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63

第63章 做大事全靠真本事

曹操几乎是白手起家,但是却能够开创他的霸王之路,这其中他非常的手腕和真才实学绝不是吹嘘的。 从他拒绝董卓的推荐,就是看出董卓不得人心,他日必败。他不愿与这条看上去很强大的船一起沉下去。这表明他的见识确实高人一等。因此他从洛阳城跑出来,看见董卓发布的缉拿令,一路上他变姓改名,直到陈留才喘一口气,经过变卖产,凑成三千人的“队伍”,这就是他起家的老本。 但区区几千人马,如何能抗百万大军?他寄希望于各路诸侯,但诸侯们都看重自己的血本,不听他的,皆观望不前,只有曹操孤军奋战。在汴水兵败于董卓后,回到酸枣大本营,对各路同盟仍抱有希望,并仍作过鼓动,且谈及自己的战略设想。占据险要,成多路合击之势以威慑称霸长安的董卓,使其不战自败。但仍然无济于事,而且各路将领很快由摩擦而火并,走上各自发展、割据一方的道路。 此时的曹操非常想借讨伐董卓这个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血气方刚、充满激情的他,苦于实力悬殊,不得要领,一身本事却不得发挥。 正在曹操不知所挫的时候,鲍信向曹操建议道:眼下联盟已散,袁绍却以盟主的身份乘势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势必造成新的祸乱。如果现在想除掉他,我们还没有力量,可能还会遭到危险,不如先向黄河以南发展。 曹操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立即实施。这样,曹操必须尽快找到安身之地,为他的事业,为他的抱负,尤其为他拉起一支不大不小的队伍。然而,当时群雄割据,寸土必争,想要建立自己的力量,绝没有那么容易。 其实,当关东各郡起兵讨伐董卓,陈兵荥阳、河内一带时,青州一带的黄巾军和河北黑山军,百万之众以燎原之势发展。黑山军攻邺城(故城在今河北I陆漳),又南渡黄河攻东郡(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东郡太守王肱不敌义军。经袁绍推荐,曹操接替了王肱。这样就给了曹操在河南、山东发展势力提供了条件。 对于曹操的行动,袁绍也非常高兴,因为对付义军,作为官军他和曹操有着共同利益,更重要的是曹操在河南和义军交战。捍毫制、缓解了义军对他统治的冀州的进攻。但袁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自己可获得的好处,没有看到无处藏身的曹操一旦夺取了河南,根基扎实,正是自己末日来临时。 黄巾军声势浩大,连下数城。先后拿下任城、东平、擒斩了兖州牧刘岱。兖州州治昌,邑县城一片恐慌。

州内主要官员在一起商议之后决定,为了不让黄巾军席卷兖州,必须由一个强而有力的人担任州牧,等中央政府派人已来不及了,可由曹操暂时代理。让曹操代牧是东郡人陈宫提议的,他说:“当今天下分裂,兖州无主,曹东郡是命世之才,若迎以为州牧,必定能使百姓安宁。”于是,大家委派陈宫、鲍信和治中万潜去迎接曹操。在东武阳城的太守府里,陈宫对曹操说:“如今兖州无主,与朝廷又失掉联系,我已说服州内官员,请府君去任州牧。”他担心曹操谦让,又说:“府君若以兖州作为根本,将进而平定天下。这可是霸王之业啊!” 兖州为东汉十三州之一,下辖陈留、山阳、济阴、泰山、东郡五郡和城阳、济北、任城、东乎四国,是一个地广人众的大州。曹操心想,若能拥有兖州的地盘,向河南发展就有了可靠的基础,于是欣然同意,立即率军开赴昌邑。 最初的几仗,曹操大多失败而归。但曹操从失败中不断吸取与黄巾军作战的经验和技巧,并且凭照他坚强的信志而过人的谋略,最后终于彻底打败了黄巾军,并主动“开示降路”,黄巾军一百余万兵众投降曹操。曹操从中精选出五六万人,组成“青州兵”,将降众家属组织起来屯田,就地安置,生产自给。从此曹操手下不仅有了亲信的家兵,还有了一支真正与各路英豪抗衡的队伍,谋臣战将也与日俱增。 做大事还是要靠真本事,尤其是像曹操这样争雄天下的有志之人,不为自己谋取实力,没有点手腕,那么不仅自己打不出江山,有才能的人也不会前来归附。通过自己的真本事,不仅发展一直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且还为自己扬名在外,有识之士必然前来协助。曹操的真本事为他赢得的总是大于表观价值本身,这才是高分量的真本事。 所以,想要闯天下、成大事,必然要有真本事,有巧妙的手腕和手段,让自己站稳脚跟,一步步的走向成功。否则,滥竽充数,只会被大浪淘沙给筛除掉。有时候,用自己非常的手腕,能够将黑白运用于一体,整合八方,也是一种本事,是一种能够用来成就更大本事的真本事。

“成事之道”用真本事说话 没有真本事和实力的人,没有足够的威信,说话、行事就没有分量。凡是成大事者,无不是先用真本事凝聚自己的实力,然后用实力说话,成就了大事。同样,有才能、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够吸引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成就大业。 曹操正是依靠自己的真本事,一边增强自己的实力,一边招纳贤才,依靠大家的本事,逐步走向自强、国强的道路。他总是以自己的能力为前提,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儿子、下属,都倡导用真本事说话、做事。 毛泽东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是硬家伙,谁不服就对准谁。正是我们用自己的本事,才挫败了一切力量,捍卫了自己的利益。 俗话说,有没有本事拿出来练练就知道。如果没有真本事,即使权力再大,也不能够服众,那么,就很难做成大事。只有有了真本事,自然能够服众,用真本事说出的话也自然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