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时振声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29566200000006

第6章 《内经》厥证探论

“厥”,《说文解字》作“癞”,云:“妒气也”,或作“欺”,而“妒”云:“不顺也”,因此厥的意思是指气不顺而言。《内经》中厥的记载颇多,其含义是什么?后世对厥的概念,多数是根据《伤寒论》中的定义,所谓“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因此《内经》中厥的含义,是否就是手足逆冷?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便是我们想探讨的目的。

一、厥的含义

《素问·方盛衰论》中提到:“是以气多少,逆者皆为厥。”所谓气,是指阳气与阴气,阳气与阴气不相协调而有偏胜,或多或少,以致气逆,皆可为厥。如:“问曰:有余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气上不下,头痛巅疾。”张景岳解释云:“有其少,必有其多,故以阳厥多阳,阴厥多阴,皆疑其为有余也。阳逆于上而不下,则寒厥到膝。……巅顶巅也,上实下虚,故病如此。”说明阳气上逆则上实下虚,上实而有巅顶疾患,下虚则有寒厥到膝。故《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气逆者,足寒也”。《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足冷为厥”,说明足冷是厥,而原因在于气逆于上所致。

《素问·解精微论》谓:“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气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气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即胀也。”张志聪解释为:“诸阳之气合并于上……阳并于上,不得阴气以和之,则火独光于上也……阴并于下,不得阳气以和之,则足寒,足寒则脏寒生满病也。”说明阳气盛于上则必衰于下,阴气盛于下则必衰于上,亦即在上为阳盛阴衰,在下为阳衰阴盛,阳盛则火独光,阴盛则足寒,仍是指阳气上逆而言。

《灵枢·口问篇》谓:“下气不足,乃为痿厥。”所谓下气不足,可能是指肾气不足,因肾气虚而致足痿弱及逆冷,下气不足则升降不交,故心气不舒而为之满闷。《灵枢·本神篇》云:“肾气虚则厥,实则胀”。《素问·调经论》云:“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在肾藏志,实际上也是指“肾气虚则厥,实则胀”而言。由于肾为生气之源,故虚则厥冷,因此厥也可因肾气虚所引起。

《灵枢·逆顺肥瘦篇》谓:“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此言肾脉之下行者,以冲脉入肾之络而与之并行也,冲脉起于足阳明胃经之气冲穴,为五脏六腑之海,其在前者,伏行出于足面之跗,如别络有邪相结,则跗上之脉不动,不动则厥冷,此厥又是因邪结所致,与肾气虚者病因不同,以上可见厥为下肢逆冷。

《素问·举痛论》谓:“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指寒气侵及五脏,气逆上越,五脏阴经气竭,阳气未入,阴阳相离,故痛死不知人事,如果阳气回,阴阳得和,则可苏醒。又有:“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指寒气侵入肠胃,气逆上行,故疼痛而呕吐。《灵枢·口问篇》谓:“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指寒气侵入于胃,气逆从下而上,其气之散也,复出于胃,故为噫。又有:“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此厥逆走上……”指啮舌之因气逆走上所致。此厥显指气逆而言,又与厥为下肢逆冷有别。《灵枢·厥病篇》所指厥头痛、厥心痛皆气逆之为病。《灵枢·杂病篇》谓:“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然,腰脊强……”“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气,腹中便溲难”,为邪气客于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经脉,以致经气逆而为病。《素问·厥论》还有六经脉之厥状、病态及六经厥逆之证,亦皆各个经脉之气逆而为病,以上是指厥为气逆之含义。

《灵枢·五乱篇》谓:“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张景岳解释云:“清气属阳而升,在阴则乱;浊气属阴而降,在阳则乱。气乱于外者,下在于四肢,上在于头也”。指气逆则乱,不仅限于气逆而上也。故张志聪云:“厥,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卒不知人,此名为厥。”说明气逆之甚者,可以昏不识人,如《内经》有暴厥、大厥、尸厥等,皆指厥有神昏之含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内经》中厥的含义,除了下肢逆冷外,还有气逆的含义,甚则有神昏的临床表现,因此《内经》中的厥与后世所指的厥,有些是不完全相同的。

二、厥证分类

1.按证候寒热分类寒厥:乃由阳气衰于下所致,《素问·厥论》云:“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指足少阴经脉之血气起于五指内侧之端,集于膝下为三阴交于踝上也,聚于膝上,三阴经脉皆循内股而上,故其寒不从外皆从内也。至于寒厥发生的原因,则是:“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以下焦阳气上逆,不能回复,阴精之气漏泄下夺,阴寒邪气得以从之,阳衰阴盛而为寒厥。由于脏腑经络之气赖中焦脾胃以资生,今阳气衰,脾胃亦不能渗营于经络,因而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热厥:乃由阴气衰于下所致,《素问·厥论》云:“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指足三阳经脉之血气出于足趾外侧之端,而三阴经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阳气盛则阴气虚,阳气乘之,故足下热。至于热厥发生的原因,则是“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指出阴气虚而阳邪乘虚而入,影响胃气不和,后天资源无继,以致精气衰竭不能营养四肢,由于阳邪入而热盛于中,肾气不能藏精,更使阴虚阳胜,故手足发热。

2.按发病缓急分类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指阳气在过度烦劳的情况下,则引起紧张亢盛,并使阴精耗竭,这种情况重复地发生,到夏天时因暑热薰灼,可以产生昏厥,由于是因内热逐渐消烁阴液,如物之煎熬而然,故名煎厥。其症状为目昏糊不清,两耳闭塞不闻,如水流决口,堤防败坏,不可收拾。《素问·脉解篇》云:“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指出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故当治而未得,由善怒的情志变化,可以引起煎厥的发生。既称为煎厥,其发病当逐渐产生。

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阳气因大怒而逆乱,使气血隔绝,血郁于上,突然发生昏厥,称为薄厥。薄者,迫也,气血俱乱,相迫而厥,故曰薄厥。

暴厥:《素问·大奇论》云:“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暴厥是指猝暴而厥,人事不省,不能言语,脉来如喘,指下滑急也,多因痰火上壅所致。

大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大厥指突然昏倒,如同暴死,是由于血与气相并上逆所致。

尸厥:《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五络闭厥而不通,故其状若尸也,身脉虽动而昏晕迷心,其形任人推呼而无有知觉,名曰尸厥。

3.以发病原因分类风厥:《内经》中提到的风厥有三,一是指巨阳与少阴俱病,亦即两感之第一日,如《素问·评热病论》云:“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因风主疏泄,故汗出而身热,下气上逆则烦满,亦当有足寒,病由风邪所致,故曰风厥。二是指肉不坚、腠理疏之体质,善病风厥,如《灵枢·五变篇》云:“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则善病风”,实际上此风厥与巨阳与少阴俱病之风厥是一致的,因肉不坚、腠理疏,易感受风邪而致多汗,既云风厥,则尚有身热、烦满、足寒。三是指阳明厥阴合病,如《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显在是指风木犯胃,肝气上逆,而为风厥之证。

阳厥:《素问·病态篇》云:“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由于精神刺激,如因猝暴之事,所以挫折,而有难决事,志不得伸,故阳气上逆而善怒发狂,病乃阳气之厥逆,故名阳厥。

寒厥:《素问·厥论》云:“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秋冬应藏而反妄泄,致下焦阳气上逆,阴精漏泄下夺,邪必凑之,阳衰阴盛而为寒厥。

热厥:《素问·厥论》云:“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夫酒气盛而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指出热厥病因与经常酒醉,饱食后入房有关,酒气与谷气相搏,酝酿生热,且酒气阳盛而性烈,肾气必受损伤,以致阴虚阳盛,形成热厥。

风痱:《素问·脉解篇》云:“内夺而厥,则为风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因房劳过度而使精气耗散,乃至厥逆,甚则音哑不能言语及四肢发软而冷,称为痱,乃少阴经气不能到达四肢所致,属肾虚之病。

4.以六经病态分类根据《素问·厥论》中的记载,有六经之厥与六经厥逆之证。巨阳之厥: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仆;阳明之厥: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不可以运;太阴之厥: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以上六经之厥,皆由本经经气之虚实引起经脉不和而本经自病,其临床表现与经脉循行及所络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太阴厥逆:急挛,心痛引腹;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少阳厥逆:机关不利,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痈不可治者死;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以上六经厥逆之证,有的是以本经为主,有的则波及它经,故名厥逆。实际上厥就是逆,不必细分。

三、对后世的影响

《内经》中的厥有的是指足冷,有的是指气逆,而表现出来的证候,有的有神昏的临床表现,其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伤寒论》将厥证局限于手足逆冷的范围,由于《伤寒论》厥阴篇中病情危重又影响生命者,主要是寒厥与热厥,而且不论是寒厥或热厥,最终都伴有神昏的表现,因此《伤寒论》是在《内经》寒厥与热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实践中丰富了其内容,使《内经》的寒厥与热厥有了新的含义,成为急性热病六经辨证的终末阶段,使人们对于六经辨证不再仅仅局限在经络循行部位及其脏腑的病变上,而是能从动态的变化来了解急性热病的发展,了解急性热病的全过程,这对于把握邪正斗争的时机,及时地祛邪或扶正,促使人体健康的恢复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于《伤寒论》中的寒厥与热厥,究竟与《内经》中的寒厥与热厥有什么不同?《伤寒论》中的寒厥与热厥在病因上与外邪感受有关;在病机上寒厥是阳亡阴盛,热厥是阳亢阴竭;在临床表现上寒厥有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或有格阳于外,或有戴阳于上,热厥则身热肢厥,或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或有下利,脉滑。《内经》中的寒厥病因是秋冬夺于所用,邪气因从之而上,热厥病因是数醉若饱以入房;病机上寒厥是阳气日损,阴气独在,热厥是肾气有衰,阳气独胜;在临床表现上寒厥是手足寒,热厥是手足热。由上可见,《伤寒论》的寒厥与热厥是比较符合临床实际的,后世罗天益《卫生宝鉴》中有关寒厥(阴厥)、热厥(阳厥)的描述更为细致,云:“阳厥手足虽冷,有时或温,脉虽沉伏,按之则滑,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阴厥则四肢冷,手心亦冷,身无热,有恶心,足以卧,欲盖被,口不渴,或下利,脉沉微不数。”

至于《伤寒论》中的其它厥证,有的仅是从手足逆的角度,与寒厥、热厥相鉴别而已,故不一定全都是属于《伤寒论》厥阴篇中的厥阴病。《内经》中有关气逆为病的厥证,如厥头痛、厥心痛、六经厥、六经厥逆等,这些均属于经气不和不顺为病,不一定有手足逆冷。又如《素问·腹中论》云:“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名厥逆。”《素问·奇病论》云:“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这类情况,后世已不属厥证的范畴了。

《内经》中的暴厥、大厥、尸厥、薄厥,其发病急聚,暴厥多为痰火上壅,大厥则是血与气并走于上,薄厥为血菀于上,此三者多为后世的卒倒暴仆之中风不语。尸厥虽然亦发病急聚,但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则类似后世的气厥;至于煎厥则内有伏火之因素,如果在夏季发生则类似后世的暑厥;如果暴厥是痰火上壅亦属后世之痰厥。由于大厥与薄厥有血气逆于上的表现,亦属后世的血厥。这一类厥逆多同时伴有神昏,故张景岳《类经》中云:“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危急候,后世不能详察,但以手足寒热为厥,……谬之甚也。虽仲景有寒厥热厥之分,亦以手足为言,盖被以辨伤寒之寒热耳,实非若《内经》之所谓厥也。”张景岳认为厥要具备发病快及神昏的特点,所谓卒仆暴死之类,是指后世将厥证分为气厥、血厥、痰厥、酒厥等而言,但实际上发病的缓急不能作为厥证的特点,倒是神昏及四肢逆冷可以作为厥证的诊断条件,因为《伤寒论》中的寒厥与热厥在最后阶段也有神昏的表现,既有神志障碍,又有四肢逆冷,自当属于危急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