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29440600000043

第43章 探源寻根,苹果的个性来自乔布斯的个性

1985年,对乔布斯而言,是比较重要的一年,因为巨大的成功导致自我膨胀,乔布斯的偏执也达到空前状态。于是在1985年9月17日,因为与苹果董事会意见不合,乔布斯愤然辞去董事会主席职位,继续着自己唯我独尊的商业之旅。可其实,只要乔布斯做出一定的妥协,就可以继续留在苹果担任CEO,而且就在他离开苹果公司的几个月前,里根总统还亲自授予他国家级技术勋章。但乔布斯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有了这样的信念后,乔布斯离开苹果也就没有太多的犹豫。而从后来乔布斯创建NeXT公司的过程来看,他的战略构想是完全抛弃苹果品牌,重新建立起一个更加辉煌的品牌。由于当时乔布斯的设计灵感如同泉涌一般,促使他继续完成并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所以NeXT公司的成立和投产实际上是非常仓促的。正如乔布斯自己所说:“NeXT公司的成立,甚至连商业计划书都还没有做好,产品就已经开始生产了。”

在产品推出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乔布斯对于NeXT公司的建设可谓是不遗余力的。首先,重金在握的乔布斯决心为NeXT公司总部设计建造一座独特的建筑物,并最终花费一百万美元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大师L。M。Pei。乔布斯对于L。M。Pei交出的作品还算满意,其整体建筑为两座双层大楼,外表墙体全部采用乳白色涂料粉刷,玻璃采用鲜艳的绿色,与其所在地(美国硅谷)的其他建筑物相比,显得别具一格。而在这座建筑的内部,L。M。Pei还贡献了一个最大亮点,那就是一个轻型楼梯的设计。这架楼梯在普通人看来没有任何着力点,材质也采用通透的玻璃合金,并配有柔和的灯管照射。进入NeXT公司办公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件绝世佳作,其精美程度甚至不会让人想到它是一个楼梯,更不忍踩着它上下楼。

接下来,就是对NeXT公司的商标设计,按照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思想,他同样请到了当时最出色的徽标设计大师保罗·德兰,希望可以再次见到像苹果徽标一样让人惊艳的绝世作品。然而,徽标设计似乎是乔布斯的克星,虽然此时他已经没有了资金方面的困扰,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出现了问题。保罗·德兰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徽标设计大师,其作品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常看到的IBM商标,就是出自保罗·德兰的创意。而采用公司全称每个单词首字母作为商标的方法,也是其领域内的首创。可保罗·德兰却一直在IBM公司任职,如果这个时候他答应乔布斯的要求,虽然报酬不菲,但是却可能引起IBM公司高层的反感。

对于保罗·德兰的担忧,乔布斯心知肚明,为了最终促成合作,他不仅向保罗·德兰预付了10万美金的设计费,而且表示NeXT公司欢迎他的加入。这样一来,保罗·德兰就免去了后顾之忧,并最终让乔布斯达成所愿,设计了一款精美独特的NeXT公司商标。其主体由一个五彩缤纷的立方体组成,像是小孩子经常玩的搭建积木所组成的形状,在这些元素中,不仅融入了NeXT公司的名称简写,而且在背景、角度、颜色和风格搭配等方面,都有非常考究的设计,尤其三大一小的字母组合排列,突出的“e”(education)暗合了NeXT公司的产品主旨,即教学用计算机特性。

当然,除了这些基本的门脸工程,乔布斯更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其产品研发上。由于可以放开手脚,乔布斯在经营NeXT公司期间,对产品质量的追求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疯狂状态,这也让原本已经无懈可击的NeXT产品,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期间,乔布斯曾经到日本进行了一次商业考察,无意间在考察对象的生产部门发现了光盘驱动的方式,头脑时刻处于飞速运转中的乔布斯立即就想到了将光驱引入计算机行业,从而取代之前的软驱(软盘驱动)。回到美国之后,乔布斯立即开始着手相关事业,但是NeXT公司的技术人员却给出了与乔布斯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当时光驱技术还有待完善,无法保证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不过,乔布斯的主意已定,既然是技术不成熟,那就想办法让它成熟。于是,乔布斯在与日本厂家的合作中,引进了光驱技术,并最终完成了光驱方式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同时也再次创下了“第一”的纪录。而且,直到现在,光驱一直都是主要的计算机驱动选择。

得知乔布斯被苹果排挤出局,同时又建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后,很多投资商都希望能够与他合作,因为他们坚信乔布斯可以像创建苹果公司那样再次引领科技,创建新的公司,并且再次创造辉煌。如果能够和乔布斯取得合作,届时自己也将得到无限好处。虽然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得到了1.5亿美金,在此阶段足以应付各种开销,但是出于长久考虑,乔布斯知道自己仍然必须得到一些财阀的支持,正如皇帝选驸马那样,乔布斯挑中哪家投资商都是他的幸运。这个幸运儿最终是一名叫作罗斯·佩洛特的投资商,多年以后此人还曾激情四射地向记者描述:“我实在不敢相信会接到斯蒂夫(乔布斯)的电话,你知道我本人也是他的粉丝,而且我的家族企业当时陷入了危机,急需一次漂亮的翻身仗。虽然表面看上去是我为斯蒂夫提供资金保障,但实际上却是斯蒂夫救了我,相信你已经能够了解到我的心情了。”

事实上,选择佩洛特做自己的合作伙伴,乔布斯也是经过周密考虑的。首先他必须保证对方不是一个投机者,确切地说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投机者,而佩洛特的投资公司是一个资深的家族企业,拥有很好的成绩和口碑;其次,乔布斯必须保证对方对于合作的渴求欲望较强,因为这样既可以得到最多的投资,同时也可以付出较小的报酬;最后,乔布斯当然愿意选择自己的粉丝进行合作。为了表达诚意,佩洛特在第一次商业合作谈判中就亲自登门造访,并且由于谈判过程非常顺利,佩洛特直接表示希望自己可以最大限度地购买NeXT公司的股份。不过,由于乔布斯还要给其他投资商留出空间,最终只向佩洛特出让了16%的股份,而佩洛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2000万美元。

这在当时来讲也算是一个商业奇观了,因为就当时的NeXT公司市场表现来看,佩洛特的2000万美元足以买下其一半以上的股权。不过,乔布斯在被挤出苹果公司之后,已经彻底学聪明了,那就是他的公司必须要由自己掌握一半以上的股权,即保证自己在公司的绝对决策权。所以,即使佩洛特想要出更多钱,也不可能获得NeXT一半的股份。更何况,佩洛特还不是乔布斯最主要的投资对象。当时,曾经有人向佩洛特表示,NeXT公司的股权根本没有那么贵,而佩洛特则坚定地表示:“很抱歉,我投资的是斯蒂夫本人,而并非其他。”毋庸置疑,乔布斯最终确实没有让佩洛特失望,因为后来在NeXT公司并入苹果旗下时,佩洛特的2000万美元已经变成了1.25亿美元,而且在并入苹果公司之后,NeXT公司的市值还有长期上涨的表现。

不过,令佩洛特印象最深的却是他在参观NeXT公司时的所见所闻。对此,他曾对记者表示:“不管您相不相信,斯蒂夫虽然在世人面前已经光芒万丈,但是他最大的魅力却是在工作状态中表现出来的,我为有机会领略斯蒂夫这样的魅力而感到无比荣幸。”乔布斯所创建的NeXT公司,其最初的规模虽然不足百人,但是由于受到乔布斯和他的个人文化精神的影响,这个团队还是成为了史上最精英的团队之一。1989年,NeXT公司的生产能力只有年产量400台计算机左右,但是到了鼎盛时期,在人员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产量居然已经提高到了12万台。当然,这与乔布斯建立了庞大的零部件供应商网络也有关系。可以说,NeXT公司所组成的团队,是乔布斯旗下的一支生力军,这也与他最终能够重返苹果有重大的关系。

在此,还要简单介绍一位叫作斯库里的人,此人虽然不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但是也属早期成员,是苹果公司走上正规化管理之后的第一任CEO。在对苹果公司的管理理念上,斯库里对乔布斯的超严格管理一直存有异议。1985年,很多不利于乔布斯的因素集中爆发,并最终导致乔布斯下台。而斯库里因为一直与乔布斯不和,又在乔布斯离任后继任CEO,所以被世人尤其是乔布斯的粉丝视为罪人,并将乔布斯离开苹果的责任都推到了他一个人身上,以致斯库里总是在各种场合受到乔布斯粉丝的言语攻击,甚至身体攻击。但是乔布斯的做法更加决绝,在离开苹果公司,以及后来回到苹果公司之后(此时斯库里已经离开苹果公司),一直到乔布斯病逝,在这前后整整二十六年时间里,虽然斯库里数次示好,但是乔布斯却一直与其形同陌路,乔布斯的独特个性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苹果产品的魅力才得以如此抢眼地显现,世人也才有机会得到如此不同寻常的使用体验。寻根究底,乔布斯的个性与苹果产品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而乔布斯也正是用自己的个性赋予了苹果产品特立独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