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86

第86章 选好接班人才会基业长青

曹操在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确立太子、选择接班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一选择过程中,曹操为了选好接班人,让基业长青,他经历了一场由得到失、由犹豫到果断的考验。 曹操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长子是曹昂,接下来依次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冲等。曹昂为刘夫人所生,但刘夫人早亡,由曹操的结发妻子丁夫人抚养。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为卞夫人所生,曹冲为环夫人所生。封建宗法制度规定,正妻生的儿子称嫡子,妾室生的儿子称庶子,嫡于是正统而庶于是旁支。由此决定了封建继承权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嫡长于、嫡次子、庶长子、庶次子。曹昂本为庶长子,但因丁夫人无子,把曹昂当作亲生儿子看待,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因此曹昂在实际上具有了嫡长子的身份。加上曹操对封建礼法不怎么重视,“立嫡以长”的观念相对来说比较淡漠,因此如不发生什么意外,曹昂被确立为继承人大体是不会有问题的。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降而复叛,曹昂为掩护曹操,被叛军杀死。曹昂死后,曹丕就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但一直对“立嫡以长”观念比较淡漠的曹操,这时久久不肯确立太子。他想通过较长时期的观察和考验,从诸子中培养和选择出自己所满意的继承人。 曹操曾经在《诸儿令》中表达了他对诸子的培养和使用是一视同仁的观念。他喜爱但不偏爱他的儿子们,告诫他们长大后德才兼备的善者,才能够得到重用。 首先让曹操有所期待的是年岁比较小的曹冲。他比曹丕小九岁,早早的就体现出了过人的聪慧。 公元201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北方人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象,大家见了都很惊奇。曹操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就叫下边人把它称一称。但一般的秤是无法称的。后来曹冲建议利用等重量法为大家解决了这个难题,曹操对曹冲的聪明特别高兴。 后来,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咬坏了,看守仓库的小吏,害怕被处死,准备反绑双手去向曹操请罪,但还是担心不会被赦免。曹冲知道后,就对小吏说:“过三天后的中午,你再去请罪。”然后曹冲便用刀扎穿了自己的衣服,好像是老鼠咬的,并装作很难过,面带愁容。曹操见状问他是怎么回事。曹冲回答说:“世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衣服的主人就不吉利。现在我的单衣被老鼠咬了,所以忧愁烦恼。”曹操连忙安慰说:“这是胡说八道,你不要为这件事烦恼了。” 过了一会儿,看管仓库的小吏前来报告,说老鼠咬坏了马鞍,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放在身边,尚且被老鼠咬了,何况马鞍悬挂在仓库的柱子上呢!”然后,曹操叫左右给仓吏松了绑,一点也没有怪罪看管仓库的人。

曹冲不仅聪明智慧,知识渊博,并且为人宽厚,心地善良,深得曹操喜欢。曹操也曾多次在官员中称赞曹冲聪明仁爱,表示将来要传位给他。但是,公元208年,年仅13岁的曹冲突然得了重病,医治无效而死。曹操非常。当曹丕前来劝慰曹操时,悲痛的曹操却说:“他死了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 曹冲死后,曹操又面临着一次选择。此时,他比较倾向于立曹植为嗣子。但此时的长子曹丕也有心争夺嗣位,而且二人实力相当,一场兄弟之争兄弟之争在所难免。 一次,曹操领兵出征,百官和诸侯送行,曹植对曹操说了一些颂扬功德的话,辞语华美,条理清楚,得到在场人的赞许,曹操听了也很喜悦。曹丕看到这种情景,怅然若失。他的亲信吴质耳语献策说:“大王动身时,您只要流泪哭泣就可以了。”曹丕照此去做,曹操很受感动,大家都认为曹植辞语华美,但诚心不如曹丕。 又有一次,曹操要考查一下曹植和曹丕的实际才能。让他俩分别从邺城门出去办事,并事先秘密下令要守门人不得放行,看他俩如何处理此事。曹丕来到城门前,守门人不让出去他就返回来了。曹植事先得到了杨修的提示:“假如守门人不让您出城,您因为是受魏王之命,可以把他杀掉。曹植照办出了城。但此事却给曹操留下了曹植好杀的印象。 虽然在一开始的较量过程中,曹植似乎占了上风。但因为曹丕善耍手段,掩饰真情,装饰自己,由劣势逐渐转为优势。而曹植做事任性,不粉饰自己,饮酒不加节制,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更是违犯禁令,大大触怒了曹操,逐渐失去了有利的地位。 虽然如此,在立嗣问题上,曹操还是始终下不了决定。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却也毫无结果。最后,他直接找到了贾诩,直接向贾诩提出了问题。贾诩听了曹操的发问,不紧不慢的只是笑而不答。曹操问他为什么不说话,贾诩说:我正在考虑。曹操问:“你考虑什么?”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刘表这二人与他们的儿子们。” 按照那时的规矩,选接班人必须是嫡长。袁绍、刘表都是因没有立长子,引起了儿子们动干戈,先从内部坏了大事,后被曹操消灭的。贾诩这句看去漫不经心的话,如一声巨雷,打中了曹操的要害。他略一思考,开怀大笑起来,很快就立了曹丕,扰烦了多年的一大难题终于解决了。 在两个儿子各有长短的情况下,立长,保住江山的把握较大;反之,危险性较大。曹操自然选择立长子曹丕为太子。而曹操比袁绍更具有先见之明的是,他在选定曹丕后就将曹植的党羽消灭殆尽。 只有选好了接班人才能使基业长青。这是一个不仅要选,而且还要选好的过程。接班人必须是德才兼备,有魄力和实力担当的人。如果选不好接班人,那么辛苦攒下的家业就有可能毁于殆尽。选得好,就能使基业长青,甚至更为壮大。

“成事之道”接班人重在选的好 有了大的成就,到一定时候,就会面临交接换代、选择接班人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霸业继续传承下去,而且保持基业长青,不仅是成大事的人自己要做好的功夫,而且也是一门学问,关键是当机立断,选好了接班人。 曹操在接班人的选择上一开始的确有些犹豫不决,但是当他真正的认定了适合的接班人曹丕后,就快刀斩乱麻,为曹丕肃清了所有反对他的人,即使忍痛杀死爱将杨修也在所不惜,有效地避免了剧烈的内斗。他明察接班人、行事果断的作风,生前到位的安排,都为他百年后的基业做足了保障。

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从一开始就要做的相当到位。最合适的办法,是及时确定继承人,及时培养。同时,对多个继承人的话,进行合理的权势配给,实现平稳的过渡。在继承人培养到位以及权势配给好后,就要适时的交权。否则,拖延只会带来不安和骚动的心理暗示,犹豫不决更会使结局与想法背道而驰。选好接班人是关键,保证顺利交接更加有利于基业长青,事业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