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101

第101章 他们在荒岛上生活了9天

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需要自己去走。父母再疼孩子,也管不了他们的一辈子。所以,从小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疼爱。

对孩子的娇惯,似乎成了世界通病。匈牙利的父母也不放手,甚至连家务也不让孩子做一做,还打出种种理由:“孩子的任务是学习,我不允许孩子参加任何劳动,可怜的孩子负担已经够重了。”“我自己做要比孩子做快得多。要孩子做些事情还得向他解释,给他示范。如果孩子做得不好,还要替他重做。”“孩子笨手笨脚,如果让他参加劳动,肯定会损坏东西。”匈牙利《人民自由报》因此发出呼吁:应当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家务劳动。

随着工业化、都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日本青少年放学回家后,除继续去上各种补习班外,几乎闭门不出,而且也很少从事家务劳动,只是在自己舒适的房间里读书、看电视。这种生活方式,得不到自然体验、生活体验,是显而易见的。

日本的社会学者们产生了担心:他们的下一代这样下去,将会失去自立能力,失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他们没有袖手旁观,没有停留在呼吁上,而是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教室”、“森林之家”、“青年之家”、“自然俱乐部”等,有计划地组织孩子们进行野外考察,到农村参加劳动等集体活动,以加深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孩子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为了让这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学会自己动脑动手解决生活问题,学会在自然界中生存,日本青少年交友协会曾组织东京地区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70名学生,到无人岛上生活了9天。上岛第一天,孩子们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兴高采烈地按照上岛前教的方法,首先挖了一些坑作厕所,支起了帐篷,然后自己烧火煮饭,甚至连吃的盐也需要自己制作。这种原始式的生活过了一天后,从第二天开始,有些孩子就吵着要回家。但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互相帮助,最后都坚持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生活了9天,开始养成了劳动习惯,提高了独立生活能力。

“自然俱乐部”则组织孩子们从播种到收获,每年4次到农村去劳动和研究大自然的变化规律。第一次是每年5月5日至6日,带孩子们到农村去翻地、播种、采集野菜;第二次是每年7月26日到30日,带孩子们集体野营、登山,并到田间拔草,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第三次是每年10月13日至14日,带孩子们到农村去收割农作物,采集能吃的野生植物;第四次是第二年2月9日至11日,将孩子们集中到“自然俱乐部”,让他们观察兔子和小鹿留在雪地上的足迹及其粪便,研究雪天和睛天都有哪些不同的自然现象。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沟通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而且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一位外国哲人说过:“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先吃得起苦。”孩子们所面临的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普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都将逐步被打破,这就意味着把所有的人都推到了竞争的第一线,每个人都要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社会上的竞争,将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精神和生存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