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借党项人说事
29442600000017

第17章 宋朝君臣的痛苦神态(7)

对于士卒将帅的奖赏,可以用金钱美女,可以用田地豪宅,也可以用信念、信义、信任。电影《血战台儿庄》中,李宗仁手下的将军让部下夺回阵地,每人发了一把银元,结果大家纷纷把钱撒在了地上,言我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什么!为什么不要命了,因为日本鬼子要灭我中华,我们民族只好以死相拼。电影中的那一幕,催人泪下,也令人深省。至于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虽条件极差,待遇极差,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全力效命。其奖赏,只是记功,或者发张奖状之类。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空头政治自然不好,而无政治,一味地以金钱物质刺激国民,恐也不是万全与长久之计。宋人与西夏人的做法,应当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2006.12.7

种世衡的美人计

古来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商场较量中有很多计谋。中国人的军事宝典中,有三十六计之说。三十六计的具体内容,我想绝大多数的非军事科班出身的人说不清楚,甚或说不出几种,但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三十六计是最为简单又最为精妙的———“走为上计”。

古来各种各样的较量中也都使用美人计,美人计是不是三十六计之一,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美人计之威力,绝对不比三十六计的任何一计为差。你再有本事,再奉行“走为上”之策,但如果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美女在,并且施展计谋,再英雄的人恐怕也会乱了方寸,脚下扎钉,走不动了。古话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至于非英雄,一般的人或者草莽,定力较差的人,在美人计面前只能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拜倒并败倒在美人的石榴裙下,成为美人计的俘虏。

东汉时期,凉州豪强董卓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自为太师,专断朝政。此人之所以横行天下,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手下有一员武艺超群的大将,他的干儿子吕布。欲除董卓,上策是假吕布之手。司徒王允将美若天仙的美女貂婵先许给吕布,让吕大将军心旌摇荡,口水横流,然后又让董卓将貂婵纳为小妾,并告诉吕布,是董卓将本已许配他的美女强娶走了。由是吕布怀恨董卓,并与王允合谋诛杀了董卓。王允所用的美人计,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与渲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流布很远。

外国人用不用美人计?用。用得比中国人还纯熟,还随心所欲,还得心应手。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女特务川岛芳子在中国用美人计搞了不少名堂,给中国的抗日力量制造了不少麻烦。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前苏联的克格勃,则用美女美男进行色诱,以建立间谍网,以获取情报。他们的超一流的间谍,差不多都是美人计的编剧、导演与演员。

美人计从古到今,在世界各地屡试不爽。再回到中国古代史中去看美人计。宋朝与西夏对峙、斗争时,宋军也用过美人计,党项人也中了美人计。

《涑水记闻》卷九记载:“羌酋慕恩部落最强,世衡皆抚而用之。

尝夜与慕恩饮,出侍姬以佐酒,既而世衡起入内,潜于壁隙窥之,慕恩窃与侍姬戏,世衡遽出掩之,慕恩惭惧请罪,世衡笑曰:‘君欲之耶?’即以遗之。由是得其死力,诸部有二心者,便慕恩讨之,无不克。”一百来个字,将种世衡的美人计描绘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种世衡选中党项族比较强悍的一个部落酋长慕恩,让侍姬勾引他,并最终将此美人儿送给了他。慕恩感激,为种世衡效死力。种世衡采取以夷制夷的办法,党项其他部族如果不听从指挥,宋朝不出兵,而让慕恩去讨伐,慕恩每战必胜。

因为使用美人计,种世衡大获全胜,“生羌归附者百余帐,纳所得元昊文券、袍带,无复二心。

世衡令诸族各置烽火,元昊掠之,更相救,常败去,遂不敢犯”。元昊治下的党项人归降宋朝了,交出了元昊封他们官员的文券与袍带,成了宋朝的臣民。

党项人中美人计,以双赢结束,以喜剧收场。羌酋得利,归附宋朝的党项人得利,宋朝也得利。

不舒服的,只有西夏的皇帝。

种世衡是军事家,也是做“思想工作”、“转化工作”的专家。用党项人来制衡境内外的党项人,是最为理想的方法。但如何才能使羌酋听从命令,为己所用?送金送银,送马送羊,送茶叶,送衣饰,都是办法,但种世衡的办法,对于党项酋长,更为管用。酋长喜欢种将军的女人并勾引猥亵了她,种将军不仅没有生气,没有反目为仇,没有大开杀戒,反而将那“尤物”

送予了自己,羌酋欠下了种世衡的道德债与人情债。如此的厚恩,羌酋需要加倍予以偿还,而且感觉怎么偿还也不过分。

美人计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们的观念上,潜意识里,认为老婆、女人还是别人的好。比如那位党项酋长,老婆、小老婆、女人不会少,而且只要他愿意,只要他养得起,侍候得动,他可以有更多女人,但他偏认为他视野里他治下的女人,没一个能比得过种世衡的侍姬。也许是汉族女人的另类气息气质吸引了他,他非上钩不可。

种世衡很牛啊。古人评价种世衡“心肠铁石”,看来他也是有柔肠的,以柔克刚之肠,花花肠子之肠。当然,美人计的使用,并不意味着种世衡比别的武将智慧得多,他不过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并且加以利用了而已。当然,他也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应该放弃的,也放弃了。他的侍姬,成了党项酋长的女人,他忍痛割爱了。为了国家的安宁,也为了他个人的前程,他舍弃了自己的所爱。实际上,这个家伙可能从来就没把女人当人,而当东西送人了。高尚与卑劣,有时是不好区分的,或者它们本来就是统一体、混合物。

2007.1.26

科举不第者“皆欲助贼为患”

李元昊叛宋,建立西夏国,与宋朝刀兵相见,分庭抗礼。西夏在建国以及迄后的政权建设、军事斗争中,用了不少汉人。汉人为党项人做了许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宋朝汉人的帮助,西夏不一定能创立,创立了也不一定能维持近一百九十年。

史载,富弼在《上仁宗乞诏陕西等路奏举才武》中说:“国家取人,唯有进士、明经二科,虽近设制举,亦又取人不多。是三者大抵只考文辞念诵而已。天下之士有大才大行而赋性不能为文辞就举试者,率皆遗之。”富弼说,朝廷的三种考试选人方法,均以文辞为标准。天下人品出众,武艺高强,胸有韬略之人,因不通四书五经,不会做文章,所以参加不了这样的考试,所以也就选拔不上来。富弼说,比如河北、河东、陕西,这三路的人选拔上来少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人禀性质鲁,不能为文辞,不懂考试的套路,所以“皆老于科场,至死不能得一官”。这里的人,虽然不能为文辞,但若论及“大才大行及强悍奸雄”,其他路不及。富弼颇为沉痛地分析说,现在李元昊不断寇边,西陲用武,宋朝军队被打败,将领被斩杀,兵寡粮匮,调发无所,力所难支。在这样危难的情况下,那些科场失意者,不能为朝廷擢拔者,“踊跃快意”,兴奋得不得了,都想帮西夏人为宋朝制造麻烦。严重的,还有带头举事,屯聚盗贼、兵马,掠劫州县,自图富贵。

富弼上奏的中心意思,是说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武才不会做文章,但国家不可少。这些人一旦久试不第,必然怨恨国家,遇敌对势力进攻时,会成为帮凶。所以应重视这方面人才的选拔与任用。

中国有句古语,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有意思的是,造反的秀才却不少,特别是那些志向很高,野心很大,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却腹中墨水不多,或摸不清科举路子的“秀才”,怨恨情绪更强,叛逆性更强,危害性也更大。

李元昊手下的汉族大臣张元、吴昊,就是“累举进士不第”者。

《闻见近录》载,张元,许州人,客居于长葛,以任侠自命,有抱负。张元常夜游山林,吹铁笛而行,几里外都能听见,很威风,“群盗皆避”。张元好多次举进士不中,又被县宰鞭打,所以跑到李元昊那里去了。逃跑前,张元到项羽庙,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买酒,对着塑像痛饮,并为泥像敬了酒,并唱道“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意思是宋朝天子昏庸,所以才有人造反,所以他才要弃暗投明。他“悲歌累日,大恸而遁”。他内心很矛盾,很痛苦,他在向宋朝向祖国诀别,真正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张元在西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评价说“昊虽强黠,亦元导之也”。元昊虽强悍狡诈,但他的胜利他的成果也是张元引导的结果。

《容斋三笔》记载:“西夏曩霄之叛,其谋皆出于华州士人张元与吴昊。”张元、吴昊、姚嗣宗都是关中人,“负气倜傥,有纵横才”,胸有大略,可以合纵连横,是谋士坯子。这几个人关系很好,他们曾游历过塞上党项人所居之地,观察了解山川风俗,“有经略西鄙意”,想做边臣边将。他们在崆峒山寺壁题诗,表露自己的志向。

韩琦与范仲淹知道了这几个人,对他们的才华、志向表示惊服。这几个人想去见韩、范二帅,又“耻自屈,不肯往”,拉不下面子。后来韩、范召见了张、吴、姚三人,但在踌躇未用间,张、吴逃到了西夏。“范公以急骑追之,不及”。他只推荐姚嗣宗进入了幕府。

张元、吴昊到西夏,夏人倚为谋主,以抗宋朝。西夏寇边十多年后,致使宋“西方至为疲弊”,都是张、吴二人策划的。

张元、吴昊叛逃西夏,给朝廷上了一课,如何选用人才,成了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张元、吴昊助西夏痛击宋朝,也使边将受到教育,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力量,“自是边帅始待士矣”,开始善待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并发挥他们的作用。

落第知识分子造反的事不少,宋朝有个“半瓶子”文人、押司宋江,率梁山一百单八将,整出了不小动静。宋朝以后也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此公以基督教作理论基础,号召“杀尽不平方太平”,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给广大民众也带来严重伤害,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此人如果当了皇帝,天下比清朝还不“太平”。反统治者的不一定就是革命的,封建统治者也不能一概视之为反动统治者,否则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反动”中运转,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对一切统治者作仇视观,其心智与理念都是不成熟的。

如何制定科学的考试、选拔、使用人才的制度,如何把真正有才的人选上来,如何全面地衡量与荐拔人才,历朝历代都是严肃的课题,沉重的话题。今朝亦然!今人当吸取古人的成功经验与惨痛的教训,把事情做得更符合历史规律与时代潮流一些。今人断不可再去造就张元、吴昊、洪秀全之流。

2007.1.15

精妙:“宁悔不击,不可悔不止”

在宋夏战争中,宋朝一方,有一员大将叫狄青。

狄青是汾州(今山西汾阳)人,行伍出身,在对西夏战争中屡立战功,为范仲淹等所擢用,由士兵累升为大将。

狄青之所以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勇敢、智慧、善战、服从等等。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想贪大功,不做一口吃个大胖子的痴梦。

《元刊梦溪笔谈》记载,狄青在戍守泾原这个地方的时候,有一次与西夏军队作战,大胜。他的部队乘胜追击,追出去好几里地。此时夏兵忽然停顿拥挤起来,宋朝军士判断他们前面必定遇到了险路,准备奋击,全歼残敌。但此时狄青却命令鸣金收兵,西夏残兵得以逃脱。

宋兵前去勘验现场,敌兵逃跑之路果然一面是深渊。狄青手下将佐都后悔没有追击,只有狄青不后悔。他说,逃窜之敌忽然停下来跟我们打,怎么知道这不是计谋,这里没有设埋伏?我军已大胜,残敌是否歼灭并不十分重要。万一上了他们的圈套,存亡不可知,有可能会反胜为败,前功尽弃。他说,“宁悔不击,不可悔不止。”宁愿对没有追击感到后悔,也不能对因不停止追击而遭致惨败后悔。同时代的人对狄青的评价是:狄青用兵,从总体上大局上把握胜势,不求奇功,所以从来没有大败过,他累计下来功劳最多,最终成为了名将。面对更大的胜利更大的利益的诱惑,能把持得住,有所戒备,有所不为,这是狄青的过人之处。时势造英雄,元昊的反叛,西夏的立国,造就了一批英勇善战、青史留名的将帅。狄青乃其中之一。

时势又不能单独造就英雄。时事是外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者,军士将帅的个人素质也。

一般的人,追穷寇者多,胜利冲昏头脑者多,想在短期内通过几件事就爬上高位者多,逞匹夫之勇者多,能办成事也能办砸事者多。

而如狄青者,则知己知彼,不神化自己,以为天下无敌;也不藐视敌军,以为是酒囊饭袋,是稻草人。他打有把握之仗,确保军事行动每个细节的合理,做到大处着眼,见好就收,首先保存自己,然后消灭敌人。虽然古诗中说,“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是没办法的事,但狄青尽可能使他的部下少死一些。

古之圣贤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是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狄青虽是行伍出身,文化程度肯定不高,但狄青在此方面的天赋是极高的,他的人生哲学是科学的。他在对待胜败、功罪、升降、留转等问题上,是极为大度大气的。

历史上有很多人,论武艺论军事韬略指挥才能,均不比狄青差,可他们差的是人生境界,因为境界不高,或可取胜于一时,升迁于一时,骄狂于一时,但可能在过了大江大海之后,在一条小河沟里翻船,从而葬送了一切。

从军事说到经济、文化,从狄青说到别人,从古代说到现代,虽然其他领域与军事有别,但取胜之道有许多相同的方面。虽然今人所面对的敌人、困难与狄青时不同,但在做人的境界上也应有共同的要求。成大器成大事者,必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开阔自己的胸怀,树立正确的胜负观、政绩观,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迈上新的更高的台阶。

人当然要求大胜,但大胜必须有把握,如果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异想天开,寻求奇功,则可能会大败,一败涂地,败得爬不起来。

我们常羡慕西方人的冒险精神,但那种精神其实也是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基础上的,不是只凭勇气、胆量、撞大运的。

我们赞美狄青,并不是赞美怯懦、守成与平庸。许多的伟大,蕴含在平常、平凡、平庸之中。

2007.1.16

中国人多的问题

宋朝时,有皇帝就认为中国人口多。

中国之所以叫中国,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以为自己住在中心地位,周边是蛮荒之地、蛮夷之地。我们的祖先很牛,有股子老子天下第一的优越感与自豪感。

一个国家,人口多好,还是少好?这要看从什么样的背景与角度去看。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他们奖励生育,并不断接受外国移民。时至今日,俄罗斯、中亚诸国仍有英雄母亲一说。20世纪末我去吉尔吉斯与哈萨克斯坦,那里仍鼓励生育。吉尔吉斯一个东干人(中国回族的后裔)议员竞选宣传中,有十一个孩子是他的优越条件之一。人口多,有利于国家的安全,有利于国家的开发,有利于市场的形成。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人力大于科技的情况下,人口的多少决定国家的强弱兴衰。

我们中国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贯以人口多为好。我们笃信,人多热气高,干劲大,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可后来人口敲响了警钟,中国人太多,负担太重,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世界上的事,真该用两分法去看,人口问题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