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称呼别人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普通人、企业管理者抑或是身居要位的领导人,都需要很好地掌握称呼别人的艺术,能够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以及对方所处的场合的不同而恰当选择称谓。
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汉回答:“5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气跑了10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5里,5里,什么5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5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去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交际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而又得体的称呼对方的话,一定会引起对方内心的不满与厌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对方的称呼。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良言一句三冬暖”,对别人的称谓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表情达意的手段,选择合理、得体的称谓是对他人的尊重,可以使对方感到十分亲切,从而让双方的沟通更为顺畅,从而促使交际的成功。
称呼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情,如果在一个人多而庄重的场合,即使双方是不太了解的人,那么一个友好而亲切的称呼就能无形之间拉近双方的距离,这样就为双方接下来要进行的商务或者会谈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一个适当而亲切的称呼不但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风度和气势。
一个小小的称呼,是交往中最基本的礼仪,它不仅能够体现个人的修养,同时还能表达出来你对别人的尊重,从而影响到双方的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称谓的得体,他将为别人对你的印象大大提分。在交际过程中,若是不知道如何称呼别人,那就应该留心听听别人是怎么称呼的,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称呼对方。如果实在不清楚该怎么称呼,也可以十分客气地告诉对方:“对不起,首次见面,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正所谓不知者不怪,一般来说对方就会告诉你该如何称呼他。
称谓得体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称谓应该符合身份,可以以对方的职业相称呼,也可以根据对方的身份相称呼,在不了解对方的身份的时候,采用以性别相称的“某先生”、“某女士”或是“老师”(当对方比你年龄大、资历老时),亦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特别是后者,既表示尊敬有礼同时又不会让人感觉到不妥,尤其是在文化艺术界,这样的称谓更为得体。得体的称谓还应该符合年龄,对年长者称谓要恭敬有礼,不可以直呼其名,可以敬称“老李”、“老陈”;若是有身份的人,则可以将其姓和“老”字相倒置,这种称呼是一种尊称,如“李老”、“陈老”。
得体的称谓除了根据对方的职位、工作单位性质、场合、年龄、性别等把握好分寸外,还应该考虑到对方和自己之间关系的亲属远近。例如,和你的同窗好友、同一公司的同事见面时,还是直呼其名更显得亲密。否则,见面后,就一本正经地冠之以“先生”、“女士”之类的称呼,反而显得彼此之间关系的疏远。
此外,还应该注意对感情的应用,称呼任何人时都要注意用自己的表情和声音让在场的人感觉到你热情又落落大方,如在公共场合称呼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时,眼神、表情、语音的高低、腔调等都非常重要。
在交际过程中,准确恰当地称呼别人,这样就会给初次见面的朋友留下深刻印象,使对方很高兴和你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