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105

第105章 学会应对危险的孩子才安全

父母不可能时刻监督保护孩子,只有学会应对危险的孩子才安全。

孩子从呱呱坠地睁开眼睛看到这大世界起,就充满了好奇。从摆弄自己的身体开始,孩子不断地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既是学习的方式,也是生命的本能。而广博的世界有美好的阳光鲜花,也会有伤害我们的危险。作为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以为让孩子远离危险就一定安全,危险并不可怕,可怕是不知道危险的存在,一旦遭遇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火灾,一家人起先都逃到了安全地带,但是在浓烟中他们失散了。当孩子在安全地带找不到父母时,孩子又回到了火灾现场找寻自己的父母。结果,葬身火海。当亲人们重聚的时候,他的父母悔痛不已。

在灾害性的事件中,有很多人本来有逃生的希望,结果都因为缺乏逃生的知识,对危险无知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其实,人生下来就有求生的本能,为了个体的生存有些行为是不学就会的。例如,孩子在摔倒时,自然会两手撑地,抬起头部免受伤害。人在遭遇危险的时候会极力保护自己的头部和胸部。疼痛是生理警告对人的保护,哭泣和喊叫是求援的措施。孩子已经有了这些能力,现在我们要教会他们的是识别危险,并在危险中采取正确的保护措施。在英国的一所幼儿园里,教师为了让孩子明白颜料的用途,让一两岁的孩子任意使用颜料。孩子们坐在地上,把颜料涂在地板上、墙壁上与自己身上,甚至放到嘴里尝尝味道,孩子的父母对幼儿园采取的新的教学方式很支持。但是如果在中国,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定会遭到不少父母的反对,他们会担心孩子会被颜料弄脏、颜料吃到嘴里有损孩子的健康。其实那些尝过味道的孩子很少再把颜料当果冻吃,孩子在实践中已经知道这些东西的正确用途,而且知道它们有很难吃的味道,不适宜做事物。

当然,并不是每件事都要孩子亲自去尝试,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他们明白,父母、家长警告过他们的危险是存在的,遭遇危险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在危险出现之前,我们要想办法躲开它。

每位家长都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警告他们这个不许、那个不安全……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作为家长自身也要具备一些应付危险的常识,家长要做的是“授之以渔”。在此应提醒家长注意:

①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循序渐进地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例如,教育二三岁的孩子吃饭不要讲话;教会四五岁的孩子迷路了怎么回家。

②教会孩子正确地使用工具。为孩子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文具。例如,教孩子正确使用水果刀、裁纸刀、剪刀等工具。为孩子挑选圆头的而不是尖头的剪刀。

③对危险做准确的定义。例如,家长总是告诫孩子火很危险,但孩子看到火柴或者蜡烛的火苗那么小并不真的能认识火可能带来的危险。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些消防知识展览,让他们明确火一旦失控,对我们的财产、乃至生命都有很大的危险。所以要安全用火。

④对“不许”的禁令说明原因或给出限期。例如,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这是基于对安全的考虑。

⑤运动之前告诉孩子正确的准备活动,运动中可能的伤害和救护方法。

⑥平时不要用不存在的伤害来恐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对危险和正常情况的认知失调。

⑦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例如前例中提到的火灾的故事,如果这家人在平时就约定,遇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全家人都到大家认可的有标志物的地方集中,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

⑧巧用示范。在指出孩子什么是危险行为或什么会导致危险时,要告诉孩子或者做出示范怎样可能避危险,谁做得好。还可以和孩子讨论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发现火灾应该立即拨打119或110报警,没有消防措施不应该进入火灾现场,既保护自己,也为救火人员省去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