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骂
李慈铭学识渊博,恃才狷狂,“爱骂人”名声远扬。而且,他骂的基本是名人、上司或者平辈,对后学却比较客气。
李慈铭说周星誉(道光30年进士,官御使,擅诗画)是“险谲,词无可取”;赵之谦(著名书法家及画家篆刻家)为“恶客、妄子、天水妄人”,并希望赵之谦被大棒子打死;何绍基(道光16年进士,书法家、诗人、清代牛角杯学者)为“不学而狂……江湖招摇之士”;王闿运(清末著名学者)是“一江湖唇吻之士”。草料费潘祖荫为军机大臣,每月要周济李慈铭一些钱,不是情愿给的,是怕不给便遭骂。所以每月月初就嘱咐家人:给李老爷的草料费快点送去。(当时这类馈赠习称“干脯”)七条规定李慈铭以户部郎中考御史,没有考上。后来终于考上了,李慈铭就说:以后我要说别人不敢说的话。果然,刚当上御史就参下了两位官员。
李慈铭曾给自己订立了七条规定:一不答外官、二不交翰林、三不礼名士、四不齿富人、五不认天下同年、六不拜科举之师、七不与婚寿庆贺。
以上七条李慈铭基本都做到了。但这当然很难,后三条尤其难。当时“同榜”大都相互关照;不拜发现、提拔了自己的老师属于忘恩负义的行为;不与人来往过于孤高,这些都是极其得罪人的。
激愤
李慈铭在京住在保安寺街(今宣武门外),某年在自家大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主事补缺一千年。
当时捐官的人太多,要想补上实缺往往要等很长时间,所以李慈铭才有如此激愤的讽刺。
资料来源:《同光风云录》、《便佳簃杂钞》李慈铭(1830-1894),字爱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人。工于诗和骈体文,为文沉博绝丽,自成一家。同光年间,在北京官僚集团中,与潘祖荫的金石收藏、翁同和的书法、张之洞的博闻强识,并称四大家,称为“第一流人物”。蔡元培称他是近代“旧文学殿军”。性狷介,又口多雌黄,好臧否人物,服其学者好之,憎其口者恶之。日有课记,每读一书,必求其所蓄之深浅,致力之先后,而评骘之,务得其当,后进翕然大服。著有《越缦堂文》十卷,《白华绛趺阁诗》十卷、《词》二卷,又《日记》数十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