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人都是一个样。他们的容貌好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身上永远穿着蓝色衣衫,眼神呆滞,拖在脑袋后面的辫子也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如果外国旅行者仔细观察,很容易便可以发现,所谓中国人都是一个样的说法并不正确。即便是离得很近的地区,人们说话的口音也是有差别的。而且这种差别还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也因此,在中国的各地有了不同的方言。很多人都曾对我们说过,中国的字写出来都一样,但是讲出来却全然不同。同样,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最令人吃惊的还是在度量标准上的差别。在西方,人们认为度量标准一成不变才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让很多外国人觉得苦恼的是,中国的很多度量方式都有双重标准,而且中国人对此甘之如饴。在他们看来,有两种不同的货币、重量乃至度量标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
你问一个卖肉饼的人他每天要做多少张饼,这个人答道,大约“一百斤面粉”,至于这一百斤面粉能做出多少肉饼,那只能由提问者自己估算了。问一个农夫他的牛有多少斤,如果这个农夫给出的重量明显偏低,那么他就会辩称自己忘记把牛骨头的重量算进去了。一名职员所报的身高很明显和事实不相符,仔细询问之后才发现,他没有把脖子和头的高度计算进去。原来他曾经当过兵,部队根据人肩膀的高度来分配挑担任务,所以从那之后他说自己身高的时候,就会把头部忽略掉。一个农村人说自己家距离城市有九十里,问清楚之后才知道原来他说的九十里是往返的路程,单程只有四十五里。
计量铜钱的方法是最能体现中国人忽视精确的一面的。铜钱是中国唯一的货币,计量的标准也都是十进制,按说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每一串铜钱的数目都有可能不同,至于原因,没有人知道。那些原本应该是一百个铜钱的一串钱,结果仔细数数,往往可能会是一百、九十九、九十八、九十六、八十三个(在陕西省府), 甚至直隶省东部的一串钱只有三十三个铜钱,有些地方甚至更少。银子的称量也有同样的问题,情况甚至比这还要严重。除非巧合,否则没有哪里的“一两”是一样重的。外国人总是会被这个问题弄得晕头转向。恐怕除了那些专门从事银两交易的人,几乎所有人都会因此受到损失,尤其是那些老实巴交的人。造成这种货币混乱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在此只是就事论事。
度量的标准同样混乱不堪。比如量粮食的斗,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大小也不相同。在那些不像中国人这么温驯的民族所在的地区,很可能会因此引发一场动乱。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品脱就是一品脱,一磅就是一磅。但是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中国,中国的一品脱永远不会等于一品脱,一磅也永远不会等于一磅,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不仅有理有据,
而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就以政府垄断专营的盐业来说,就可以随意修改重量标准。市面公认的是十六两为一斤,但是中国人买到的一斤盐往往只有十二两,这很明显是一种公然的欺诈行为,中国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人会提出抗议,因为所有商人都这样做,据说这是一种“老规矩”。当然,在不同的地方丈量土地也有不同的标准,比如某地的“一亩”只有别处的一半。假如有人正好住在两地的交界处,那么他便需要准备两种不同丈量土地的工具,以便分别丈量出同一块土地的两种不同标准的“亩”数。
那些到中旅行的外国人一样,在还没有弄清楚“斤”的概念时,就对棉花或者粮食论斤说价,是十分不妥的。在衡量棉花或者粮食价钱的时候,首先要弄清这一种“斤”是哪一种“斤”。类似的例子还有在进行亩产值计算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忽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亩”是不确定的。测量路程的情况比上面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一个到中国旅行过的人都具有发言权。不容否认,中国人计算里程是有一定标准可循的,但是这种标准既不精确也不统一。据我所知,一般来说,只要离开干道,中国人的“里”就变“长”了。的确,在平整的干道上,一天能走上一百二十里,但在乡村的小路上就只能走一百里,如果是山道,那恐怕只能走上八十里了。在中国人的意识中,计算走了多少路程,不是依照实际的距离,而是根据路的难易程度来定的。所以,如果一个中国人说到山顶有九十里,那么实际上可能连九十里的一半都不到。他这样说的依据就是,爬到山顶所费的力气和在平坦的路上走九十里是差不多的。
另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是关于直线距离的测量,换言之,就是从A点到B 点的距离不一定等于从B 点到A 点的距离。在中国,欧几里得“同等的量之间是相等的”的公设彻底失了效。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一条公路上通过,由北往南的距离为一百八十三里,但是返程时同一段路从南向北就变成了一百九十里。真是奇怪到了极点,无论你走多少趟,无论你如何仔细计算,结果都一样。
同样,“整体等于各部分之和”在中国也不一定成立,这在河道航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经询问,你确定离前方某地的距离为四十里。经进一步仔细分析,原来四十里实际上是两个十八里。“四九等于四十”的说法是不是让你目瞪口呆?同样,“三个十八等于六十”的“八九不离十”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还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邮差没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六十里抵达目的地,对此,他对长官解释道,这个六十里可不止六十里,长官于是另外遣人去调查这段路的距离,得到的结果是八十三里,于是后来的邮差们都是按照八十三里计算了。
坐落在一座城市四周的几个小村庄,虽然离城市的距离从一里到六里不等,人们却把所有村庄统称“三里村”。此外,人们常常注意到,一段约莫一里的路,如果路的两旁盖满了房子,那么这条路就可能被称作五里长。村民们信誓旦旦地向我们保证,这条路确实有五里那么长。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中国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度量标准就完全不足为奇了。制秤人在街上四处流动,根据每位顾客的要求在秤杆上标出那些表示刻度的小圆点(这些小圆点被称为“星”)。差不多每个顾客都有两杆以上的秤,一种用来买进,另一种则用来卖出。除非是用旧的老秤,否则,现成的秤秤出的数量人们是不会相信的。因为整个度量标准完全不固定,只能根据不同的买主定制。
中国人在说到年龄的时候缺乏精确性也是一个普遍的事实,这可以说是中国人独特的民族特性。要知道一个人的准确年龄十分容易,但中国人却通过一个人的属相去得到一个人大致的年龄。一个号称“七八十岁”的老人,你通过询问了解到的事实是,他去年刚满七十岁。事实上,在中国,
即使你渴望精确,一个人过了七十就称八十的这种状况,就像共同海损a一样是必须承受和被容许的。就算一个中国人打算告诉你他准确的年龄,你也要明白,他所说的年龄往往是过了春节之后的年龄(译者注:即虚岁)。中国人用“十”计数的习惯根深蒂固,从而导致了很多说法含混不清。几个人就算是“一二十个”、“几十个”,也许还被说成“好几十个”, 精确的计数在中国实在是难得一遇的经历。中国人关于“百”、“千”的使用同样含混不清,而“数不胜数”则是实际计数的极限。尽管有着更为精确的计数方式,但是中国人对此却毫不在意。
我的一位相熟的朋友对我说,有两个人花了二百串钱去看戏,之后他自己又补充道:“是一百七十三串,不过这和二百串差不多了,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