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要学解放军
29484500000030

第30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保持创业者的心态

★★★做老板要付出非常代价。整天花天酒地,肯定做不长做不大,真正的老板都是俭朴的。

——宗庆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伪军的扫荡封锁,抗日根据地供给困难。

1942年1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边区政府实行精兵简政。毛泽东率先厉行节约,布衣粗食,毛巾又破又烂并且是一巾两用,既擦脸又擦脚,工作人员要换一条毛巾他都不让。工作之余,他还亲手执锨垦荒一亩多,周恩来也带头纺线。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带头不吃肉,少吃蛋,少吃粮,一盘马齿菜就是一餐。由于营养不良,他的脚都浮肿了,但他还工作到深夜。就是在后来条件好多了的情况下,毛泽东还是保持着节俭的作风。他的“改善生活”,往往就是一碗红烧肉而已。

★开源节流是企业之本

在企业经营中,所谓“开源节流”,就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浙商的节俭是全国有名的。浙商中有一句著名语录:不去赚太好赚的钱。浙商赚钱的原则就是通过降低成本再降低成本来赚钱,做的都是打火机、服装、小百货之类的低成本产品。

娃哈哈刚成立时,宗庆后对企业的管理事无巨细,一律亲自把持。一位熟悉娃哈哈的浙江人介绍,娃哈哈内部所有的发票都必须在经宗庆后本人签字之后才能生效。一天在宗庆后的办公室外,大家排着长队请他在发票上签字。突然只听宗庆后大声说:“什么?买10把扫帚还不去批发?太浪费了!”

宗庆后被任命为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经理后,虽身为经理,却白天黑夜,风里雨里骑着一辆三轮车,一个一个学校去送货。

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勤俭朴素,是一个企业之本,也是一个成功企业家之本。”1988年,在一缺人才、二缺技术、三缺资金的艰难条件下,宗庆后凭着坚强的毅力和独到的眼光,和科研人员一起研制出中国第一支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从此,宗庆后和员工们一样吃住在厂里,他每天早晨7点上班,经常熬到深夜才休息,他从不炫耀张扬,更不愿意摆阔比富。他说:“做老板要付出非常代价,整天花天酒地,肯定做不长做不大,真正的老板都是俭朴的。”宗庆后是这样对员工们说的:“娃哈哈产业不是老辈人留下来的,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创业难,守业更难。勤俭创业,是娃哈哈成长的非常之本。”

★下属就是领导的翻版

在海尔,张瑞敏认为,权力不等于权威。领导者要有威信,必须言必行,行必果。如要保持艰苦创业本色,说什么都不管用,就得靠以身作则。中国人讲“上行下效”,张瑞敏的办公室像个科长,下属各大总公司的总经理就不好意思弄得像个局长。只要树起样板,下属肯定成为领导的翻版。

去北京开会办事,张瑞敏一个人拎个包买张经济舱票就走。有一次,中央电视台派了3辆车接张瑞敏,接的人一眼就看到了他,高高的个子一手拎着出门的包。几位先生接到张瑞敏,急于招呼后面的人,结果都弄错了,张瑞敏没有随从。那几位还不相信,说某某来至少也是三人一道,您还不七八人一道?再等等吧。张说等什么呀?说没有就没有,赶快走吧!创业之初张瑞敏出差就跟所有员工一样,临时决定后立刻赶到火车站,买一张站台票就上车,上车后交上两元钱租个小板凳,直到有了空位子再说。

然而,现在我们有好多企业,也许经营者还不能称之为“企业家”的时候,却早已有“大家风范”了。中国人总是这样,好的东西学不来,一些铺张浪费、摆架子,却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学。如果有这样问题的先生,你看看人家宗庆后,再看看张瑞敏。如果不深刻,还有吴炳新和他的儿子吴思伟。

提起吴炳新和吴思伟父子,可能人的名字印象不深,如果说起三株口服液,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世纪90年代,以区区30万元,在短短三五年之内,便开创了资产达40多亿元的三株帝国基业,曾经轰动一时。然而短短的六七年之后,却在一个“小事故”中,三株帝国轰然倒地。那么,三株帝国为何如此脆弱?1997年,吴炳新在年终大会上痛陈三株的“十五大失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铺张浪费”。

这里只举行政费用一项,浪费也十分惊人。有的子公司一年的电话费达39万元,招待费达50万元。转轨以后,有的子公司招待费仍居高不下,1996年8、9两个月就达7万多元,有的子公司外事干部一天报4顿餐费;还有的子公司墨水成箱成箱地买,保温杯一次就买400多个,干什么用?手机、BP机乱配。三株的司机,甚至工厂管接待的小姑娘都配上BP机了,他们有多少业务需要BP机?吴炳新最后沉痛地说:“浪费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家业再大,也会被它蛀蚀掉。”

两年之后,三株真的被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