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要学解放军
29484500000003

第3章 人民战争——以人为本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

——柳传志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夺取战争胜利问题的理论。它的主要思想是,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人多力量大”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人本思想”是贯穿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一种思想,战争的胜负,事情的成败,人的因素往往是决定性的。

★企业无人,便成了“止业”

在中国文化中,马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千里马是日行千里的优秀骏马,古人常常以“千里马”来比喻人才。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常常载着他巡游天下。有的古书把“八骏”想像为八匹毛色各异、美轮美奂的马,并分别赋予很好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尘,一形十影;一个叫腾雾,能乘云而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可以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其实,骏马的神奇传说都是在形容贤良的人才。周穆王的八骏其实比喻的是他的人才集团个个才华卓越,本领非凡,各自用特殊的能力共同辅佐周天子立天下大业。

在企业经营中,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一直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只靠一个人的智慧指挥一切,即使一时取得惊人的进展,也肯定会有行不通的一天。因此,松下电器公司不仅依靠总经理经营,不仅依靠干部经营,也不仅依靠管理监督者经营,而且还依靠全体职工的智慧经营。可见,松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经营思想的精华——人才思想,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基础。松下先生说“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松下电器公司既是“制造电器用品”的公司,又是“造就人才的公司”。

在韩国,三星创始人李秉喆说:“创业者谁不想成为第一?但是,如果他的机缘、力量、智慧不足,就不可能成为第一。”

从创立三星商社开始,李秉喆就十分重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三星公司始终把选拔优秀人才作为企业的目标,推行“责任经营制”和“因才适用”、“疑人勿用”的原则,它是韩国最早采用考试录取人才的企业。三星公司之所以用“三星”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三”是韩国的吉祥数字,在韩国有大、多、强的意思,而“星”则代表清澈、透明和永放光明的意思。“三”和“星”合在一起就是:大家努力,让这个企业永远发展和存在下去。

正是因为有了“人才第一”,才有了三星在产、供、销全方位的第一。

李秉喆曾不无自豪地坦言:“自从三星创立以来,我生命中80%的时间都用来网罗和培养有潜力的人。我一直坚信,企业的成败就在于员工的素质。”

在韩国人心目中,三星集团有两个让他们感到骄傲的称号:一是被赞誉为“韩国企业界大白鲨”,一是被尊奉为“环球人才汇集中心”。

企业无人则为“止业”。在整个企业的活动中,一刻也离不开人。

对于人才是企业的灵魂,IBM前任总裁沃森曾说过:“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我的人,我就可以重建IBM。”

杰克·韦尔奇在GE的工作中,也始终相信“人为先,策为后”,他在自传中写道: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远比规划一项新战略更重要。这一宗旨适用于任何企业。我在办公室里坐了多年,看到不少似乎很有希望却从来没有任何结果的策略。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关于超音速的很好的计划,但是,直到我们找到了一位这方面的专家,才使这个计划得以实施。在飞机引擎、动力能源、交通运输方面,我们有着多年的服务策略,但是,在我们找到一位有勇气打破陈规的人来领导这项事务之前,服务一直是“二等公民”。我们费了很多周折,获得了世界上最好的策略,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发展、实现它,这些策略恐怕也只能“光开花,不结果”。

世界优秀的跨国公司中,企业管理正在脱离数字,返璞归真,重新回到对人的管理上来。

我们研究世界上最伟大公司的企业文化,其中必有一条与人有关,它们传递出来的都是“人本企业”的思想。例如,在企业口号方面,联邦快递说“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诺基亚则强调“首先重视员工,其次才是利益”。

★做公司就是做人

1956年的一天晚上,毛泽东会见了上海的民族资本家代表,听取了他们对发展私营工商业的看法。

会见结束后,毛泽东召见了刘少奇和周恩来。他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猫吃辣椒?”

刘少奇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猫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

毛泽东不同意这种方法,他摆了摆手说:“决不能使用暴力,每件事都应是自觉自愿的。”在毛泽东的要求下,周恩来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首先让猫饿三天,然后,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它会囫囵吞枣般地全吞下去。”

毛泽东也不同意这种方法。

那么,毛泽东的策略是什么呢?他说:“这很容易,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兴奋不已。”

毛泽东这段话包含着这样一个思想: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改造,既不能采用强制的办法,也不能采用欺骗的办法,要靠他们自愿。这个原则是毛泽东的一贯原则。在用人方面,毛泽东始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论在历史上的哪一个困难时期,他都相信“最终的胜利是我们的”,因为我们进行的是人民战争,有人民的支持,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从某种意义上讲,商战即是人才的争夺战。在企业界,如果听说过这10个人的名字,你一定会明白人力资源的重要。他们是:查尔斯·桑顿、罗伯特·麦克纳玛拉、法兰西斯·利斯、乔治·摩尔、艾荷华·蓝迪、班·米尔斯、阿杰·米勒、詹姆斯·莱特、查尔斯·包士华和威伯·安德森。他们被称为“蓝血十杰”。

古老的西班牙人认为,贵族身上流淌着蓝色的血液,后来西方人用“蓝血”泛指那些高贵、智慧的精英才俊。“蓝血十杰”出身名校哈佛,是天才中的天才。他们是二战期间美国空军的后勤英雄,卓有成效地将数字化管理模式用于战争,为盟军节约了10亿美元的费用,大大提高了美国空军的轰炸效率。

战后,他们集体加盟福特汽车公司,把数字管理引入现代企业,拯救了衰退的福特事业,开创了全球现代化企业科学管理的先河,为美国历史上最惊人的经济增长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们30岁时即各有建树,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出类拔萃。他们之中后来产生了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福特公司总裁、商学院院长和一批巨商。他们信仰数字、崇拜效率,成为美国现代企业管理之父。

约翰·伯恩在《蓝血十杰》中写道:

他们在美国的黄金时代、在美国主宰世界的世纪里,从默默无名到声名显赫,他们的魔法使其得到世界性的掌声和声望,他们独特的故事成为企业奇谈的一部分。不论用什么标准衡量,他们都是罕见和前所未有的一个团体。他们10个人当中,有6个成为福特公司的副总裁,其中两位——麦克纳玛拉和米勒,担任过福特二世的总裁,然后又在政府和学术界卓然有成;10个人当中的3位——桑顿、安德森和莱特——后来成为美国其他大公司的总裁和执行长官,当中的桑顿和摩尔两位创立和培育的公司,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作为一种“人力资源”,“蓝血十杰”重新树立起了福特二世的世界性声望。当他们自己成为公司的管理者之后,他们也开始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出调整。可以说,没有“蓝血十杰”,就没有今天的福特。福特二世所做的,仅仅是偶然的人力资源战略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美国。

在中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也说明了人才是何等的重要。柳传志多次强调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他认为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了中国企业天然的文化积淀,比如:“一山不容二虎”的争山头思想、领导者玩弄权术的习惯等,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慢慢渗透到企业中的所有人,从而把企业带到失败的边缘。因此,凡在中国的成功者,都会采取中国人的办法——训练军队的方法来摒除这方面的缺点。再用同样的办法从中选出具有理想性格的人来“接班”。杨元庆和郭为正是在这种挤压式的“炼狱”中得到升华而被选中的。人力资源与企业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柳传志对人力资源一向是高度重视的。深知人才作用的柳传志有一个宗旨人人皆知,那就是“做公司就是做人”。联想靠什么创造效益?靠人。否则,20万元创业资本即便点石成金也不能滚成数十亿。

在深明以人为本的企业界,我们总是感慨于盛田昭夫的那句话:“我们总是能从倾听员工心声中学到许多东西。毕竟,不是只有管理者才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