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23

第23章 宁可逼子成长,不可越俎代庖

孩子的生活能力是需要锻炼才能逐步掌握提高的。有时候,家长不妨放手逼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切不可事事越俎代庖。

我们先来听一段一个学生的自述:

爸爸常对我说,不指望你成绩有多好,只要求你能掌握生存本领,健康并快乐地生活着。本来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通过几件事,我才明白了爸爸的苦心。

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就让我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每晚睡觉以前,必须将书包、红领巾等放好,不允许我临出门东找西寻。

1998年,我考进复旦大学,到学校报到这天,我一个人提着行李,背起书包,乘公交车到学校去了。看看其他新生,不少人一家来了四五个,有帮助注册的,有帮助铺床的。而我却是一个人干,我最佩服我自己的就是一个人将从来没见过的蚊帐支了起来。其他同学很惊讶,问我是不是一个人经常外出,夸我很能干,我调皮地说:“我呀,那是让我爸爸逼的。”

下面再看一个小故事:

日本的大岛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牌小汽车,可是,大岛每天上班总是一个人驾车独往,绝不让儿子正男顺道搭车上学。一天,正男的气管炎又犯了,走路也有点困难,他央求爸爸送他一程。

“不行!”大岛斩钉截铁地回答。

“爸爸,我实在走不动呀。”正男苦苦地哀求道。

“不行!你爸爸小时候还不是每天走着上学吗?”大岛大声喝斥着儿子。过了一会,大岛说:“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比爸爸这辆更好的轿车。”大岛的眼圈有些发红。

正男懂事地向爸爸点点头,接过大书包继续艰难地向前走去。

后来,正男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做《懒爸爸》。为什么称爸爸为“懒”爸爸呢?他列举了这么几件事:

记得小时候,我走路不稳,摔倒在地上,哭着要爸爸把我扶起来,可爸爸却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你自己爬起来嘛。”我只好自己爬起来。

我的校服脏了,妈妈要替我洗,爸爸却说:“让他自己洗!”爸爸不替我洗还不让妈妈帮助我,我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去洗衣服。

最后,正男以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意,无限深情地写道:“‘懒’爸爸,你的良苦用心,我现在真心领会了……”

“懒爸爸”大岛实则不是“懒”,而是一位深深懂得教子原则和教子艺术的好爸爸。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纵观古今,放眼中外,多少名人志士的成长经历,凡是少小时期勤勉立志者,总会孕育出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又有多少平庸之辈,终因少年时期受宠安逸,而成为娇弱怠惰者,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勤勉出人才,侍宠出俗子。

我们有些做父母的,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爱”得太盲目,“爱”的太露骨,“爱”得“水深火热”。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与否,一律满足,一律无原则地迁就,甚至把孩子的缺点也当成是优点来爱。

但事情往往就那么怪:把“爱”无遮拦地投向“小太阳”,而“小太阳”却不一定能给家庭带来光明或暖意。父母都用满腔的爱心去培养“龙种”,而得到的却往往可能是“跳蚤”。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震动全国的家庭悲剧;爸爸被逼无奈吊死亲生儿子;儿子为一点小事杀死亲生母亲……触目惊心的事件,大都起源于畸形的爱。

大岛先生那种特殊的育儿方式,很值得我们效仿。他的爱,看似有冷酷无情,实则是爱得更深沉,更高尚,更科学,更艺术。这样的爱才叫理智的爱,真正的爱,才是现代家庭中应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