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09

第9章 受到溺爱的孩子难成才

天下的父母,没有哪一个不是关心爱护自己的子女的。

有的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法,使孩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得以健康成长;而有的父母虽然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可是由于观念有误,方法不当,却没有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人的成长是一个人与环境的互运过程,幸福是必不可少的,痛苦也是必不可少的,顺境是是必不可少的,逆境也是必不可少。“爱心”是父母对孩子关爱的体现,但是,如果这份爱心过于极端了,“爱”的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环境的平衡,“爱”的让孩子失去了主动性,那么,这“爱心”便是扼杀孩子成长的凶手了。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溺爱,虽然也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请看下面一则故事:

有一个孩子名叫凌志,家住杭州市西湖路,从小在祖母家生活。祖母将他视为掌上明珠。祖母的脾气很坏,对谁都敢骂、敢吵、敢打,惟独对她宝贝孙子百依百顺,即使凌志在外面惹事生非,打伤了邻居的孩,也绝不讲孙子半句,反而把投诉的邻居斥一顿。凌志要吃什么,祖母不管白天深夜一定要寻来给他吃,稍有怠慢,便要大发脾气,弄得一家不得安宁。有时饭菜不合口味,凌志便把菜碗摔得粉碎。读初中后,他就学会了抽烟喝酒,祖母也不加以阻止。有时晚上还要邀集一些逃学的同学去吃夜宵,不给摊主付钱,还要大打出手。流氓习气越来越重,为非作歹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年春节,在外地工作的祖父回杭州过年,吃年饭时,祖父对凌志说:“你有肝病,不要喝酒了。”凌志立即大怒,说:“过年了,你还要我不喝酒,你也惹老子不高兴!”说罢,便把餐桌掀翻,弄得菜肴遍地,一家好不伤心。那时,他已是高二的学生了。据说,他后来因流氓犯罪等判刑十年。这就是溺爱的后果。他的父母及祖父祖母后悔也来不及了。

还有一个古代的故事也说明了溺爱孩子的祸害:

有一位富翁,年已50岁,生了个儿子,看作宝贝。由于父亲的溺爱,长大后,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常偷父亲的钱到外面去赌博,一掷千金,毫不心痛。父亲知道后,当众数落了他一顿。儿子怀恨在心,说,“你当心点,我迟早要你死。”

到了晚上,父亲把一只小桶放在床头,自己却没有睡在那张床上。果然,半夜过后,儿子摸进房来,用斧头朝床上猛劈下去,儿子以为将父亲砍死了,逃之夭夭。

十余年后,父亲已经80多岁了,暮年孤独,还是想念儿子归来。一天,他在桑林散步,一个年已30的农夫走了过来,笑着对老人说:“你可以把这根老桑枝弄直吗?”老人笑道,“弯曲的桑枝要在幼小时可以弄直,树枝长老,无法弄直了。”青年农夫说:“不错,桑枝刚长出来时就要把它弄直,人也是要从幼小时教育啊。”老人听了这句话,不觉顿生悔恨,流下泪来。原来这个年轻农夫就是他的儿子,他是在责怪父亲在他幼小时溺爱他,没有教育他,使得他流落外乡有家不能归啊!

另外,在社会上还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的罪犯在被处死以前向监斩官要求见母亲一面,监斩官认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哀,要求见母一面也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吧!于是让他的母亲与他在刑场见面。儿子见了母亲说,我在你的溺爱中长大,今日犯了死罪,但我还想吃您一口奶再去死。母亲从来就溺爱儿子,于是撩开衣襟让这个被处极刑的儿子吃一口奶。但不料儿子含了乳头狠狠一咬,竟把乳头咬了下来,并说,就是因为母亲的溺爱,使我不知王法,才犯下死罪,落到今天的下场。

这个故事生动而真实反映了溺爱子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关心与照顾孩子的生活是每个家长的天职,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父母承担的不仅是孩子的饮食起居,而且还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了溺爱,溺爱是家长对孩子情感的超量支付。而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长期生活在这种溺爱中,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没有健康心理,没有自理、自信、自立的意志和能力,形成许多不良的个性品质和行为态度,诸如自私、任性、贪婪、懒惰、粗暴、冷漠及缺乏责任感和意志消沉等。这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又是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当孩子在家庭”爱”的温室中走出来时,已形成了自私自利、任性顽劣、固执残忍的恶习,任何人在他眼里都不重要,惟独自己至高无上。他们无理地向周围索要“爱”,或者掠夺“爱”,有时甚至威逼父母,虐待父母,从而走上危害家庭、危害社会之路。

溺爱型父母的典型特征是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位置,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对孩子的错误姑息、护短,这样就易使孩子形成懒惰、任性、不合群、自私、好逸恶劳、生活能力差等不良行为习惯。他们一旦踏入社会,遇到挫折便会一蹶不振,无所适从。

温室中的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是难以成为有用之才的。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哪一个父母都无法保护孩子的一生,我们有责任培养自己的孩子,使他们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生挫折都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