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29500600000008

第8章 差不多就行(2)

一对久居中国的外国夫妇准备重返故土,在他们回国之际,他们的中国朋友准备了两幅精美的卷轴,送给这对夫妇年迈的母亲。这两位老人刚好同岁,是他们夫妇唯一的亲人了。华丽的条幅上一边写着“福如东海”,另一边写着“寿比南山”。除此之外,条幅的下方写着两行小字,一行写着恭贺老夫人“七十高寿”,另一行则写着恭贺老夫人“六十华诞”。夫妇二人代母亲收下了礼物,再对条幅的精美表示了适当的称赞后,其中一人鼓起勇气问赠送者:为什么两位母亲同样的岁数,一个被说成七十岁,另一位却被说成六十岁呢?赠送者给出了一个十分个性的回答:如果两幅卷轴上都写上“七十高寿”,会显得作者缺少创意。

中国人很重视祖籍,这对我们讲求精确的人而言,是十分要命的。一个人因为诉讼来求助于我。他告诉我,他居住在某个村子里,但是从他的言辞之间,我显然感觉他是住在城郊。经询问,他才承认他现在已经不住在那个村子里了。我问他:“难道你不觉得自己现在是个城里人吗?”他回答道:“当然不,虽然我们现在是住在城里,但我们的老家却在那个村子里。”

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最初遇到的障碍是,他们没办法找到一个准确的表达来区分相似事物的特征。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模式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之上,跟我们惯常的不同。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西方人凡事穷根究底的狂热。很少有中国人能说出自己所在的村子里有多少户人家,他们也根本不想知道。他们简直就不能明白,怎么竟会有人想知道这个!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准确的数字。

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力那样僵硬、刻板,你不能指望心也像头脑或智力一样,去思考那些死板、精确的东西。至少那样做是极为困难的。实际上,中国的毛笔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精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辜鸿铭

中国人在数字上缺乏精确的特性,这在书写中甚至是在印刷物中的表现也同样突出。大量廉价的出版物,没有哪一本不是错字连篇。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图省事,倒不如说是因为人们觉得精确根本无关紧要使然。这种粗心大意在日常书信往来中表现也很明显,许多字都会用同音字来代替,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水平不够,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马虎。

写信时,信封上称谓的写法,也是中国人无处不在的、肆意漠视精确性的最好明证。一封普通的书信,中国人会在收件人姓名和地址栏中,用粗体字写上:“父亲大人”、“慈母大人”、“叔祖大人”、“贤弟大人”等等敬启,收信的这些“大人”姓甚名谁是不会直接被提及的。

中国这样一个务实的民族,人们竟然会对自己的名字全然不在意,这实在令人惊奇。一个人的名字时而用这个字,时而又用另一个字,这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被告知,叫他任何一个名字,他都会答应。但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困惑的是:事实上,同一个人通常会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一个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号”,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竟然还有一个名字是专门用来参加科举考试的。所以,一个外国人会把一个中国人误认为是两三个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一个村子的名字大多也是不确定的,它总有两三个叫法,这些叫法没有优劣之分。如果一个名称被公认为是一个名称的误用,人们就会交替使用这两个名称,或者在公文中用正确的那个,而平时则用另一个,甚至把误用的那个名字作为形容词,与原来的名字一起组成一个复合地名。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缺少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本质上与要求绝对精确的化学式的教育有相近的地方。其实,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像其他任何民族一样,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到精确,甚至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耐心。但不得不说,真实的现状是:中国人完全缺乏讲求精确的品质,甚至不知道精确为何物。假如这一说法成立,那么下面这两个推论就顺理成章了。第一,我们在查阅中国的历史记录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人的这一特性。如果我们轻易采用中国人的统计数据,稍不留神我们就会上当受骗。第二,对中国人那些各种美其名曰的“统计数据”,一定要持保留的态度。我们习以为常的“总体绝不会大于各部分之和”,在中国的统计结果可能正好相反。

“无可无不可”,享盛名尤为久远。……就因为生存于这一个社会里,那个人的一些权利没有法律的保障,只有模棱两可的冷淡消极态度最为稳妥而安全。

——林语堂

扩展阅读

〔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节选

在中国人身上,有许多特征是互相矛盾的,当然有些是出自于人性的弱点。撇开那些困扰道德问题的东西不谈,其中一个主要倾向就是,中国人对交给他们的任务都抱着一种马马虎虎的态度,而且还以此为满足。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像“效率”一词代表着西方社会中支配人们思想的基调那样,中国人常说的“马马虎虎”一词也表明了他们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对于中国人,这样的判断可以说是完全公正的。

仆人们在家里,职员们在公司里,商人们在交易活动中,官员们在办公室里,无论干什么,中国人似乎并不认为他们应该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马马虎虎”这个词正好反映出中华民族的那种心态,而且,这种马马虎虎的行为随处可见。

新买的东西,保修期刚好过了几天就坏了;仆人把刚布置给他的事情忘了;办公室职员在外闲逛,而不在办公室里工作;双方约好了付款时间,到时候却看不到钱的影子;让裁缝在今天把衣服做好送来,可他第二天早上才把衣服带来。而且好像并没有人对上面这些事情感到不快。

许多像“别在意”、“别管它”、“别担心”等这样与“马马虎虎”意思相近的词语被用来作为疏忽大意的托辞。不可否认,中国人的性格中有许多好的地方,但如果他们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需要一场严肃的变革。他们中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那种懒散的作风必须被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风气所替代。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过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全中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不是陕西。他说:不是差不多吗?”“错了。是山西,” “陕西同山西,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 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