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要学解放军
29484500000033

第33章 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拒绝用人唯亲

★★★我死后只给孩子留10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其余的钱全部捐献。我希望孩子凭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

——比尔·盖茨毛泽东选用人才,不拘一格,既有像刘伯承、彭德怀这些出身军校的将才,也有自学成才的人,还有毛遂自荐来的,朱瑞就是自荐的。1945年6月,朱瑞表示在苏联炮兵学校学习过,愿意为炮兵建设工作。毛泽东任命他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

然而,毛泽东对亲友却从不开绿灯,一切按章办事。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的亲朋好友,纷纷给毛泽东写信,要求进京,要求毛泽东推荐工作。这些人中有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毛泽东的一位表兄文运昌和几位族兄,东山学校读书时的同学毛森品等。

杨开智的父亲杨昌济是毛泽东的恩师,杨家为革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杨开慧和杨开智的女儿都为革命而牺牲。

文运昌是毛泽东16岁时到湘乡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引荐人和担保人。

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处理亲友来信的原则是:凡是要求到北京看我的,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我给安排什么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

对待子女方面,毛泽东一向很严格。李讷是毛泽东最疼爱的小女儿,对她毛泽东要求也非常严格。1947年,李讷才7岁,毛泽东就让她吃大食堂。1959年秋天,李讷考入北京大学。李讷从北京大学回家,从不坐小汽车,全是挤公共汽车。

1946年1月,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就要求毛岸英到群众中去锻炼。毛泽东要求岸英自带一斗小米和一些菜种,背上行李,到模范村吴家枣园去学习农业劳动。还嘱咐说,到乡下去,要和农民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劳动,要锻炼得和农民一个样。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毛泽东又送毛岸英到朝鲜前线。最后,毛岸英牺牲在朝鲜前线。

毛泽东用人从来是以能为先,从不用人唯亲,为全党全军做了好榜样。在做企业时,我们也应以此为鉴。比尔·盖茨曾说过,他死后只给孩子留10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自己其余的钱全部捐献。他希望孩子凭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

★为什么非要把儿子选为继任者

王安曾是华人世界的骄傲。

王安,一个受过哈佛大学教育的中国移民,在1951年创办了王安实验室。最初,这个公司只是波士顿街头的一家卖计算机内存的小店。1964年,王安开始生产计算器,这种为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节约了大量时间的机器,为他的公司带来了滚滚财源。王安公司由此步入快车道。

到1982年,王安公司超过了主要竞争对手IBM,变成了业界的老大。特别是1977年到1982年,王安公司以每年55%增长率扩张。1982年时,王安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而公司的股票也达到每股42.5美元的空前的高位。

然而,真正把王安公司推向绝境的,是王安的家族化管理。

1976年,王安创办了一家合资公司,自任董事长,又命他弟弟安东尼·王任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业务,把公司大权牢牢地控制在他们两兄弟的手中。

王安的儿子王列大学毕业后,被轮流安排到王安公司的各个部门。王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王列提供“热身”的机会。

1986年1月,王安任命36岁的王列为公司的总裁。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们都很担心王列的能力。董事们曾多次劝说王安招聘一位职业经理人,如果需要,可以给王列一个头衔,但应避免让王列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人领导公司。因为,电脑业的竞争太残酷了。董事们说,要挑选一位聪明、有经验的人来管理这个公司。然而,王安却不理智地说:“他(王列)是我的儿子,他能够胜任。”

王列辜负了其父。他入主公司的一年之中,王安公司亏损了4.24亿美元。3年内,公司股价下跌了90%。

1989年8月4日,王安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为痛苦的决定。他向董事们宣布:撤换他的儿子王列的公司总裁职务,由亨利·周暂时接管公司业务。后来,王安抱病复出,重新主持公司大局。然而,大厦将倾,王安已无法扭转乾坤。王安公司不得不于1992年申请破产。

很多人都为王安扼腕叹息:为什么非要把儿子选为继任者?

在企业经营中,睿智的领导者有时会被亲情遮住了眼睛,我们不能否认王安是聪明的,然而,在浓于水的血脉面前,明智是如此地不堪一击。这时,我们要时刻牢记:用人唯亲,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