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聪明吗?这是一个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日本早期发展协会的创建者井深大先生曾经指出:很小的儿童事实上已经有学会任何东西的智力。如6个月的婴儿在游泳池里游水,3岁的儿童拉小提琴、弹钢琴或读三种文字的书,4岁的孩子用外语对话等。由此我们认为:凡是发育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一定的天赋,都有发展、成才的潜能,问题是父母和教师如何给予教育培养。
1.淘气:求知欲未满足的心理障碍
天才儿童的出现是科学的早期教育的结果。父母和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培养。有些父母只注意幼儿的吃、睡和玩,未及早进行开发智力的早期教育,要知道幼儿时期是大脑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形成强烈求知欲的最佳时期。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顽皮好动的孩子在家里也许最乐于拆卸玩具、钟表之类的东西,甚至父母最喜欢的台灯、打火机等也被他们拆得七零八落。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也许经常不听老师指令,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这种喜欢给父母和教师“找麻烦”,不“安分守己”的孩子,往往被父母和教师指责为没多大出息。但是心理学家的看法就大不相同了。有些孩子与众不同,不是他们不聪明,也不是他们天生不爱学习,而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同于一般孩子,他们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主意,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其实,这正是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独创性的表现,而做父母和教师的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实际上,不少聪明孩子是淘气好动的,而且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未能得到满足常会表现出心理行为障碍,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也就无意中扼杀了许多儿童的天才萌芽。
2.好奇心:智力开发的心理动力
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而主动思考又必须以主动参与为前提。参与的动力则来自于好奇心这样一种心理力量。因此,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早期智力开发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内容,也是开发智能的先决条件。
儿童早期智力发展阶段的学习欲望最强烈,他们有着了解周围世界的动力,他们也正是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来认识周围世界并以此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可是往往由于父母的抑制,孩子失去天然而可贵的好奇心——这是一个有利于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非智力品质。我们孩子的父母对如何唤起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历来是不太重视的,已经习惯于把孩子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而不是主动的学习者。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广泛接触外界、增长知识、积累经验的实践机会,更大的危害是扼杀了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探求欲,这是早期智力开发的最大障碍。
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唤起儿童自身的学习动力,主要是靠鼓励孩子参与全身心的活动来激发对新奇事物的兴奋度,提高感知觉的灵敏性及活跃水平,这是产生好奇心的前提条件。对于儿童,应通过满足其各种探索性的需求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接触新事物、建立新概念的心理快感,以促进新的欲求,使好奇心在得以奠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为今后产生理性的求知欲储备心理能量。
3.思维结构:认识发展能力中的突变
儿童的好奇心是智力开发的心理力量,开发儿童的智力,要为儿童提供利用现有思维结构进行主动思考的机会。因为儿童的思维能力往往是在随意性很强的自由活动中得以快速发展的。早期智力教育中过多的成人的意向性,反而剥夺了儿童自由发挥头脑的机会,其结果非但没有开发智力,反而抑制或削弱了儿童原有的潜在能力,往往是造成儿童创造力及智力潜能低下的根本原因。
周岁内的儿童都喜欢抓啃东西和扔掷东西,有的父母就认为抓啃东西不卫生,扔掷东西太烦人,于是均予以禁止,却不知已使儿童丧失了发展智力的大好机会。因为儿童抓啃的不止是具体的玩具或物品,而是综合了触觉、视觉及味觉的感觉与体验,扔掷东西则更是一项内容丰富的学习过程。儿童的活动能力在学会走路后会进一步增强,非常喜欢玩水、泥土、沙子、石子等,这些活动都有丰富的益智功能,应该提倡,不应限制。
早期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听觉训练,轻身体运动训练;重语言能力训练,轻动手能力训练;重知识记忆训练,轻思维能力训练。其根源在于从观念上将智力错误地看作是接受现成知识的记忆能力,因而将智力开发理解为只增加儿童的知识量。应当认识智力主要是体现在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并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思维结构的突变。
4.儿童期:开发大脑潜力的最佳期
地球上潜力最大的,开发却最少的宝藏是人类的大脑,儿童时期正是开发大脑潜力的最佳时期。人的大脑与人的一切身体器官一样是用进废退的。如果一个婴儿不学走路,没有人引导他走出屋,他将一辈子不会走路,更谈不上跑和跳。人的大脑也一样,若在大脑成熟之前,尤其是婴幼儿时期不给它知识和信息,或得之甚少,大脑就会迟钝。大脑中细胞之间的联系和通道较少,会使孩子成为平庸的、智力不发达的人。
心理是大脑的机能,智能的发育有赖于健全的大脑。现代生理学还指出,决定智能优劣的脑细胞与其他部分的细胞不同,其他部分细胞依靠新陈代谢成长,脑细胞却是依靠一个一个地接受外部对它的刺激,不断增加反应次数来促进其自身发育的。接受刺激的反应次数越多,大脑就越灵敏,反之就会阻碍儿童智能的正常发育。
儿童智力的开发,不是只教他死读书,或者只学书本知识。早期教育最忌讳家长强制灌输食古不化的知识。福禄培尔说:“小孩子的工作就是玩耍”,如搭积木、玩魔棍、剪纸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这些有趣的活动刺激中,促进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可以增长儿童的实践能力,还有发展言语能力,因为言语能力一旦发展起来,其他智能就会随之发展。
儿童大脑有着神秘的潜能,开发这些潜能要下一番功夫,家长和教师必须懂得有关人类大脑的知识。我们编写这本小册子,就是给家长和老师们提供一种探索聪明奥秘的途径,让你的孩子更聪明。
5.每个儿童都能成为创造型人才
老教育家刘佛年认为创造型人才从小就可以培养。他写到:应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把他看得太神秘了。只要有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造。他举例说:小孩子在幼儿园画图,老师在黑板上画个月亮,然后要小孩子也画个月亮,这叫模仿,不叫创造。有个小朋友在一个圆圈上画荡秋千,他说这是在月亮上荡秋千,这个想象很新颖,这就是创造,这对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上是大有启发的。
那么我们怎样从小就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呢?这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美国哈佛大学的伯顿提出了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十个要点,对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是有参考价值的,现摘录如下:
①创造一个气氛,使每个儿童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使他们受敬重,并作为小组的一名成员受重视。
②使每一个儿童懂得自尊,并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③每个儿童应当获得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应当许可他进行创造性尝试。
④儿童需要利用和体验其能力和环境的自由。
⑤儿童需要别人对他的新奇念头、想象力和别出心裁进行称赞和鼓励。
⑥应当鼓励儿童去探索、选择新途径,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
⑦培养好问的态度,应当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⑧应当避免引起儿童害怕的心理活动,害怕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
⑨不安全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主张和阻塞选择答案的途径。
⑩应当避免在评价儿童中迷信权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