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90

第90章 做头脑灵活的人精

曹操能够一步步走向三国权力的巅峰,没有足够的机变能力和灵活的头脑,恐怕在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权谋漩涡里,无法成就最后的事业。 曹操从小所体现出来的灵活和精灵就是显而易见的。离间父亲和叔父之间的关系,关键时刻利用儿时玩伴袁绍为自己开脱等等,这些都是他的机灵之处,而在之后的成大事、有大作为过程中,他更是将自己的灵活头脑随机的应用在危险重重的境地,危机谋得生机。 汉末年,外戚和宦官在朝中争权夺利。外戚为了除去宦官,把董卓召进京城。结果董卓乘机控制了朝政,将少帝废去,立陈留王为汉献帝,滥杀朝中大臣,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 一天,司徒王允以做生日家宴为名,把朝中大臣秘密召集到家里。三杯酒下肚以后,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人感到非常吃惊,不禁问道:“今天是司徒生日,为什么这样悲伤呢?”王允说:“我的生日并不是今天,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免得董卓这个老贼怀疑。如今董卓掌握了朝政,干了许多大奸大恶的事。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在他的手中!”说完又哭,众人也一齐大哭。 这时,独有一人却拍掌大笑道:“满朝文武官员,明哭到夜,夜哭到明,能把董卓哭死吗?”王允一看,原来是骁骑校尉曹操,便生气地说道:“你曹家也受朝廷俸禄,不想报国,反而讥笑我们吗?”曹操忙解释道:“您别误会,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我虽然不是什么英雄,却愿意刺杀董卓,取其首级,悬挂在京都城门,以告慰天下。” 王允离席悄悄问曹操有什么好的办法。曹操说:“董卓对我比较信任,我可以借此机会接近他,然后再寻找机会将他杀死。听说司徒有一把七宝刀,愿您借给我进入丞相府去刺杀董卓,即使我死了也在所不辞。”王允欣然同意。 这一步异于百官的临场发挥,曹操成功的引起众人对他的注意,并借助众人皆无奈的时候献策,在众人心中为自己树立了良好形象。 第二天,曹操配戴宝刀前去丞相府。他径自来到小阁,只见董卓坐在床上,吕布侍立在旁。看到吕布在,曹操就知道自己的计划暂时不能够执行。必须想办法将吕布支开。 这时,正好董卓问曹操为什么来的这么晚,曹操灵机一动,答道:“我的马太瘦弱,所以走得很慢。”董卓对吕布说:“我有西凉进贡来的良马,你去马圈选一匹好的送给他吧。”吕布便出房去了。 这样,曹操不仅为自己找到了免于董卓责罚的理由,还成功的将吕布支开。曹操心里暗自高兴,边想着即将成功的计划,边拔刀。此时董卓躺到了床上侧身休息。曹操觉得正是好机会,便抽出腰间宝刀,正准备动手杀他,没想到董卓在床上穿衣镜内看到曹操在背后抽出了刀,慌忙转身。

而这时,吕布也已经把马牵到小阁外面。曹操十分惶恐,担心事情败露,情急之下突然有了主意,他双手捧刀极其恭敬的跪在床前对董卓说道:“我今天想把我的这把宝刀献给丞相,以报答您对我的恩德。” 董卓接过一看,只见刀背用七种颜色的宝石嵌入作装饰,长约一尺有余,既锋利又珍贵,果然是一把世间罕见的宝刀。董卓大喜,欣然的收下刀,交给吕布保管,曹操便把刀鞘也解下交出。于是,董卓领着曹操出房看马。 曹操牵马一看,谢恩道:“果然是一匹好马,不知其上去的感觉会是怎样的。”董卓便命手下人备好马鞍。曹操牵着马走出相府,跃上马背,加鞭朝东南方向逃去。 在这种内有董卓差点识破自己的暗杀计划,外有三国第一猛将,曹操如果继续贸然行事,必定会完不成计划,还没有生还的机会。而对于董卓的疑问,曹操又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在这种危急的情势下,曹操充分发挥出他随机应变的灵活本领,不仅在董卓面前讨了巧,还成功的逃脱。头脑实在是灵活的犹如人精。 法无定势,制胜才是关键。在非常时刻,采用灵活的机变策略,为自己谋得机会和胜利,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做到头脑灵活,善于观察和应对,那么,不怕未来没有成功,就怕有没有机会施展机变灵活之术。

“成事之道”将聪明发挥到位 天下间聪明、头脑灵活的人数不胜数,而真正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则必定是能够将自己的聪明发挥到位,能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善于寻找、利用并创造战机,掌握主动权,尽可能地以谋取胜,以智取胜,以较少的兵力,获得较好的战果。 头脑灵活的曹操不仅幼时就懂得耍计谋,成人后懂得应时机变,在识人心上也得益于他的头脑灵活、善于察人心。他的临场机变,机变权谋,有胆有识,高人一筹,为他赢得了大家的佩服和敬重。 陈寿在《三国志》中虽然很是褒扬刘备,但是他还是认为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也就是说刘备成就没有曹操大,关键在于“机权干略”也就是谋略机变,不如曹操。 很多时候,头脑灵活是随着事机的变化而采取的灵活应付手段,所以它无一定成规,无一定形式,事先难以预料和防范,因为被视作最高最难的权略。想要用好它,就要机会在手,计谋在心,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通过长期经验的积淀,就可以练出头脑的灵活反应,做事也就更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