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76

第76章 学习前人经验,少走弯路

对于在领兵、治军、识人、用人各方面均有较大成就的曹操来说,他绝对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不是一个读死书、不会用的人。 曹操早在青年时代就喜欢研究军事理论,仔细阅读过能搜集到的各种兵书,摘录了其中的重要内容,另编为一本,取名为《兵法接要》。尔后,他又结合史籍,从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等的关系出发,全面地研究了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官兵的素质、军队的操练、军令的制定等内容,认真地比较分析了许多著名的战例,在吸收秦汉时期大军事家白起、韩信等人运用韬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征战体会,撰写了《续孙子兵法》二卷、《兵书略要》九卷、《太公阴谋解》三卷等,连同《兵法接要》、《注》及部分军令,凡十余万言,辑成一册,取名为《新书》。 同时,他还命人将《新书》誊写出来,发给每个带兵将帅,要求他们熟读牢记、融会贯通,征战之中以之为指南。曹操勤著兵书,其数量之丰、水平之高,当时无人能够企及。 曹操的《新书》,建安十三年益州别驾张松前往荆州襄阳,在拜会杨修时曾见到过,“宴饮之间,一看便暗诵”,其超凡的记忆力连聪慧绝世的杨修也深为惊异。就普通常识而论,洋洋10余万言的巨著岂能过目不忘?很有可能《新书》大量誊抄之日就已传入益州,张松曾花功夫牢记于心,而在杨修处作客之时只大略浏览一遍便背诵了出来。据此推想,《新书》编成不久就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曹操频繁的撰写与先人兵法有关的书籍,不仅是因为他读的书多,还因为他读过后有所悟、有所学,所以才会十分重视,将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而他不光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还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运用在自己的军事生涯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史上一部举足轻重的奇书,问世后即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关注。军阀割据,战争频繁,有头脑的用兵人渴望从兵法中寻求取胜的妙方,整理和研究《孙子》便应运而生。 而最卓著的当属曹操对于《孙子兵法》的理解和运用。

孙武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曹操注:“谓清静幽深平正。”统兵打仗之事,要沉着镇静而幽深莫测,严肃公正而治理有方。怎样做到呢?孙武说:“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要善于蒙蔽官兵们的视听,使之对于军事行动的计划毫无了解。曹操注:“愚,误也。民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愚”,指使官兵迷误。“民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意为只可与百姓同享成果,不可与之共商大业。 孙武的兵法,在论述如何周密地制订作战计划和慎重地采取军事行动方面很明确,很透彻,不客曲解。而曹操也总是能够从中体会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并运用到自己的实战经验当中,少走弯路。 孙武说:“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打来,而要依靠自己的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人的不会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力量。曹操认为,既然有“不得已而用兵”的情况存在,那么在思想上就不要轻视战争随时爆发的可能性。曹操注:“安不忘危,常设备也。”不要幻想战争打不起来而麻痹大意,天下太平时要看到战争的危机,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作好充分的准备。 这其实是“重战”的思想,它与“慎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种思想在曹操身上有多处体现,他不仅能够居安思危,还能高瞻远瞩,做到未雨绸缪,对于异己之人、阻碍自己的势力一一加以清除。可以说,他很好领会了前人的兵法精髓并将他们灵活的运用到了自己的战略当中,比起其他诸侯势力,少走了很多弯路,更早的也是唯一的一个走到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知识和见识的日积月累,总是呈现出阅历的丰富和见解的深刻性。一人之力,永远不可能大过众人的合力。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就能知道自己少走弯路。而自恃才高,不屑于从前人身上学习经验的人,注定会被弯路上的陷阱所吞没。

“成事之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乱世里出的英雄肯定在军事方面有较好的认识,这不仅来自于他们对于实践斗争的较高领悟,更离不开对前人经验的学习、吸取和运用。正式勤于学习的特点,有助于他们减少弯路,较快成事。 曹操的很多军事理论和思想,都是受前人的启发,从前人的著作中得来的。他对前人军事理论的细心研究,对他一生的戎马生涯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这种理论的深造,以及灵活机变的应用,就没有后来,纵横天下,屡破强敌的曹孟德。 王沈在《三国志(注)》中以积极地言论提到了他的好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魏书》非常赞赏曹操的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成事的作风和成就: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就连诸葛亮夜说“曹操智计殊绝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学习前人的经验,是避免走弯路尽快达到目的的捷径。历史长河中,文化交融,智慧叠出,前人深厚的文明沉淀足以后人充分的吸取到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从前人身上、从他们的智慧当中借力,加以灵活的运用,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少走弯路,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