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29587900000049

第49章 心存危机者才能生存

战争时,人数众多,场面很混乱,如果一方的兵士看起来很整齐、威严,那么另一方势必会有所乱战和胆怯,通过看表面就可以看出战争的胜负。

“心存危机者才能生存”,这是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送给全世界管理者的最好的经营理念,也是他一生经营管理经验的概括总结,更是英特尔风雨三十年的实践结晶,这句话充分揭示了英特尔一直执标准芯片之牛耳几十年而不倒的真谛。

英特尔之所以能独霸电脑芯片市场20余年,完全是得益于格罗夫的这种忧患意识和危机精神。曾经,英特尔由于未能预测到日本企业在IT业的崛起,英特尔几乎被日本企业逼到了悬崖边上。英特尔本来是存储器技术的发明者和先行者,但是在与日本公司的竞争中,英特尔在这一业务市场的占有率很快就由原有的40%被蚕食到不足20%。

此时,格罗夫敏锐地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他发觉英特尔已经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危机转折点”上。格罗夫为了拯救英特尔,含泪放弃了自己发明的存储器市场,转而开发微处理器,并在当年研制出386芯片,次年上市;四年后,推出了486系列。此后,英特尔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久之后586系列诞生,到了1997年,英特尔又推出奔腾系列芯片。通过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英特尔牢牢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把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创造了一个“英特尔神话”。

和格罗夫类似,比尔·盖茨也说过:“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2个月。”微软也曾有过由于缺乏危机意识而险些遭到灭顶之灾的经历,在1994年国际互联网络崛起时,微软遭受了来自全世界的挑战,各大IT公司包括IBM在内,纷纷以发展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为契机,向微软发动攻势。而此时的微软并没有准确预测到网络技术及产品的巨大前景,等到他们发觉这一领域的巨大价值后,网景已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了80%的份额。好在微软凭借着雄厚的资本,保住了自己的市场。此后,微软的危机意识被激发起来,加快了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引领着整个业界的潮流。

PC机市场上的新霸主戴尔公司总裁戴尔说得更直接:“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因为他如果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害怕得睡不着觉,你就会被他干掉。所以我们有时候要自己创造危机,要创造自己的挑战,即使这个市场没有对手。”

没有危机意识是一个管理者最大的危机,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与安乐是如影随形的,危机是普遍的,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管理者不能预先意识到危机,就会使企业陷入危机,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没有危机感,其实就有了危机;有了危机感,才能没有危机;在危机感中生存,反而避免了危机。

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路透也是一个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人。当你走进他的办公室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在这幅照片下面写着非常醒目的一行大字:“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

世界信息产业巨子、英特尔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也是如此。当有人问及他取得辉煌业绩的原因时,他只说了四个字“惧者生存”。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随时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在心理上及实际行动上有所准备,才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心理受到的冲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有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消除,但却可以把损害降低,为自己找到生路!

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会迎来“生机”,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面临“杀机”。秦池没有危机意识,一味地要“闯大市场、干大事业、创高效益”,可是企业在“创高效益”的同时没有预见到市场存在的潜在危机,更缺乏危机出现后的应变能力,在夺得中央电视台“标王”后,轰然倒塌,退出了酒业竞争舞台。

余秋雨曾经说过:康雍乾盛世的衰亡——清朝乃至中国的整体历史悲剧,就在乾隆这个貌似全盛期的皇帝身上,在山水宜人的避暑山庄内,已经酿就。

强烈的危机意识可以造就成功的神话,同样,危机意识的缺失就有可能使强大的巨人毁于一旦。危机不会眷顾任何企业,一个组织越是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就容易忽略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危机意识。缺乏危机意识的企业,其变革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不足,越有可能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昨天的辉煌不应是今天的资本,今天的赢家也不一定就是明天市场角逐中的王者。

对危机意识进行培养是企业抵御危机侵害的有力武器,那么企业管理者怎样培养危机意识呢?

第一,树立全员忧患意识。要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管理者首先就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经费上的准备。

第二,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它可以由以下人员组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公关部负责人和公司一些其他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成员应保证其畅通的联系渠道,当危机发生时,该机构自然转型为危机领导核心。

第三,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企业的危机是企业内外环境出现问题造成的,因此,在危机爆发之前,必然要显示出一些信号。当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如下征兆时,就有必要让决策部门注意并进一步加强监测:对企业或企业管理者形象不利的舆论越来越多;受到政府、新闻界或同行业人士的异乎寻常关注;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不断下降;组织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多;企业的运转效率不断降低。

第四,制订危机管理方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防止危机的出现或改变危机发生的过程。实施危机管理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检查所有可能造成公司与社会发生摩擦的问题和趋势;确定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估计这些问题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在影响;确定公司对各种问题的应对态度;决定对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行动方针;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不断监控行动结果;获取反馈信息,根据需要修正具体方案。

第五,企业内部媒体公关培训。在企业发生危机时,企业能否冷静自如、坦诚大度地面对媒体、巧妙地回答媒体的问题,是化解危机的关键。预先对企业管理者以及公关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定期与媒体进行沟通,获得媒体的信任与支持。

第七,加强企业内部传播流程管理。企业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危机预演,让内部人员熟悉发生危机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遭到不可测的打击。企业管理者如果没有了危机意识,危机就会像决堤的黄河水一样席卷而来。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这句话,对于所有管理者来说都应该是一句醒世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