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有在池塘底打窝的习性,白天常潜伏窝内,拉网捕捞上网率很低,但徒手捕捉却很容易,熟练渔工1小时可捕20~30公斤,适合少量上市。也可用抛网、手网捕捉。大量上市必须排干池水捕捉。围网养鳜鱼可采用电渔具和洗网(俗称鳜鱼夹子)两种渔具捕捉。对于湖泊、水库等较大水面可用鳜鱼钓、鳜鱼筒捕捞。
值得注意是,鳜鱼鳍棘有毒,在拉网或捕捉时很容易被刺伤,应小心操作。
(第二节)大口黑鲈
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又称加州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水域,是纯淡水肉食性温水鱼类,由于受世界众多的游钓者所喜爱,在20世纪中期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放养。80年代引入我国并推广养殖。
大口黑鲈肉质坚实,肉味清香,容易暂养和运输,适宜活体上市。市场销路好,养殖经济效益高。全国各地的养殖实践表明,大口黑鲈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易起捕等优点,可以在池塘中主养、套养、混养,也适宜在网箱中高密度饲养,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大口黑鲈体侧扁,背部稍厚,体呈纺锤形。口大、斜裂,颌能伸缩,上颌骨延伸超过下缘。体被细小栉鳞,颊部上方及鳃盖亦被鳞。各鳍前端均有硬棘,尾鳍为正尾型,稍向内凹。侧线完全,微向上弯。上下颌骨、犁骨及腭骨均具有绒毛状细齿,鳃耙梳齿状。体色为淡金黄带黑色,头部、背部散布密集黑色斑,排列呈带状,从吻端开始直至尾鳍基部,鳃盖上有三条黑斑呈放射状排列。
2、栖息习性
大口黑鲈生存水温1~36℃,最适20~30℃。喜欢清新水质,尤喜欢在缓慢流动的清新水质中。pH为6~8.5,淡水或盐度0.1%以下的咸淡水中均能生存。经人工养殖驯化,已能适应稍肥沃的水质,正常生活要求水中溶氧3~5毫克/升以上.
3、食性和生长
大口黑鲈性凶猛,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掠食性强。在大自然中,以水生昆虫、虾、小鱼和蝌蚪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浮游动物、摇蚊幼虫、水蚯蚓、虾、家鱼苗种、新鲜下杂鱼的鱼肉浆或鱼块。在幼鱼阶段,经驯饲可转食配合饲料。在饲料缺乏时会自相残杀。幼鱼开口吃食轮虫和无节幼体。
大口黑鲈生长较快。刚出膜仔鱼全长3毫米,26日龄幼鱼全长可达33.8毫米,体重0.51克。在我国南方,当年3~4月份孵出的鱼苗,养殖至第二年春节期间体重可达500~750克,以一、二龄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年减慢。在北美洲的自然水域,最大个体体长75厘米,体重9公斤以上。
4、繁殖习性
大口黑鲈在我国南方池塘强化饲养条件下,一冬龄性成熟,繁殖期3~6月份,水温15~26℃,在池塘中可自然产卵繁殖。有挖窝筑巢产卵习性,多次产卵,卵粘性,圆球形,淡黄色,沉在巢穴底孵化,雄鱼守护直至鱼苗出膜可以平游。孵化时间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18~21℃孵化时间为45小时,24~26℃孵化时间为30小时。刚出膜至3日龄仔鱼的腹部有粘性物质,使仔鱼附着在适宜的发育环境中。
二、鱼种培育
1、鱼苗培育
大口黑鲈的鱼苗培育可用水泥池或土池。鱼苗孵出后约2~3天开始摄食,即需投喂生物饵料,如轮虫或丰年虫幼体等,每天投喂5~8次,每次投喂量视池中剩余量调整。经2~3天后,当鱼苗长到1厘米左右时,可开始投喂小型水蚤类,当鱼苗长到1.5厘米左右时,可投喂大型水蚤类,长到2厘米时,可投喂水蚯蚓。在2~3厘米时开始驯食,使鱼苗能集中于池的一角取食。如驯食顺利,可将食物由活饵料改为野杂鱼肉浆等死饵。
(1)水泥池育苗
水泥池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宜,水深0.6~1米。放养密度视注排水条件而定。水源充足,水质好,可经常冲注水或具有微流水的培育池,每平方米可放养2厘米以下的鱼苗300~800尾;2~3厘米规格的为200~300尾;3~4厘米为100~200尾,不能冲水的要适当少放。
(2)池塘育苗
池塘面积宜小些,一般以300~6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鱼苗下塘前7~10天用生石灰清塘,清塘后施放有机肥肥水繁殖浮游动物,为鱼苗提供饵料生物,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一般每亩可放苗3~5万。从1.5~2厘米的鱼苗培育至4~5厘米规格,通过培肥水质,泼洒豆浆,投喂豆饼、菜饼等,并增补动物性饲料,可以取得同样理想的效果。在鱼苗放养后,每天上、下午各沿池四周投喂豆浆一次,在体长达到3厘米时,可以开始投喂浸泡后打碎的豆饼。在培育期间可捞取带鲤、鲫鱼卵的鱼巢放在池内静水孵化,所得鱼苗作为大口黑鲈的饵料。
一般情况,育苗密度与成活率呈负相关关系,密度大,成活率低。影响大口黑鲈育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密度、饲料、水质及鱼苗互相残杀。因此要求密度适中,同池培育的鱼苗应该是同批孵化的,以使鱼苗规格大小一致,防止大鱼吃小鱼。大口黑鲈食欲旺盛,鱼苗培育期间日摄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50%,必须定时、定量投喂,保持适口饲料充足,使较小个体也能吃饱。水质洁爽,定期分疏培育。当鱼苗长到3~4厘米时,就要拉网分筛,按大、中、小三级分池培育。水泥池每隔10天,池塘每隔20天分疏一次,同池放养的鱼苗以体重相差不到1倍为宜。
2、鱼种培育
池塘面积2~5亩,水深1~15米,排灌方便,溶氧充足。清塘消毒后第亩放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2万尾左右,投喂水蚯蚓、家鱼乌仔、下杂鱼的肉浆或者配合饲料等,日投饲2~3次,日饲率5%~10%,保持鱼水质清新,15~20天后可达5~6厘米,此时要按规格分疏饲养。实践证明,采用分规格过筛稀疏培养法,是提高大口黑鲈鱼种成活率的有效办法。每亩投放1万尾左右,投喂家鱼夏花鱼苗、下杂小鱼块、配合饲料,饲养至10厘米规格以上。
大口黑鲈经过驯化,完全可以转食配合饲料。实践证明,开始驯化时间最好在鱼种规格达4~5厘米时,开始驯化时应选择与之相当的饵料,如鲤科鱼类的同期夏花鱼种、小杂鱼、条状鱼肉、蝌蚪、螺肉、鱼糜等。要求驯食的饲料新鲜适口。待鱼适应摄取死饵后,即可逐渐改喂配合饲料。
驯化最好在有微流水的水泥池或者小池塘中密养条件下进行,可先用活饵定时、定点抛投,并在投喂时敲打食台发出声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然后改喂新鲜饲料,再改喂配合饲料。当刚用鲜饲料代替活饵,或有配合饲料时,可能出现不摄食或摄食后即吐出等情况,均属正常现象。约经一天左右,即可完成驯食过程。
鱼种的适口饲料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自制,鳗鱼饲料与复合维生素4:1搅拌均匀后兑少许水,用手捏成团状即可,再在铁纱上揉搓成颗粒状,再用少许鳗鱼饲料撒在上面,即成幼鱼适口的浮水性饲料。
三、商品鱼饲养
1、池塘套养
可以在主养家鱼、罗非鱼的池塘、大规格鱼种塘和亲鱼塘中套养。在不改变原有饲养方式的前提下,放养适当数量的大口黑鲈,既可清除池中的野杂鱼虾,充分利用水中的水生昆虫、底栖生物等,又可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由于大口黑鲈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和其吃食习性,因此大量施肥投饲的高产精养塘、鱼种塘、不能干塘捕净的池塘不宜套养大口黑鲈,套养一般不单独为其投喂,而是充分利用池中的小野杂鱼虾,套养量视池塘的生态条件而定,一般每亩套养8~10厘米规格鱼种20~40尾。或者3~5厘米的夏花鱼种100尾。主养鱼种规格放养时要比大口黑鲈鱼种大3倍以上,否则会伤害家鱼种。另外大口黑鲈,特别是其幼鱼对农药(如敌百虫等)较为敏感,防治鱼病或施放农药时要注意。
2、池塘主养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2~3亩,水深1.5~2米,底质以壤土为宜,上铺细沙更好。有增氧设备。一般每亩放5~6厘米的鱼种1600~2000尾(条件好的可放3000~4000尾),或放15厘米左右的鱼种600~1000尾。搭配少量的鲢鳙鲫鱼等调节水质。
大口黑鲈要求饲料中蛋白含量在45%~50%,生产上可投喂以下几种饲料:(1)鳗鱼饲料;(2)小杂鱼肉浆混入适量豆饼、玉米粉等;(3)配合饲料,参考配方为鱼粉60%,麦麸或玉米粉35%,酵母、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等共5%。投饲通常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视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水温在20~25℃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0%~15%。最好经过驯化投喂配合饲料,日饲率4%~6%,每日2次。
放养小鱼种的前期每月要筛选分级饲养一次,捕鱼筛选操作要轻快,避免损伤鱼体。保持水质清新,10~15天注换水一次,透明度保持30~35厘米。经常巡塘,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定期用生石灰与高锰酸钾消毒。在鱼病发生季节,可药物拌饲投喂预防鱼病,投喂配合饲料的还应常喂一些冰鲜野杂鱼,利于其营养平衡。
3、小池精养
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50~100平方米为宜,池底以土质为好。也可利用闲置的产卵池或其它水池。进排水口要相对而设,有利于水体交换,设增氧设施。
放养密度根据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30~40尾。管理水平、条件设备好的每平方米可增加到50~60尾。同池放养的鱼种要规格一致,健壮、无病无伤,鱼种下池前要严格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或10~20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浴。
饲养管理同池塘主养。
4、网箱养成
5~6厘米鱼种,采用网目5毫米的网箱,放养密度以500尾/平方米为宜,养殖15天后即过筛分箱养殖。9厘米或50克的鱼种,改用10毫米的网目网箱,放养密度为300尾/平方米。从体重50克养到150克,用网目为2.5厘米的网箱,密度为200~250尾/平方米。150克以上的鱼种,网目3~4厘米,可采用双层网箱,放养密度120尾/平方米。当鱼体长到250大时分疏至50尾/平方米。
饲料投喂与池塘相同,要定时定质定量。勤换洗网箱。鱼病流行季节,在网箱内吊挂漂白粉袋。保持网箱内外周围环境清洁。
5、收获与运输
出售活的大口黑鲈价格高,收获时用网捕捞,把符合上市规格的个体移入暂养池暂养1~2天,再出售,运输活鱼时的水温最好不超过18℃,装入大型塑料袋充氧或塑料桶充氧运输。长途运输需用冰块,用小塑料袋装放于盛鱼容器旁,以免水温过高而发生死亡。
四、病害防治
随着大面积推广养殖,一些鱼病已严重危害生产养殖,网箱养殖比池塘养殖的发病率高,且往往伴随并发症。因此,越是集约化养殖,越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以防为主,发展健康养殖。
据试验证明,大口黑鲈对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很敏感,安全浓度分别为0.04毫克/升、0.74毫克/升,均低于常用药量,不宜用作防病治病药物。虽然硫酸铜合剂的安全浓度高于常用剂量,但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用后鱼常发生抽搐、嘴巴张大后不能合拢,以至窒息死亡现象,因此使用一定要慎重。而漂白粉、生石灰、甲醛、食盐、三氯异氰尿酸可作为常用药物。
常见病防治方法如下:
1、烂鳃病
由柱状纤维粘细菌感染引起,危害鱼种和成鱼,发病水温23~30℃。大雨过后,水温回升时容易发病,防治方法:
(1)注意放养密度和不投喂变质、不清洁饲料;及时清除池内或网箱内残余,腐败的饲料。
(2)漂白粉1毫克/升或强氯精0.2~0.3毫克/升全池泼洒,网箱可加大2~3倍浓度,或用2%~3%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30分钟后更换新网箱。
(3)在水体消毒的同时,抗菌药物拌饲投喂。
2、烂嘴病
由柱状纤维粘细菌感染引进,危害鱼种和成鱼,网箱尤为严重。往往与烂鳃病并发,危害很大。防治方法同烂鳃病。
3、白皮病
由白皮杆菌感染引起,主要危害鱼种,以网箱尤为常见,4~5月份流行,常与烂鳃、烂嘴病并发。防治方法同烂鳃病。
4、溃疡病
由细菌感染引起,每年11月份至第二年4月份常见,危害对象以成鱼为主,受伤后的鱼很容易引发此病,若继发水霉病则会引起大量死亡。防治方法:
(1)小心操作,免使鱼体受伤;(2)药物拌饲投喂,并结合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3)取病鱼的肝脾肾及无污染病烂组织,以1:10加生理盐水捣碎,过滤,经恒温60~65℃、2~2.5小时后,取出加入0.2%的甲醛,即成组织疫苗,每尾注射0.2~0.3亳升,可起免疫预防作用。
5、肠炎病
全年均可出现,夏天尤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投喂变质或不清洁饲料引起,危害较大,防治方法:
(1)杜绝投喂变质和不洁饲料;(2)药物拌饲料投喂。
6、烂尾病
由细菌引起,发病时间在冬春季,有一定的死亡率。防治方法有:
(1)冬季捕捞和运输时,小心操作,避免损伤鱼体,定期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治疗用1.2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病鱼用2%~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7、水霉病
从鱼卵到成鱼都可发病,以春秋较常见。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2)鱼卵水霉病用1%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使用干净消毒的鱼巢附卵,流水孵化,保持水质清新;(3)苗种水霉病用2%食盐水浸洗3~5分钟;(4)食盐、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浓度各为400毫克/升。
8、杯体虫病、车轮虫病
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鱼种,防治方法:
(1)放养密度适宜,保持水质清新;(2)30毫克/升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升全池泼洒。
9、累枝虫病
30~35毫克/升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10、小瓜虫病
危害鱼种,发病水温20~25℃。防治方法:每亩1米水深用干辣椒粉200克和生姜100克混合煮水全池泼洒,连用3天,或用1/5000~6000的福尔马林浸洗病鱼1小时。
11、锚头鳋病
对鱼种危害较为严重。防治方法:
(1)生石灰清塘;(2)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叶15克捣汁全池泼洒。
12、敌害
常见的主要有水网藻、青泥苔、水蜈蚣等,危害鱼苗。
防治方法:
(1)生石灰清塘,密网过滤入池;(2)未放养池塘,每亩用50克草木灰撒在青泥苔、水网藻上可杀死;(3)用0.7毫克/升硫酸铜全池泼洒,或用生石灰粉碎直接洒在青泥苔、水网藻上杀死;
13、营养性病
病鱼生长缓慢,体色黑暗,眼睛水晶体混浊,肝失血综合症状。
防治方法: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及畜用复合维生素,每100公斤饲料添加15~20克,连用一星期。
(第三节)乌鳢
乌鳢(Channaargus),俗称黑鱼、财鱼、生鱼、乌鳢等,隶属于鲈形目、鳢科。除西部高原地区,全国各水系均有分布,习性相近的还有斑鳢、月鳢,这两种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