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厨房里的用“药”手册
29459600000124

第124章 猪肉

1.食物营养价值

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此外猪肉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猪肉中所含的锌和铜都是少年儿童智力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元素。食用猪肉,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2.饮食宜忌

大多数人都可以食用猪肉,尤其适宜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老人燥咳无痰、大便干结及营养不良者食用,但是不适宜湿热偏重、痰湿偏盛,舌苔厚腻者食用。食用猪肉时,应该避免与虾同食,因为海虾性味甘咸温,可温肾壮阳、兴奋性机能。而淡水虾性味甘温,有补肾壮阳、通乳之功效。猪肉助湿热而动火,如果2者同食,则会耗人阴精,导致阴虚火旺。另外,猪肉也不宜与羊肝同食,因为羊肝气味苦寒,有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之功效。而猪肉滋腻,进入肠胃后产生湿热。2者同食,容易导致气滞胸闷。

3.选购储存

选购猪肉时,可以拔一根或数根猪毛,仔细看其毛根,如果毛根发红,则是病猪。如果毛根白净,则不是病猪。

储存猪肉时,可以将肉切成肉片,放入塑料盒里,喷上一层料酒,盖上盖,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贮藏1天不变味。

4.最佳食谱搭配

⑴板栗烧肉

原料:五花肉500克,板栗500克,色拉油500克,葱、姜、蒜、精盐、酱油、白糖各适量。

做法:将五花肉去毛洗净,放入开水锅内汆一下,去掉血腥味,捞出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板栗一切为二,用开水烫后去壳。色拉油下锅烧至七成热时下板栗,炸熟呈黄色时捞起待用。锅内放油、加糖,炒至深黄色时,放入切好的肉稍炒一下,加入酱油、盐、鲜汤,烧开打去泡沫,再把姜拍松,葱挽结,放入锅内搅匀,再加少许糖,用小火焖烧,肉熟时加入板栗,待板栗熟透、汤汁浓稠时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预防慢性病的功效。

⑵猪肉茯苓包子

原料:猪肉500克,茯苓100克,面粉1000克,发面300克,酱油、食盐、生姜末、胡椒粉、香油、料酒、葱末、骨头汤适量。

做法:将鲜猪肉剁成肉末,加入酱油、食盐、生姜末、胡椒粉、香油、料酒、大葱末、骨头汤等搅拌成馅。另将茯苓用水煎熬3次,每次加水煎1个小时,将3次所得的茯苓水滤去药渣后与面粉、发面和成面团,与拌好的肉馅包包子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开胃、安神养心的功效。

⑶蒜香肉丁

原料:猪后腿瘦肉200克,大蒜5瓣,盐、糖各1茶匙,酒、酱油各适量。

做法:将瘦肉放入汤锅内煮5分钟,捞出,切成1.5厘米正方的块。大蒜切片后用2大匙油爆香,再将肉丁放入锅内,加调味料炒出香味即可出锅。

功效:具有消除身体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

⑷木须肉

原料:猪腿肉丝200克,鸡蛋4个,水发木耳50克,水发黄花菜50克,菠菜100克,葱姜末50克,猪油50克,盐、料酒、酱油。

做法:水发木耳洗净泥沙,择净去根,在沸水中汆烫一下捞出。猪肉切丝,葱、姜切丝,将鸡蛋打入碗中,加精盐搅拌,入油锅炒熟,盛盘备用。原锅加油烧热,用葱姜丝炝锅,然后放入肉丝煸炒,加料酒、酱油、盐炒匀。随后放入木耳、黄花菜、菠菜、炒好的鸡蛋翻炒即可。

功效:具有增加抗体,减少动脉粥状硬化的功效。

5.烹饪技巧

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

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