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38

第38章 绝不称帝的官场学问

无论曹操的实力达到了多么强盛的地步,他从始至终到没有称帝。这其中并不是他不想,但是却始终没有这样做,其中当然大有学问在。 公元219年,魏王曹操上表给皇帝,推荐孙权为骡骑将军,授予符节,兼任荆州牧,封为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入朝贡献物品,又将被俘虏的朱光送还,上书向曹操称臣,劝曹操顺应天命,即位称帝。曹操把孙权的信给大家看,说:“这小于是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侍中陈群等人都说:“汉朝气数已尽,并不是一天了。殿下您的功德,如同高山一样巍峨,天下人都寄希望于您,所以孙权虽然远在江南,仍要向您称臣。这是天意在民间的反应,所以异口同声,殿下应该正式登基称帝,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曹操说:“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还是当周文王吧。” 这是一句充满矛盾的话语。他自己都觉得是天命在此,让他做皇帝,可他还是愿意做周文王。为什么呢?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使他明白不可贸然称帝,这其中多少有一些曹操的无奈,但是却又是他的睿智过人之处。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但朝纲伦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等理念依然是当时的价值标准,何进、董卓等把持朝政后都不敢贸然称帝。曹操虽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军阀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他争夺权力、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义进行,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面,取得道义上的支持。曹操平定董卓、吕布叛乱打的正是朝廷这张王牌,如果曹操废掉汉献帝,登上皇帝宝座,那他跟董卓、吕布还有什么区别呢?董卓、吕布可是当时天下公认的残暴之人,是人人欲得而诛之的对象,曹操的智慧谋略都远在这二人之上,当然不愿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虽然当时曹操已经取得汉王室的绝对控制权,但他的势力还是局限于中国北方,孙权和刘备还在东南、西南虎视眈眈,国家还未统一,天下并不太平。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帝,势必成为众矢之的,让刘备、孙权抓住把柄,带领天下英雄讨伐他,这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便不复存在,就会陷于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动,甚至引起新一轮军阀混战。虽说曹操此时兵精将广,但以乱臣贼子的身份与天下豪杰对抗,却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反而有可能使自己的大好形势得而复失,这显然是对曹操不利的,所以他对称帝一事非常谨慎。 曹操是一个志向远大、雄心勃勃的人,所以他更加注重的是实用主义,而不看重虚名。年轻时即打算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然而生逢乱世、朝政废弛,才华得不到发挥,因而走上了军阀争战的道路。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统一天下,安邦定国,其他的都是手段,只要有利于他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方法都可以用。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非常高明的手段,这一选择让他在军阀混战中处于极大的优势。他的这种实用主义还表现在用人上,他的用人原则是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荀攸等人正是因此而被招到他的麾下,帮助他奠定了霸王功业。

曹操在《述志令》中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意思是自己做到宰相已经非常尊贵,已经非常满足了。成为事实上的皇帝,曹操当然满足了,已经享受到了皇帝的各种待遇,也就没有必要去公然登基称帝了,那样反而会让刘备、孙权抓住把柄,陷于被动,实在是没有必要! 所以,曹操说他不称帝,但没说自己的儿子也不称帝,他完全可以为后代铺好路、大好基础,让他们实现他想却不能完成的梦想。 对于掌握至高权力的曹操来说,就像董卓一样称帝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他却多了份根据时势决定自己的政策和策略的心思。因为称帝后的后果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担的起的,万一最后因成为众矢之的,遭受灭顶之灾,自己一切的努力都会白费。所以,谨慎起见,只有暗地里继续争强自己的实力,以保万全。因此,他比董卓能够成就更大的霸业。

“成事之道”时机不到,坚决不称帝 成事必须讲求一定的时机。凡事能够成事的人,不仅仅仅抓住外部的良好时机,还善于造势为自己成事铺路、谋划。他们比失败者多的不仅是更大的成就,还有一份谨慎和坚忍。 曹操不贸然称帝是对留着献帝这块招牌很有见的的,表面是一割据者,实际上他顺应民心、求得国家安定,统一北方。这对巩固内部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他的“屈”和绝不称帝是处于时机不到,为了图更大的业。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深刻分析了曹操的这种意图,他说“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所以,时机可以决定人一生的命运。想要成功就要对势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如果暂时的时机不成熟,那就不要铤而走险。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暗暗的增强自己的实力,磨好自己这把锋利的剑,然后合适的时机果断出手,那么,大事自然可望。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始终是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大自然里,弱肉强食,谁都无法幸免;人类社会,血酬定律,没有人可以逃脱。所以,一个人想要有一番作为,甚至打下一片江山,获取应有的江湖地位,必须有一套王霸之道。 曹操所处的时代,群雄并起,没有规则。所以,想成大事必须身上有一股狠劲儿。有了这种血性,你才敢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登台亮相,才敢在战场的杀气中扬起旗帜。本来是各路诸侯聚首,接着三分天下,最后成为一统。不懂霸术的人,怎么能活下来、笑到最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