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35

第35章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技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做父母的不能不顾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强迫孩子学习某种技能。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吴小莉是一年级学生,在上幼儿园时,她就得每星期去游泳教室三次,除此之外,每星期还有一次学习电子琴、一次学绘画。

小莉并不喜欢去学游泳,但却不得不去,否则妈妈就会骂她。可是,最近每到上游泳课的时间,她就会开始呕吐,在学校上课的态度,似乎也失去了自信,甚至连作作业的速度也变得较缓慢。老师发现这个情形,便和母亲联络。

母亲问小莉:“你是不是不想学游泳了?”小莉很高兴地回答:“嗯,我不想再去了!”可是母亲认为:已经学了这么久,放弃很可惜,所以不知是否应该停止学习。

陈小君是一位幼儿园的孩子,在读幼儿园不久后就去音乐教室学弹钢琴,妈妈认为“不必学到什么技巧,但至少要会弹钢琴才对……”

可是,小君并不想天天在家里练习,母亲便经常责备她,最后弄得小君一边掉眼泪,一边练钢琴。

其实,有很多例子就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好恶不同而造成了许多困扰。

假如孩子讨厌去学习,父母应先问明理由,也许小莉不是不喜欢去这游泳,只是觉得一个礼拜去三次太多了,觉得压力很重、很痛苦,那么,不妨先减少至一个星期一次,待观察结果后再做决定。

小君其实也很喜欢在家中自由自在地弹钢琴,但是,受到母亲的监督,又要将成果表现给老师看的练习就很难忍受了!所以,母亲应该不要在一旁限制她该练习几个小时,或是必须练习到某种程度,只要让孩子有兴趣地玩玩就行了!

孩子如果没有兴趣,仍然强迫孩子继续下去,无疑是伤了孩子的心。

在开始学习某种技能之前,应先考虑孩子能否有兴趣地做下去。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谈话:

“妈妈一直希望学小提琴,可是没有这个机会达成心愿,所以才希望你去学。”

“爸爸就因为没有大学毕业的文凭,吃了很多亏,所以你一定要去读大学。”

这种逼迫孩子达到自己无法达成的心愿,对孩子而言,实在是个痛苦的问题。孩子到底想做什么事,或是做什么事才真正有价值等,应该是要由父母协助、商量才对。

许多父母渴望教育孩子,使其充分发挥个性,但这种说法本身已成为一种矛盾。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孩子的个性依然是个性,不可能因此而改变。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与爱好,让孩子发挥其个性。

如果经济方面很宽裕,那么,买一架钢琴也无可厚非,但是不应以强迫方式让孩子学习,这样孩子才会有兴趣,而不会感到任何痛苦。而且千万别强迫孩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这是不合理的。要不要成为职业钢琴演奏家,应让孩子到青年期自行选择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