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好的管理制度,一定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断修订与创新,使其逐渐合理实用、清晰高效,既有利于简便操作,又能体现效果的公平性。因此,适用的制度是根据自身实际的需要制定出来的,而不是照着别人生搬硬套制造出来的。它既要体现民主化、公正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还要体现奖惩分明的绩效原则,这样才能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以奖扬长,以惩避短”。
很明显,公平与效率是企业制度设计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这二者的和谐统一,则是领导者们需要琢磨的问题。
公平,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的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在一种分配中,如果没有任何一个人羡慕另外一个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种分配称作是公平的。显然,均等分配一定可以实现公平,但公平并不一定要求均等。打个比方,如果亚当喜欢吃苹果,夏娃喜欢吃橘子,而上帝只赐给他们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那么均等分配(每人半个苹果和半个橘子)虽然公平,但显然有些愚蠢。这时相对效率的分配方式是,把苹果给亚当,把橘子给夏娃,这样对于他们两个而言,都会更加满意一些。经济学家通常认为,有效率的市场经济并不自动带来公平,为了实现某种程度的公平,政府需要遵循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1.效率原则。
效率优先,对于企业来说,在竞争中,在同一市场条件下,效率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领导者应以效率为先。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在企业内部,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企业的效率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要发展经济,则必须追求效率。
2.公平原则。
公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弱势群体,对这些弱势群体,政府应当注重公平,通过种种措施,如向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把这部分资金转移给弱势群体;如发放失业救济金,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部分人得到应有的帮助,以获得应有的教育机会和参加职位竞争的机会,挖掘这部分人的潜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率。
用公平促效率,有利于效率的实现;用效率保公平,则效率又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公平与效率之间,领导者既不能只强调效率忽视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