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78

第78章 多找几个给自己抬轿子的人

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永远抵不过众人的智慧和力量的集合。曹操几十年南征北战,文臣出谋划策、决胜千里;武将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曹操就是通过不断的吸纳人才,使个人尽其所长,使他手下呈现出一派人才济济的景象。 与曹操一起起家的毫县子弟,如夏侯停、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鲍信等人。他们或为曹操的宗族子弟,或为他的同乡故旧,后来都成为了他的可靠力量和心腹将领。 曾仁曹操的堂弟,从小就喜欢练武打猎,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名将。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的堂弟,作战勇猛。夏侯悖是西汉开国名将夏侯婴的后代。他14岁时,从师学习,有人侮辱老师,他就把人给杀了,从此以烈气闻名当地。夏侯渊是夏侯悖的族弟。他为曹操平定关西地区取得不小的成果,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

曹休是曹操的侄子。当曹操初举义师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败,士兵大多败散,只余下500余人的最困难时刻,曹休在吴郡(今江苏苏州)听说曹操起兵,便改名换姓绕道荆州前来投附。曹操一见曹休十分高兴,对众人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后来,曹休一直辅佐曹操转战南北,特别在汉中之吐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鲍信是曹操的好友。曹操起兵时,鲍信任骑都尉(统帅禁卫军骑兵的武官)。他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董卓刚到洛阳时,他就曾劝袁绍起兵除掉董卓。但袁绍畏惧董卓,不敢发兵,鲍信见袁绍不能成事,便回到家乡,招募了一支军队,曹操起兵后,鲍信马上响应。当时袁绍势力很大,不少人都跑去奉承他,只有的信对曹操说:“谋略在世上找不到第二个,能统率大军拨乱反正的,只有您一个人壁丕—是这样他L,即使一时强大,最后也是要失败的。”两人在起兵初期,互相扶持,引为知己。 起家后的曹操越来越感受到人才的可贵,所以他多次发布求贤令,招贤纳士,比如任竣、乐进、李典、典来等人,都是慕曹操的名而去的。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为曹操的霸业立下了许多功劳。 曹操另外一个能够抓住人心的可敬之处就是,他心胸豁达,善于招降敌人阵营当中的将才,而且只要是归顺他的,他一律厚赏和重用。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他效力,如名将张辽、徐晃、文聘、朱录、庞德等人。 曹操帐下智勇双全的名将张辽,字文远,少年时做过郡吏。并州刺史丁原因其勇猛过人召到军中。丁原被杀后,张辽归附董卓,董卓被杀后又归吕布,被吕布任为骑都尉。随吕布逃徐州后,任鲁相,当时年仅28岁。吕布被擒杀后,率领部众投降曹操,被任命为中郎将,后来立下了不少战功。特别是建安二十年(215年)在合肥之战中大破孙权,杀得东吴听到张辽之名,“小儿不敢夜啼”。辽成为曹操的重要战将。 大将徐晃字公明,本来是军阀杨奉的部将,为人颇有胆识。当初杨奉同李催、郭汜等在长安混战时,徐晃曾劝他护送献帝东归洛阳;到洛阳后,徐晃又劝杨奉归附曹操,杨奉不听。曹操迎献帝到许后,杨奉派兵追赶,被曹操用计打败,投奔袁术去了。徐晃趁机脱离杨奉,归顺曹操,以后也是屡立战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大战中,徐晃力挽狂澜,大败蜀将关。羽,保住了这块战略要地。 张邰字俊义,当年应募到韩馥军中镇压黄巾起义。韩馥兵败后,投归袁绍,被袁绍任命为校尉,攻打公孙瓒。邰降曹后,马上被任命为偏将军,封都亭侯。以后的岁月中,为曹操出生入死。 文聘字仲业,本是刘表的大将。刘表让他抵御曹操,刘琮投降时,他不愿一起降曹,并说:“我不能保全荆州,只有等着惩罚而已!”曹操渡过汉水后,他才前来投附。从此,曹操账下又多了一员大将。 朱灵是很早就归顺曹操的大将。他本是袁绍部下。曹操还没和袁绍闹翻时,因为东征陶谦,曾向袁绍求助。袁绍派兵助战,其中朱灵出力最大,斩获颇多。,战斗结束后,诸将率军北伐,只有朱灵留了下来,说:“我见过的人多了,没一人能比得上曹公。曹公真是难得的明主啊!我好不容易得遇明主,怎么能轻易离开呢?”朱灵率本部人马加入曹军,成为曹操的重要将领,名位仅次于徐晃等人,官拜后将军,封高唐亭侯。

庞德,本是马超部将。一直跟随马腾、马超父子。马超被曹操打败后,投靠汉中张鲁,后又投刘备,庞德因病未再跟随,留在汉中。曹操兵进汉中,庞德来降。曹操早知他骁勇善战,立即封他为立义将军,关门亭侯。襄樊之战中,他作为于禁的副手,救援曹仁军。这时他的故主马超正在蜀地受重用,堂兄庞柔也在刘备那里任职,所以军中有人议论,说他不会真心同关羽作战。庞德听到这些议论后,气愤地说:“我受国恩,义在效死疆场。这仗不是我杀死关羽,就是关羽杀死我!”战斗中,庞德骁勇异常,关羽出现在哪里,他就冲向哪里,并曾射中关羽前额。他打仗时骑一匹白马,所以关羽军中提起白马将军,都十分害怕。关羽用水淹曹军,庞德退到堤坝上,死战不退,还把蜀军射来的箭拾起射回,箭不虚发。激战一天,身边将士伤亡殆尽,庞德力竭被俘。关羽劝他投降,他不但不降,反而破口大骂,被关羽所杀。 这些栋梁之才原来没有太大作为,反而跟了曹操后扬名立外。究其原因,就是曹操懂得充分发挥他的个人魅力和揽人才能,通过罗列八方人士,不仅使人才发挥出了才能,自己也借助他们的才能得以成事。自己这顶大轿抬得人越多,自然越稳妥有保证。集合众人之智,从而成就了他不可抵挡的气势和无可估量的前途。 多给自己找几个帮手。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毕竟有限,让更多的人来帮助自己,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就会得到成千上万倍的放大。这时候,做事就更易成功,成就也就越大。反之,心胸狭窄,不善于让自己走出去、将人才迎进来的人,必定只能固步自封,难以实现大的作为。

“成事之道”手下多几员猛将 古之成大事者,都是身边的谋士将才众星拱月,辅佐其成就事业。而他们所做的努力就是尽可能的笼络人才,汇聚人心,让自己的手下尽可能多的聚集起人才,为自己抬高事业。 曹操以他的大智慧,善于用人,知人善任,用他爱才如命的个人魅力,吸引人才源源不断地走进曹营,为其效力。这一过程,是他的大智与大愚的较量,争得天下人才,也使他取得了进取天下最重要的根本。 卡耐基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镌刻道: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的能力是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他管理的机构中。这不仅是对卡耐基的一生中肯的评价和推崇,也给世人以深远的影响和启迪。伟大的人其中的一个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会多找几个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所用,为自己的事业抬轿助势。 试想,连一个人也抓不住的人,他也就不能抓住成功的机遇。只有善于聚人的觉悟和能力,努力的多找几个人帮助自己抓住成功的机遇,那么,事业成功的机会才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