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29473700000015

第15章 以明朗态度纠正下属的错误

对于下属所犯的不该犯的错误,管理者必须强硬地表明态度,必要时就该板起面孔训斥。因为下属会从你的态度中捕捉信息,决定自己是尽快改正错误,还是得过且过,甚至依然故我。

有时你以平和的口吻对下属说话,对方却误以为你在与他交换意见或开讨论会。若下属的年龄与你相仿,情况可能更加难以处理。甚至下属会认为你与他是平等的,你们只是朋友的关系。

你必须使下属清楚区分你们之间的立场并不相同——我是官,你是兵。基于此,情绪性的发怒会有其正面的效果。你必须使对方了解“我是在生气,是在责怪你”,或许这时你更需要一记相应的猛拳。

如果你突然怒骂一位尚未习惯于被叱责的下属,则可能使对方觉得愕然。他会感到极端的害怕,甚至反抗:“这种公司我待不下去了。”

曾经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位被公司派到外地出差的新职员,每次出差都需要母亲陪侍在旁,这是父母亲过度保护造成的结果。像这种人即使受到些微的小挫折,也会想要离开所处的环境,以避免接触烦恼。

像这种职员,一旦离职,你会因此而被他人批评:“就是因为上司不好,才会使他待不下去。”相信你的内心不会好受;若你能用心栽培他,或许有一天他会成为公司的中坚分子。因此,尽量避免下属辞职较妥当。那么,此时你该如何处理呢?

不习惯被责骂的年轻人,当然也不习惯向他人道歉。在工作场所中即使他对你中伤,他也不会对你表示歉意。即使他内心非常后悔,他也不会表现出来。

通常上司责备下属时,若下属表示歉意,叱责就会适可而止;若下属始终保持沉默,或者净是说些毫无道理的借口,上司会更怒火中烧。一旦演变至此,上司的责骂会超越界限,永无休止。

只要你发现“这小子很狡猾”时,就不要穷追不舍了。否则你会弄不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发怒。

有些下属不习惯被责骂,有的甚至要求上司夸奖自己,他们会若无其事地说:“我是那种不被别人捧就没有干劲的人,若被责骂的话,定会想辞职不干!”

这种类型的下属其实就是将自己的个性隐藏起来,当然也掩藏自己应负的责任。他们卑怯,却又要求他人不能叱责只能赞扬,他们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若听到有人说:“这儿的水好喝!”他一定会赶紧狂奔过去。若你的手下有这种类型的人时,你必须在平时便预备好各种叱责的方法,并且努力使他了解你真的很重视他。

一般说来,非常讨厌被责骂的人,总无法了解被叱责始于何事,以及将以何种方式结束,他就是害怕这一点。因此,当你对属下说:“你来会议室一下。”花上30分钟,你一面听他的辩解,一面指出他的犯错之处,而在叱责之后,就应该以“今后要更加小心”这句话来作为结束。

这类叱责的方式在使用几次之后,通常被责骂的人就能事先做好准备。即使在被叱责时,也能暗自忖度:“再忍耐15分钟就可告一段落!”若下属能够达到此等境界,他再也不害怕叱责了。

被叱责的机会增加,下属甚至能够分析经理们的习性,比如“那位主任相当重视批评意识”,“对于顾客抱怨的处理很敏感”及“似乎极端厌恶迟到”等。

叱责他人是件苦差事,被叱责者更不好受。但叱责对双方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将叱责提升为进步的重要台阶。

随着叱责机会的增多,你会成为叱责高手,而对方亦能成长为一位能够恰当应付责骂的员工。换句话说,叱责与被叱责的“呼吸”会渐渐地融合成一体。

此“呼吸”在任何场合皆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在人与人的交往上,是一个不可欠缺的互动关系。若不充足,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会变得不投机,永远无法了解对方的用意。交涉、折中、讨论、辩解、质问、谢罪等,皆是由于“呼吸”的融合才有其正面意义。若欠缺“呼吸”,叱责就失去了意义,你将因此错失难得的自我提升的机会。

当人们认真向对方兴师问罪时,才会说出真心话。叱责者也好,被叱责者也好,若双方皆能以诚心来沟通,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程度,对于往后的一切事物,亦能产生相当大的助益。若将此机会视为仇恨,则相当令人惋惜。

“虽然有些不放心,但是已经叱责过,相信他应该能理解了!”当你有此念头时,叱责行为便可打住。然后,最好在一旁默默观察属下的反应,再思考对策。

叱责时,即便属下没有作适当的回应,你也不要生气,也许他已经在反省,并且准备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有时,下属理解的程度,通常会超乎你的想象。

以前那位轻易提出辞职的属下,在习惯了工作的性质,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成为一位能够圆满解决各种问题的上班族,此类例子屡见不鲜。

当然,身为现代管理者不要太钻牛角尖,不要鸡蛋里挑骨头,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性,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