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朝那些人
29447900000092

第92章 倭仁

咬菜根

倭仁是理学大师,当他任大理寺卿时,曾国藩、何桂珍等便师从他讲习程朱道学。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人欲”。他是同治皇帝的老师,曾经采集、整理了很多明君忠臣以理性治国安邦的言行,并编成两个小册子,为皇帝读。这两个小册子被放在洪德殿里,皇帝可以随时翻看,成了同治皇帝的教材。

倭仁为人谦和,自律很严,他厌恶侈靡浮华,效法古人的“咬菜根”精神(宋·朱熹《小学·善行实敬身》:“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曾与人组织了“吃糠会”,提倡节俭。

皮毛

倭仁做事非常谨慎,轻易不引荐人,所以门下比较冷清。他生活俭朴,冬天穿一件布面皮袍,旧得已经露出里面的皮毛,从来也不与人有钱财上的来往。他有个亲戚在广东当知县,因受到奖励来京城见皇帝,就到倭仁家来看望,要送倭仁一些银两。倭仁坚决不收,说亲戚之间有些馈赠是可以的,但你到京城来是有公事,我又在朝中为大学士,那么这钱就一点也不能收,如果你一定要送我,我没办法就只能把你的钱送到施舍穷人的粥厂去了。

反感洋务

倭仁既崇尚理学,为人又比较迂,所以对洋务就非常反感,坚决反对。1866年12月,奕訢代表总理衙门正式上奏,请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他强调科学是西方技术的基础,基础知识对中国实现自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等,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不在西人之下,倘若也能掌握这些科学技术之法,则“中国自强之道在此矣”。

倭仁对此深恶痛绝,上奏折表示反对。与倭仁站在一边的,不仅有相当多的朝廷大臣,市民舆论也对洋务非常反感。大街上出现了讽刺洋务、同文馆的传单。比如有攻击奕訢的:“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奕訢旧照虑,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未同而言,斯文将辱”、“孔门弟子,鬼谷先生”(奕訢有“鬼子六”绰号)等等。

智辞

洋务运动因有慈禧的某种支持终成气候,朝廷谕令倭仁在总理衙门行走,亲王奕訢为了堵塞反对派之口,又提议倭仁担任同文馆大臣。众保守派及倭仁以为这是对他的侮辱,推辞不掉,倭仁就消极抵抗。

他故意从马上摔了下来,假装晕倒,结果叫人抬回了家里。然后就请假,说什么也不去担任有关洋务的职务。朝廷对他没办法,只好给足了他面子,准许请假,仍保留大学士职衔。

资料来源:《旧闻随笔》、《近代名人小传》、《一士谈荟》倭仁(1804-1871),乌齐格里氏,字艮峰。蒙古正红旗人。道光进士,同治帝之师。历任副都统、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同治年间顽固派首领。同治六年(1867),反对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反对选用科甲官员入馆学习天文、算学,后又长期反对清政府兴办洋务,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所著辑为《倭文端公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