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心理诊所”
一个5岁的男孩说:“我妈妈大声说话我害怕。”被父母揍了一顿的孩子,还会紧紧抱着父母不放,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是孩子对父母强烈的依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或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
我们来看一个有关安全感的案例:
欢欢问妈妈:“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欢欢妈手头上正忙,没空跟小欢欢慢慢解释,便说:“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欢欢妈小时候,她妈妈也是这么跟她说的。欢欢听后黯然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父母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依恋关系遭到破坏。这样孩子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对于欢欢这样的孩子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孩子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安全感好的孩子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当父母认识到这一点后,怎样给欢欢这样的孩子安全感呢?父母应该长时间陪伴欢欢。不要挟、威胁欢欢,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欢欢。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同时,应该鼓励欢欢独立,接纳欢欢的个性。这样,欢欢就会获得坚实的安全感,生活得很快乐。
“亲子心理处方”
安全感是孩子身体、情绪、认知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感,其他的一切都好比空中楼阁,也许看上去很不错,但却缺乏根基,不堪一击。孩子缺乏安全感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增加其安全感。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为孩子提供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成长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心理环境。孩子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因此,一方面,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要为孩子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物质环境,要重视房屋的稳固,房间的设计布置,室内的采光照明,饮食卫生条件,各种器具和设备的安全等。和谐的心理气氛,就家庭而言,家庭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体贴,互相关心,会给孩子以极大的安慰和轻松感,同时,也有利于孩子通过耳濡目染养成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优良品德。
2.积极关注孩子。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不求回报,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关注,它是人格健全发展的条件。不论孩子的言行举止是否令人满意,父母都应积极关注孩子,以避免孩子因为担心失去父母的爱而产生焦虑和不安。
3.鼓励孩子的探索性行为。
孩子的认知内驱力特别强烈,表现为好奇好问,乐于探究。父母一方面要为他们创造安全的活动环境,另一方面还应允许和鼓励他们对一定危险情境的探究,通过对危险情境的适应来培养其冒险精神,增强其安全感。如果仅仅因为怕出危险,就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探究行为,那是得不偿失的,势必会压抑孩子的探究倾向,并可能形成退缩的性格。
4.心理辅导。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更多的安全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不能拥有不安全感。其实,有不安全感是正常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拥有过多的不安全感,对什么都怕,尤其对不该怕的对象也怕,那就可能影响心理的正常发展。这种孩子有必要通过心理辅导来增强其安全感,这些孩子的父母也有必要向专家咨询有关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孩子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