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因害怕失败而心灰意冷,结果无法实现理想,成为不折不扣的失败者。事实上,这些人,与其说害怕失败,不如说是因为害怕失败后遭到别人的议论。多数人因过于害怕世人的议论,特别是亲朋好友、传播媒体等的影响,无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一辈子都在扮演“别人希望他成为的角色”。
照他人期望的样子去生活,是在牺牲真正的自我,这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事。你要知道:能为你的一辈子“付账”的人只能是你自己。所以,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呢,让他人来左右你的想法及人生道路呢?
这世间,任何事情本来就不复杂,却因人的存在而变得日益复杂;人活着本来不累,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加包袱。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也不是活在别人的评论中。活着,是为使自己生活得更精彩,是为自己的蓝图而活着。
每个人都会有他个人的想法,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待世事的变迁。所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否则你将永远得不到快乐。
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会叫好的画。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工作。他把画好的画拿到市场上去,并在画旁放上一支笔,附上一句话: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认为这幅画有哪些有欠佳的地方,请赐教。
晚上,画家取回画时,发现整个画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人指责。画家心中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再去试试,于是他又摹了一幅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去。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地方都标上记号。结果是,一切曾被指责的地方,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最后,画家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能使大家都满意。因为,在一些人看起来是丑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恰恰是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遇见类似的问题。当某人做了一件善事,引起身边同事们的注意时,会听到各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张三说你做得好,大公无私;李四说你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上司赞你有爱心,值得表扬;下属则说你在做个人宣传……总之,各种各样的议论,有的如同飞絮,有的好似利箭,一一迎面“射”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别人说的,让人去说;别人做的,让人去做。嘴巴长在人家脸上,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然而,绝不让别人的评论牵制住,更不要因别人的言语而苦恼。记住,自己就是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在维克多15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告诉他,他永远不会毕业,最好是退学去做生意。维克多就记取了这一忠告,在以后的17年中,一直做着一些简单的工作。因为别人告诉他,他是一个劣等学生,所以这17年里,他对自己也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后来,一项测验显示,他是智商高达161的天才,这时他便开始发愤努力。他一连写了好几本书,获得了几项专利,并且成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商人。
这件事会让我们想到,也许此刻仍有许多天才就像维克多当初那样在别人的评价中否定自己。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所以,只能做着最普通的事,过着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他们在别人的评价中摔了跟头,也没有勇气再爬起来。这样的人是自卑的,他们的人生也是充满遗憾的。过分地依赖他人的评价,你就会成为这种评价的牺牲品。
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因听信巫婆的言语,认为自己丑陋无比,于是将自己囚禁在塔里不愿出来。直到有一天,一位英俊的王子从楼下经过时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公主才认清了自己。
美丽的公主对巫婆的话信以为真,使自己陷入了自卑的心理囚笼里。事实上,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身上的这种自卑心理。他们总是拿别人的优点、长处与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比较,他们总是过多地依赖别人的评价。殊不知自己身上也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久而久之,他们丧失了信心,精神委靡,并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营造了自卑的“心理囚笼”。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最大的发现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心理囚笼,既然是自我设定的,那么自己也能将其攻破。这就需要你有足够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事太多,我们不必也不能把自己的许多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如何对付“人言”上。抛弃这个思想包袱,集中精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是最积极、最有效、最聪明的办法。
我们要想一想,那些热衷于窥探别人隐私、喜欢说三道四的人都是出于何种目的呢?有些是并无恶意的好心人,有些是浅薄庸俗、喜欢在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人,有些是存心败坏别人名声的险恶的人。无论这些人出于什么动机,都不应成为你前行中的顾虑,因为你不是为他们而活着!
另外,通常情况下,思想开明、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不大喜欢过问或干涉别人的事情;而那些热衷于窥视动静、说三道四的人,大都素质不高、水平不高,不会有什么真知灼见。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不应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并不是要你清高自傲、一意孤行。因为,有些人对你的评价也是中肯的,有可以吸取的地方。只要你学会自信自爱,就会活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