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13

第13章 忍的功夫越深,成就越大

人的一生总是会有些痛苦考验,而这些对于曹操来说则是格外的多。有可能是身在乱世中的缘故,欲成大事,考验总是不期而至。能够经受的住,忍到功夫越深,成就就越大。 赤壁鏖战,曹操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兵力进攻周瑜,大有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继续南下的态势。但是最终却惨败在周瑜诸葛亮的手下,这对一向自诩超级将才的曹操来说,实在很没有面子的事情,重要的是迫使曹操不得不重整旗鼓、休养生息,严重的影响了曹操征服天下的计划。

在这种大败的阴云下,更令曹操伤心的是一向最心爱的幼子曹冲,在一场疾病中不幸夭折。曹冲的聪慧是尽人皆知的。曹冲当年12岁末满,却是个天才。小小年纪就能利用等体积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在群臣面前的这一表现当然为曹操赚足了面子。 因此曹冲年幼聪明,曹操自然十分喜欢。因此,曹冲的年幼早殇,对曹操的打击才更大。他几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情绪消沉,不想处理公务。为了表示怀念,曹操甚至请求司空掾(司空府秘书)邴原,将其早亡的女儿和曹冲合葬,让他们结为阴间夫妇。 但邴原却表示反对,他说:“替夭折的子女作婚嫁,即便基于爱心,也是违背常礼。一般人为之尚无大碍,邴原所以能坦然服侍明公,明公也能完全信任邴原,在于彼此严守礼节。如果破例接受明公的恩典,那就违背礼节了,这会让我们落于凡人的俗套中,请明公三思。” 曹操从邴原的话语当中惊醒,觉得邴原的顾虑有道理,而且自己的消沉不但无益,还有可能让敌人钻了自己过于消沉的空子,只有振作才是对自己的最好慰藉。所以,曹操将战场的失败和丧子的悲痛隐藏在心底,有意借此事件表明自己不会因私忘公,仍是以国事为重。从而赢得了世人的敬重。 公元209年也即建安14年,曹操准备返回故乡谯县度假,重新思考今后的整体战略。临行时,他吩咐荀攸、程昱、于禁等将领,加强水军编组和集训。他认为赤壁之战的主要败因在于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今后要强化水军作战,以备卷土重来,报仇血耻。 同时,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的军队声势暴涨。周瑜军团镇守江陵,程普军团在江夏布阵。吕蒙军团驻屯浔阳,整个长江流域、荆州、扬州的广大地区,已完全纳入孙权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刘备也在赤壁之战后,乘机攻占了长江以南的荆州地区,并在刘表去世后,由孙权推荐出荆州牧,在长江南岸的公安设立指挥中心。 对于曹操来说,这明显是对于自己的战败的欺侮,是对他的轻视与挑衅。虽然北方水军训练未成,关中地区和北方诸郡情势未定,也不宜发动大规模战争。但为了鼓舞士气,曹操亲率水军南下,由涡水转淮水,进入肥水的沿岸合肥布阵。孙权见曹操亲自南下,而江陵的周瑜又病情严重,乃亲率大军到合肥附近布防。曹操见孙权态度坚决,虽然内心里十分的想要一雪前耻,但是很明显此时交战对自己严重不利,所以不能交战。在视察前线东吴军的布防后,曹操只好率军返回北方训练基地。 建安15年(公元210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双方已经进入冷战阶段,南北情势仍然非常紧张。尤其是在第一线直接和曹军对峙的周瑜江陵军团,更是丝豪没有松懈。不幸的是,这年春天在江陵之役受重伤的周瑜,因病情恶化去世,遗言推荐鲁肃接任江陵军团主帅,并兼东吴西军总指挥。 周瑜死后,南军士气遭到空前的打击。辛好继任的鲁肃气度恢弘,老成持重。他是当代名将中少数具有远见及政治头脑的军事家,因此他决定再度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军的冷战威胁。在他的斡旋下,孙权特将荆州以北三郡(包括江陵)全借给刘备,并由刘备军团分担西方前线的防务。曹操虽派人数次南下视察,但审慎认为尤机可乘,短期内绝无法击破孙刘联军,乃决定暂时放弃南下统一中国的努力,全力理治北方和关中地区。 面对强敌,实力不够的时候硬碰硬,即使两败俱伤对自己来说都得不偿失。因此,唯有暂时的忍耐才能够等待强有利的时机。这次曹操忍了过去,但是两军或多军对垒,哪一方都想要趁机而入,稍不留神就会留给对方空隙。所以,时刻保持警惕,能够忍得住一次挑战,就要更能够忍得住再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挑战,这样下的功夫越深,最后出击的力量才越足,产生的效果才越好。

在世为人,经受的磨难有肉体的,也有心灵的。无论说它是一种折磨也好,一场磨练也罢,关键看是用什么心态去应对。如果面对它们悲观失望,灰心丧气,那么他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摧残。相反,如果用积极的心态迎对,能够忍得住一时的磨难那,么它就是对智慧和力量的磨砺,而且是越磨越好用。

“成事之道”能忍能得 人生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磨难,但是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吓倒,而是在忍受悲痛的同时从中找到动力看到生机,实现抱负,成就大事。 曹操没有在一次次的丧子之痛中沉陷,也没有被暂时的不利局面所吓倒,我们看到的都是痛苦中前进的曹孟德。当初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是在功成名就之前,而曹操即使身居丞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也能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孙膑可以说是“不得时”,对他来说,唯一可做的就是忍——忍辱负重,像“龙蛇”一样把自己蜷起来,以待有出头之日。他装疯卖傻,忍受了很多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报了膑脚之仇。 他们和曹操一样能忍的个性都应了班固的那句话“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不是不能成功,只是时候未到。忍过了这个坎儿,那么待时机成熟,一切都会功成。 所以,什么都可能输,但能忍的志气绝对不能输。越能忍,越容易把握住机会出人头地。无论做什么,遇到不顺都要先有忍的精神,然后再伺机而动,在屈伸张弛间寻找出手的机会,一举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