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102

第102章 总统的儿子自谋职业

有一句老话,叫作“富不过三辈”。指的是无论多么富有的家庭,如果忽略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不能教会他们靠自己生存的本领,孩子的一生就会彻底断送了。

“长官意识”在中国根深蒂固,如今又在严重地污染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小学生们在一起比谁的爸爸“官大”。一个说:“我爸爸是科长。”另一个说:“科长算什么,我爸爸是处长。”

其实,“官”是什么?无非是公务员、服务员,用中国话说就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的人。既如是,再大的“官”也无非是岗位不同、职责不同而已。这就像已故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对掏粪工人时传祥说的那样:“你是掏粪工人,我是国家主席,不过是岗位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当“官”在台上是这样,卸任后也是这样。

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卸去总统职务后,回到他工作过的格但斯克造船厂电工车间去重操旧业,继续当他的电工;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卸任后,应聘到CBS电视台担任了“天气预报员”;

法国前总理爱德华·巴拉迪尔和洛朗·法比尤斯以及一些前部长,退出政治舞台后在家里著书立说。前总统密特朗也开始写作。

正是因为许许多多当“官”的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官职和权力,也影响和教育了他们的孩子,不去沾爸爸妈妈的光,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任总统期间,他的4个孩子都不住在白宫,全家分5个地方住,孩子们自己找职业,有的做快艇生意,有的当演员,有的当编辑,经济上各自独立。1981年,他的大儿子迈克尔失业时,还跟普通市民一样排队去领救济金。1982年,他的另一个儿子普雷斯科特被乔弗雷芭蕾舞团解雇后,加入了全国1130万失业大军,靠失业救济金度过难关。

前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米沙,19岁时离开家,自己奋斗,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当上一家石油公司的负责人。人们称他是“一个始终不沾家庭光的人”。后来,政府要他当克罗地亚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他坚决予以拒绝。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两个孩子,也完全自食其力,女儿当记者,儿子作会计。因为撒切尔的名望,许多公司曾聘请她的儿子当董事或董事长,他都婉言拒绝了。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儿子李显龙,14岁精通俄、英、马来语和中国普通话,靠着自己的才干和能耐,1984年大选,他和一批30岁少壮派被选为国会议员,1986年,当上贸工部代部长。1988年,李光耀卸任时明确表示位子不能传给儿子,最后传给了吴作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