到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180亿元,并涉嫌转移、侵吞国有资产。2005年12月,已经退休在家一年多的三九集团原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赵新先于深圳被捕。许多媒体纷纷报道:三九陷入危机,路在何方?

2004年11月30日下午,原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因涉嫌造假账和挪用资金,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当天,创维数码在香港被停牌,创维陷入了管理者危机中!2006年7月14日,黄宏生及其胞弟、创维前执行董事黄培升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创维系5000多万港元等4项罪名成立,两人均被香港区域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

古语之中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典故和成语,这些都揭示了预防与放任之间的巨大差别与后果,预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策略。

每一位企业的管理者都应学会企业的自我诊断和危机防范。“紧急体检、加强锻炼”已成为各个企业的当务之急。那预防危机的措施有哪些呢?

第一,要具备未雨绸缪的意识,睁大第三只眼睛,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薄弱环节。

第二,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的危机征兆。财务数据分析包括现金流量分析、资产与负债比率分析、速动比率分析、投资回报比率分析、成本升降趋势分析等。

第三,可以借助“外脑”进行危机诊断。企业对危机的预先防范和诊断可能会因为管理层的自身角度和立场,作出不切实际的分析和判断;而一些中小企业管理层的诊断能力更显单薄,难以发现较深层面的“疑难杂症”。因此,可适时求助“外脑”诊断。目前我国咨询市场门类齐全,各类财务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营销策划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科技咨询、工程咨询均有涉及,借助“外脑”诊断可成为企业规避危机、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

第四,实施专业的危机培训,增强危机预防常识,提高危机预防技能。

第五,加强危机模拟试验,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比一脚踏入陌生的世界更能游刃有余,排练的次数多了,对危机的敏感度也会提高,往往更能发现危机的苗头,危机发生后也能更有效地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