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29456900000005

第5章 扩大内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从十个方面强调了下一步需要认真抓好的工作,其中,扩大内需排在首要位置,这也是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第一次在5年规划建议中独立成篇。领导者们一定对以上这段文字不陌生,这份红头文件应该也摆上过您的办公桌。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扩大内需放在十二五规划中独立成篇,凸显了国家对扩大内需的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是扩大内需呢?

扩大内需是个经济学名词,意思是扩大某经济体内部的需求。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说白了,就是通过让人民多消费,来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王福重先生在《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中说的这个故事:2003年的时候,陕西一位先生,请朋友吃饭花了36万元。这个事立即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热门话题。有不少人认为这样太过分了,吃一顿饭,就花这么多钱,不像话。

问题是这位先生的行为侵害了谁的利益?跟这个事情有关的人,有这位先生、被请吃饭的人、饭馆的老板和员工、政府的税务部门,以及这桌饭菜原材料的供应商。

首先花钱请吃饭的人,并不会感觉自己吃亏,因为钱对他来说太多了,他现在需要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他在这件事上并不吃亏。

吃到顿饭的人也是高兴的,因为他们吃到了自己不能享受的美味。

饭馆的老板就更高兴了,一顿饭赚了几十万,能不高兴吗?

老板高兴了,没准会给员工点福利,员工也沾光了。

国家也高兴了,一顿几十万的饭税收肯定不会少,税收多了,国家也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小贩们也该高兴了,几十万的饭肯定少不了鱼翅、燕窝。虽然这些东西是有钱人享用的,但卖这些东西的可不是什么有钱人。花钱请人吃饭,实际上是帮了这些穷人的忙。

这件事情没有伤害到任何人,反而增加了与此相关的人的利益,有什么值得谴责的呢?从经济学角度上看,这位先生先生天价吃饭的行为是典型的扩大内需,理应受到国家的褒奖和人民的敬仰,然而大家却对他嗤之以鼻。在中国人看来,浪费就是“最大的犯罪”,而这位先生竟然花费了36万元吃了一顿饭,这不是“犯罪”是什么?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个人积累财富的一种方式。如果某个家庭能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那么这个家庭往往可以致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节俭就是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可是如果整个国家的人都不消费和投资了,全都开始储蓄,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没人买,商品卖不出去,企业势必要倒闭,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下岗,就更没钱消费了,于是,国家也就渐渐衰败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可能是件好事,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却未必是件好事。所以,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社会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话说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到了临死前才攒够了买新房的钱,才住上了新房,而美国老太太则先贷款,住进了新房,到死贷款也还完了,她也因此住了一辈子的新房。这个经济故事的寓意很明显,称赞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行为,嘲笑中国老太太的不识时务。是啊,同样的收入,美国老太太相对于中国老太太来说,多懂得享受生活啊!在同样的环境下,只不过是稍稍改变了消费模式,美国老太太就住了一辈子的新房,而中国老太太却在临死前才圆了自己的住房梦,相对于现在的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理念,中国老太太的攒钱消费理念就显得有些老土了。

当然,一事有一利就必会有一害,超前消费、高债消费模式虽然能够让人提早获得消费品,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不容忽视的高风险因素。虽然美国老太太提早住进了新房,但是住得不安心,住得心惊胆战,时常担心有个天灾人祸什么的;而中国老太太迟了点住进新房,但却住得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根本不会担心哪天会又有张银行的账单来催你还款。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大爆发和进一步蔓延,毫无疑问就是对美国老太太这种超前消费、高债务消费模式的总清算。美国老太太终于哭了,因为不仅她的房子要被银行强行收回拍卖出去,而且她还要背负一身的债务。美国老太太不禁想:奋斗了一辈子,可是由于自己的超前消费,现在是自酿苦果,到了老年依旧两手空空,一身债务。总之,若内需不足,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经营状况必然恶化,我们就有可能面临失业或降薪的风险,就会导致经济持续低迷。但提倡消费,并不是盲目鼓吹消费,而是要符合中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和观念。“滞后消费”或“超前消费”,都不是科学的消费观,唯有坚持“适时消费”原则,使消费水平的增长和社会再生产提供的条件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相符合,才能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