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34

第34章 莫让学艺成为孩子的负担

当前不少家长在要求孩子接受学校全面教育的同时,又为孩子选择了某些校外教育。有的让孩子学习各种乐器,有的让孩子学习书画,有的让孩子学习某种体育项目……应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事情。因为这些学习都有利于孩子智能的开发,也有利于使孩子获得一技之长。但是,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引起父母的注意的。这就是学什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要符合孩子的天性,使他学起来有兴趣。如果不注意孩子的意愿。甚至父母想当然地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愿望,替孩子做主,就可能带来事以愿违的结果。

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首先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性和兴趣。每个孩子的禀性和天赋都是不同的,做父母的要从细心观察中发现自己孩子优势,采取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予以引导和培养。本章将向您介绍一些成功或失败的事例,并与你一起研讨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对于开发孩子智力、陶冶情操、活跃生活都大有俾益,或许还能造就出一个“小天才”。但是学艺已经成了孩子不堪承担的重担,家长就须重新思量了。

在一次举行的号称“全国儿童艺术最高赛事”的全国少儿才艺大赛上,全国仅报名参赛的少年儿童便有80万人,而这个数字反映的还仅仅是少儿才艺教育中的一个“精英群体”,即学艺术学得较为出色,达到一定水平的一部分,显然,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学艺”群体在支持着80万这个数字。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学习音乐、舞蹈、口才、书法等各项才艺,我们的教育似乎正在走向一个“才艺时代”。

记者在某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级做了这样一项调查,让全班学生写出自己的特长,结果,在全班56名学生中,只有两人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特长,而其余54名小学生则都填上了钢琴、古筝、萨克斯、绘画、书法、写作、口才、舞蹈等特长项目,有的孩子甚至一个人就填了3项特长。

为什么一时间才艺教育在我国风生水起,有关专家认为,说到底是源于大众对教育的认知程度的提高。孩子们与玻璃球、滚铁圈相伴的时代已经越走越远,越来越多的父母们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要从小培养。在教育受到空前重视的今天,家长们煞费苦心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层面之外再给孩子附加才艺教育,就是要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竞争早做准备。一位郑女士这样表示,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孩子从小就要面临很重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学一门才艺是对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剂,学习艺术也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或许,将来孩子在就业时,一项特长会决定成败。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表现出了艺术方面的天赋,自己就应该竭尽全力地培养,也许孩子很可能像那些“神童”一样,将来成名成家。

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家长对才艺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有一些甚至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看到周围学才艺的孩子很多,便也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了“学艺”大军中。

对于目前勇现的少年学艺大潮,有关专家表示,学才艺最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孩子对该门艺术有兴趣、有天赋。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一些学习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有些孩子本来对音乐不感兴趣,被家长“逼迫”每天练琴,结果琴技总是没有提高,于是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开始斥责甚至打骂孩子,用“你怎么这么笨”等责骂刺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则变得自卑并产生自闭倾向。

他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父母对孩子进行“强迫式”教育的方法十分担忧。认为,孩子学才艺如果掺进了家长的功利目的就适得其反了。

还有专家指出,并不是每个学艺术的孩子都需要考级,更不能要求每个学艺术的孩子都很专业,这要视个人的天赋和兴趣而定。在国民素质教育中,我们更应当提倡以人文精神为主旨,知识技能为手段,让孩子在渗透着人文关怀的艺术熏陶中,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