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要懂心理学
29476900000018

第18章 合理安排员工工作:相互弥补,讲究配合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成功靠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的确,在这个充满着竞争的商业社会里,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拥有他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并能独立地完成所有的事情,每个人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他人的智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职业化员工》一书提出:“只有依靠团队成员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没有职业化的团队意识,个人的能力再强,也难以圆满实现既定目标。”

俗话说:“水涨船高,人抬人高。”一个高效的团队,它的成员一定具有互助精神,能够相互弥补各人的不足,发扬每个人的长处,把团队的目标置于个人的目标之上,乐于与大家一起工作并帮助他人取得成功,企业也同样会依靠团队的力量获得更大的成功。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不仅仅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业绩,对企业的兴衰成败也有莫大关系。在这个讲究合作的时代,不仅要求员工要有超人的能力、骄人的业绩,具备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领导者领导能力的挑战。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要具备把团队整合成一个整体的能力,优劣互补,相互配合,凭借整个团队的力量,才能把单个人所不能完成的棘手的任务完成好;要想获得成功,就得协调员工之间的差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

领导一个团队,就像西游记里的取经和尚一样,无论少了哪个都是不行的,没有猪八戒的好色贪婪,换不来孙悟空的忠诚细心;没有沙僧的勤恳随和,集体就很难拧成一股绳往前走;没有唐僧的唠叨成就不了悟空的耐性。所以说成功的事业不可能一个人完成,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每个员工都是有缺点和优点的,关键的是当领导的有没有能力发挥每个人的光和热,让大家取长补短,让集体更加积极向上。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统一目标,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让大家为实现这个目标勤勤恳恳地干下去。

一个团队要想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但是如果一个团队管理不善,不仅不能有效地起到团结这个整体的作用反而会削弱团队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加强团队管理,提高团队竞争力是我们目前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

优秀的团队领导者常常细心地不断鼓励不同个体间的协同共事,以及他们之间开放的交流和沟通,目的是为了激发个体差异的存在。“我们寻找了一些有不同社会和学科背景的人,并试图将他们混杂在一起,比如说在一群喋喋不休的人中间,混入一些不善言语的人;在一群专攻软件和质检的工程师中,加入一些搞电子的人,那势必将造成一种充满活力,但又极其混乱和无序的氛围。他们让雇员在这种混杂的群体中,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发表言论,这将有利于群体中相互尊重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营造。”

作为领导者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管理方式,合理安排员工不同的工作,使员工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竞争力。冲突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但是合理的有效的冲突不仅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促进团队的发展,给一个碌碌无为的团队带来新的希望,新的契机,新的生命。从而就会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提升竞争力。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利用“木桶效应”和需求理论,让每一个成员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还要加强团队的沟通,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团队的一员,每人都肩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他们又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他们的工作当中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喝口咖啡,或者开个生日PARTY,加强一下大家的交流和沟通,从感情上缓和一下大家紧张的情绪,进一步协调大家的关系。加强凝聚力,增强协作的精神,提高竞争力。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要在大家遇到困难时站出来,同时给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没有任何一个团队是一帆风顺的,在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就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带领大家一起克服困难,就像狼群里有“狼王”一样,站在大家的前面带领大家冲锋向前,这个人就是团队的管理者。在大家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时管理者就要首先带领大家完成任务,然后再寻找原因。作为管理者要时不时给自己的团队注入新的活力、新的血液,并冲击一下固有的思维,让大家感觉到危机的存在。借助狼群中弱者淘汰强者生存的法则(优胜劣汰),一个团队要随时淘汰落后者,不然的话,团队中的强者就会被弱者所淘汰,从而更不利于团队竞争力的加强。

作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要提高整体竞争力就不得不提高组织中团队的竞争力和团队成员的竞争力,同时组织好、协调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协同合作的精神。这个要向姚明学习(经常为队友当差补防等),培养他们的危机意识(落后就会被淘汰出这个团队,甚至这个团队就会被无情的市场淘汰,更何况单独的个人),培养他们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一个团队有了这些素质何愁不能提高竞争力。

在欧洲有一种诙谐的说法,很富有哲理:什么是天堂,就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当厨师,意大利人谈情说爱,而由德国人来组织一切;什么是地狱,就是法国人当警察,英国人当厨师,德国人谈情说爱,而由意大利人来组织一切。这说明,即使对于同样的要素,如果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整体效果。而好的整体效果,来自于要素上的职能互补,各取其长。

在现实生活中,人可分为不同的素质类型。而一个好的组织正是实现了善于履行不同职能的不同类型人才的互补组合。

高瞻远瞩,有战略眼光的人可以断;思维敏锐,善于筹划系统的人可以谋;能抛头露面,冲锋陷阵的实干家可以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把手”忙得团团转,而副手或下属却无所事事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把手”不能有效整合员工们的工作特长,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搭配不当,导致在某些领域投入过多,而在另一些领域投入不够。结果是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有很多事情无人去做,这些事情只能落在管理者自己的肩上。面对分工协调的复杂管理,即使是卓越的管理人才,也不可能再独揽一切。精明的领导者,其职能已经不再是做事而在于成事。“一把手”要想完成自己的领导重任,就不能成天忙于具体事务,陷进琐事堆里拔不出来。凡事都要插手,不仅导致职责不清、事事扯皮,而且还会损害和挫伤下属积极性。只有从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思考和处理重大事情,把精力放在如何管理员工高效工作上,这样才能当好一名称职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