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要学解放军
29484500000018

第18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建立学习型组织

★★★事业是人为的,人才则可遇而不可求,培养人才就是当务之急。如果不培养人才,事业成功也就没有希望。

——松下幸之助早在红军创建之初,毛泽东就在井冈山成立过150人的教导队,在苏区还先后成立一批红军干部学校,并创办了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抗大总校和分校共培养各级干部20多万人,被誉为“制造抗日干部的烘炉”、培养干部的“重工业”。

毛泽东曾赞扬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映辉,彼此竞美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军还创办了一些专业技术学校,成为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1951年,中央军委确立了“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国防军而奋斗”的宏伟目标。195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指出:训练干部的工作是我们正在建设现代化军队中长期的、经常的中心工作的中心。到1956年,全军院校曾达到237所之多。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在学习中求进步,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的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少时家境贫寒,识字不多,没有读过多少书。他带兵镇守一方,向孙权“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连一般文告、奏疏也不会写。由于文化低,知识少,打起仗来,常常勇敢有余,谋略不足。孙权评价他是“有勇无谋,果敢有胆而已”。其他将领,如鲁肃、蔡遗等人,也因为这个原因而对他多有鄙视。后来,他听从了孙权的建议,发愤读书。不久,他在荆州问题上屡出奇计,被鲁肃惊称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与人一样,一个企业也是在不断学习中前进的。在地产界,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先生,2003年在《中国经营报》发表了“学习万科好榜样”的文章,把万科作为万通学习的标杆。

纵观国内房地产市场,万军之中,一眼望去,败多胜少,军阵不整。近10年来,老牌房地产公司多数已垂垂老矣,步履蹒跚。近5年来,整个行业每年增长30%以上,但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却一路下滑。这中间惟有万科例外,不仅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去年更是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公司业务增长近80%,单一公司产量已交付117平方米,位居世界前茅,营业额以5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夺冠。这不能不引起一向“学先进”的万通的特别关注。所以我想对同事们说:“学习万科好榜样。”1990年,彼德·圣吉博士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介绍如何创造“学习型组织”的5项修炼:

1.系统思考;

2.自我超越;

3.改善心智模式;

4.共同愿景;

5.团队学习。

通过一套修炼办法提高企业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该书一出版即在西方产生极大的反响,彼得·圣吉也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新一代管理大师。

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四点含义:一是强调“终身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二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学习型组织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这种理论认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企业,它像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任前所未有的复杂、混沌、变化扑面而来,它总能灵活伸展,辗转向前。

学习型组织理论传到中国后,中国大地掀起了“学习型”热潮。同时越是经营好的企业越是善于学习,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外部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内部典型学习。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对雇员进行精心的培训是日本企业发展速度超过美国同行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边战斗边学习:员工培训不可忽视

建军早期,解放军的基干力量是工人和农民,多半是文盲或半文盲,文化起点很低,所以军队的领导人一开始就非常重视部队的文化学习。

虽然部队的战斗任务很繁重,特别建军伊始,长期进行运动战和游击战,部队的大多时间是在路上。然而,这并没有阻挡战士们学习的欲望。战士们发明了一种“行军学习法”,就是在行军的过程中,把写满字的纸贴在前面同志的背上,边行军边学习。在行军的空隙或短暂的战斗休整时,便会看到三一伙俩一串的同志聚在一起,拿出小黑板,有的干脆拿起树枝蹲在地上,争分夺秒地学习。正是这种简陋的学习条件,造就了一支世界上高素质之一的军队,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农民将军”。

在现代企业中,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然而,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从市场上找到自己所有的人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培训。“培训很贵,不培训更贵”是号称日本“企业之神”的坪内寿夫的名言,这句话反映出一个企业家的对进行企业员工培训的独特思想。

在日本,坪内寿夫是同松下幸之助齐名的著名企业家,有人把他们俩称为“经营双雄”。坪内寿夫还有一个“重建大王”的称号,这是因为他曾经拯救过150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在坪内寿夫的妙手回春下,这些企业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很多濒临倒闭的公司几乎都是经营不善导致的。针对这点,坪内寿夫通常把拯救的重点放在恢复企业员工的信心上,进行整顿的企业员工都会被送到他设立的培训中心进行重新培训,所以也就有了他的名言:“培训很贵,不培训更贵!”

另外,人才的培训有助于人才阶梯化的形成,不至于在发展中出现断层。要让企业薪火相传,要让企业长命百岁,企业就必须建立梯级人才团队,就必须既要“建班子”,更要“带队伍”。IBM的长板凳计划、花旗银行的九方格管理、海尔的赛马不相马、联想的管理三要素都是人才梯队建设的有效方法。

国际上的大公司,都会有一套“接班人计划”和“领导力培养计划”。GE公司之所以能从爱迪生任总经理开始,一直延续100多年,始终保持繁荣昌盛,到韦尔奇时代,更使公司市值达到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仰慕的最有实力、最有潜力、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以及虽身为传统技术工业,但却能在2000年压倒了高科技企业微软,独占鳌头,其根本动源是接班人文化优越,是接班人培训优选工程的成功,显然这是无可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