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29473700000066

第66章 带着爱心去批评

为了批评而批评,是批评下属时最忌讳的。或许你会减少一点怒火,但是被你批评的对象却会因为你的批评而惶恐不安,以致影响平时的正常工作。

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每一位管理者应当从现在开始,改变一下批评和斥责的方式,三思而后行,在说出斥责的话语之前,提醒自己:批评是为了让员工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且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为了斥责而斥责。

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认为,员工身上最宝贵的莫过于他们的羞耻心和责任心,所以,在管理中,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批评员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员工自尊心的保护,不能让批评过了头;相反,要注意利用这种自尊心和羞耻心,在斥责员工的时候注意把握分寸,掌握火候。利用员工的这种心理,可以让斥责和批评达到目的,使员工能在批评下奋力一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很有道理。当你的员工把完成的工作交给你的时候,可以肯定地说他此时并没意识到错误的存在,否则,他就会努力去改正。所以,在你批评你的员工的时候,你一定要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如果不能让他了解错误的所在而是一味地斥责的话,那么,这样的批评只会增加他心中的不满,永远不会达到批评的目的,下次他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很正常了。所以,在批评之前告诉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很重要。

员工做错了事要受到惩罚,这是正常的,也是改正错误所必需的。但是,别忘了,批评仅仅是促进犯错者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目的,如果被批评者在得到了这个教训之后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就可以说批评的目的达到了。因此,批评的同时最好能对其今后的行动加以指导。对犯错者提供指导也能使他更加容易接受批评意见,所以最好是双管齐下。

当你在批评你的孩子的时候,你大概不会仅仅为了批评而批评吧?如果你在批评你的员工的时候,能够像批评你的孩子一样怀着一颗关爱、仁慈的心,或许批评的效果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