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黄瓜栽培技术
29429100000004

第4章 黄瓜的生物学特性(2)

从第一条瓜坐住到拉秧(植株死亡)为结瓜期。黄瓜进入结瓜期后,植株每节的叶片、卷须、侧枝、雄花或雌花陆续分化形成,并生长成形。侧蔓与主蔓同时生长发育,侧蔓上的雌花出现多在1—2节,且雌花率甚高。在栽植密度大的情况下,侧枝叶片不如主茎叶片大。这一时期主茎叶片的面积达到最大,蔓的生长速度也最快。在一般条件下,瓜条的日生长量最大可达4—5厘米,瓜粗日生长量最大可达0.4—0.5厘米。但瓜长和瓜粗生长的快慢与品种特性及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日光温室生产中常可见到一些品种的甩瓜速度明显不如另一些。在一般条件下,就一株黄瓜而言,根瓜生长慢,腰瓜生长快,顶瓜及回头瓜生长速度居中,有些品种的侧蔓瓜在一个时期往往又比主蔓瓜长得快。一般一条瓜从开花到长成商品瓜需10—15天,植株生长的前期慢些,中期快些,而后期居中。在日光温室春季栽培中,大肥大水、高温高湿和小放风形成的特殊条件下,一条黄瓜从开花到长成有时只要4—5天,日最大生长量可达50—100克。

传统或露地栽培时,主茎长有25—30节后就要打顶,以节约养分,促进侧枝结瓜。但在日光温室栽培中,无论是秋冬茬、早春茬或是冬春一大茬,都不再强调打顶。黄瓜结瓜期长短差别很大,品种的熟性是一个影响因素,但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在日光温室栽培中,管理温度的高低和不利天气因素到来的早晚,特别是病害发生与否,都对黄瓜结瓜期长短起着决定性作用。

黄瓜结瓜期植株的生长是以开花结果和根系伸展为主,侧蔓继续生长,属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两者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但若打顶掰杈后,黄瓜则会转入以开花为主的状态,根系和侧蔓的生长会受到严重抑制,这是人工调节的结果,并非黄瓜生长发育的正常规律。

综上看出,黄瓜生长发育各个时期之间,既具有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正常的情况下,前期是基础,前期为后期作了准备,后期又是前期的继续。

三、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1)气温

(1)适宜温度黄瓜喜温,在光照、湿度、土壤营养及气体营养条件处于正常水平时,黄瓜的适宜生长温度是18℃—30℃,最适温度是24℃。在光照不足、湿度较低、营养不足,尤其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温度也必须相应降低。

在二氧化碳浓度保持适宜且不变的情况下,黄瓜的光合强度将随着光照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温度又必须与光照配合适当,这样才能达到较高的光和水平。若光照强而温度低,或光照弱而温度高时,不但植株制造的养分少,呼吸也会消耗掉大量的光合产物。其结果是净光合率不高,植株没有或很少有光合产物的积累。表1-1列举了在湿度、气体、营养适宜且保持不变,不同光照条件下适宜的温度指标。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光照强度55千勒克斯向下,光照每减少3千勒克斯,管理温度就需要下降1℃。

黄瓜植株同化物质运转在16℃—20℃时较快,15℃以下停滞。在10℃—20℃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消耗越小,故体内积累的营养也可能就越多。黄瓜在白天光合制造的养分大部分需要在上半夜从叶子里向其他器官运送出去,而后半夜主要是转入休息。所以栽培黄瓜的温室特别强调前半夜温度要高些,后半夜要低些,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2)最高温度在一般条件下,黄瓜生育期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40℃,在高湿的条件下,黄瓜可忍受1—2小时44℃的高温。温度45℃时3小时叶色变淡,50℃时1小时呼吸停止,致死的最高温度是60℃(5分钟),黄瓜正常生育的高温是28℃—30℃。温度过高,尤其是夜温过高,又持续时间较长,不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而且植株的寿命也会缩短。

在日光温室栽培时,由于有机肥使用量大,空气湿度大,二氧化碳浓度高,氮素营养水平高,黄瓜耐热能力会大大提高。在早春茬黄瓜和冬春一大茬黄瓜的结瓜盛期(3、4月份),晴天白天在35℃—40℃的条件下,黄瓜也能正常结瓜。由于有了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温(加高湿)会使黄瓜表现出极好的丰产性。

(3)最低温度露地情况下,黄瓜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12℃。在12℃以下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产物运转及受精生理活动都要受到影响,甚至停滞,单就气温和植株的地上部分而言,黄瓜所能忍受的最低温度是5℃,经过锻炼的植株遇有短时间(几小时)2℃—3℃的低温时也不致死亡。黄瓜的致死最低温度是-0.5℃—-1℃,但是,由于日光温室里的地、气温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一个性能和管理较好的日光温室,当温室性能差或持续的连阴天使气温降到5℃或以下时,地温已降到完全可以使根系受到伤害的程度。通过嫁接可以有效提高植株抗寒能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黄瓜茎叶对低温的忍受能力,因此,结构性能差的日光温室在栽培冬春一大茬黄瓜时,如植株较长时间处于5℃左右的低温下,虽然没被冻死,但低温冷害(主要是低地温的伤害)会对植株器官的分化形成及生产发生重大影响,多表现为生长延迟和生理障碍。受到较长时间低温冷害植株典型的外部形态是:节间变短,叶脉间叶肉隆起,叶片小,增厚且变硬;上部叶片急剧变小,乃至龙头紧缩。遇到这样的植株,即使后来给予充足的水肥条件,往往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4)积温黄瓜不同发育阶段开始活动的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苗期是12℃,抽蔓结瓜期是14℃—15℃。达到生物学零度及以上逐日平均温度之和称为活动积温。黄瓜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积温相对稳定,即温度高完成得快,反之则慢。

由于黄瓜栽培季节不同,或同一季节但不同结构类型的温室里的温度状况不同,黄瓜从播种到开始采收所经历的时间不一样。在最低气温不低于8℃的日光温室里,秋冬茬黄瓜播后50天左右即可采收,冬春一大茬需65天左右,早春茬是75天左右。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属于劳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快节奏活动,必须在条件允许和可能的情况下,从温室设计到管理,尽量地提高温度,以促进各生育阶段发育过程尽快实现,才有可能在差价效益突出的时期获得尽量高的经济收入。

积温和发育的关系还提示我们,在秋冬茬栽培时,如果选用早熟品种而播期没有作出合理调整时,就可能因为营养生长的时间不够,过早进入结瓜阶段,而使植株瘦小,结瓜异常。同样,早春茬如果选用晚熟或中早熟品种时,不仅结瓜推迟,还可能形成植株徒长的状况。

(2)地温黄瓜对地温的要求比较严格,最低发芽温度是12.7℃,35℃以上发芽率明显降低。根的伸长最低温度是8℃,最适是32℃,最高为38℃。根毛发育发生的最低温度是12℃—14℃,最高是38℃。生育期间最适温度是25℃,最低是15℃。地温不足通常是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

(3)温差黄瓜生育期间要求一定的昼夜温差。因为黄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进行呼吸滴水不漏,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可减少呼吸消耗,适宜的昼夜温差能使黄瓜最大限度地积累营养物质。日光温室往往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容易形成大的昼夜温差。一般白天25℃—30℃,夜间13℃—15℃,昼夜温差达到10℃—15℃为宜。

在生产上温度管理应视光、肥、湿、二氧化碳等条件灵活掌握,实行变温管理;同时在生育前期和阴天,宜掌握下限温度管理指标,生育后期和晴天,宜掌握上限温度管理指标。这既有利于促进黄瓜的光合作用,抑制消耗,又能延长产量高峰期和采收期,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

2.光照

黄瓜属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短的要求因生态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南方(华南型)品种要求短日照,北方(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8—11小时的短日照能促进性器官的分化和形成。短日照虽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但光照不足,比如室内光照较长时间只及外界光照的1/4时,不仅室温低,而且茎叶细弱徒长,产量低,同时会引起植株早衰和结畸形瓜。长日照有利于光合生产。

黄瓜是果菜类中比较耐弱光的一种,这是黄瓜能适应日光温室条件和可以进行周年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黄瓜对日照强度要求较高,强光可以提高温室光合生产强度,但黄瓜对光能的利用率却较低。因此,长日照和强光照下黄瓜产量才高。各茬黄瓜栽培的时期不同,所遇到的光照时间(包括自然和人为的)和强度不一样,所以产量也不一样。肥水管理必须严格按茬次和生育期所处的光照条件灵活掌握。

在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处于自然状况下,黄瓜的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是1500勒克斯。但在温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也高的情况下,黄瓜的光饱和点会显著提高。光照不足时,黄瓜的产量、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据资料介绍,光强降到正常的1/2时,光合同化量几乎没有降低。但若光强降至自然光照的1/4时,光合同化量要降低86.3%。据西安农科所鉴定,黄瓜叶片干物质增重(克/平方米),晴天要比阴天多2—6倍。

日光温室生产是在一年之中日照最差的季节里进行的。大多数温室由于薄膜老化、污染、水雾附着及薄膜本身吸收等原因,室内光照一般只有自然界的50%—70%,冬季常常日照时间短,光照弱,黄瓜生育较为缓慢,产量低。处于盛瓜期的黄瓜遭遇阴天时,产量会急剧下降,阴1天要减少1/3,连阴4—5天产量显著降低。炎热夏季光照过强,对生育也是不利的。生产上夏季设置遮阳网,冬春季覆盖无滴膜和张挂反光幕,都是为了调节光照,促进黄瓜生长发育。

同时光照又是日光温室的热量来源,光照弱温度自然低,日光温室光温条件协调的程度要比加温温室明显为好,因而植株的生长和产量要比加温温室好。但连续阴天会造成地温持续下降,突然晴天,地温、气温的极度不协调又是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较难处理的问题。

3.水分

黄瓜对水分极为敏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在空气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下,黄瓜的长秧和结瓜都比较正常。在空气湿度低时,植株和果实的生长都会受到阻碍。一些温室经营者单纯从防病的角度出发,过分地控制空气湿度,结果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掉了管理的意义。理想的空气湿度应该是:苗期低,成株高;夜间低,白天高。

二是黄瓜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以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90%为宜。苗期60%—70%,成株期80%—90%。较充裕的土壤水分会使黄瓜适应较低的空气湿度。生产上为了调节长秧和结瓜的关系,有时也会把土壤的水分降到适宜界限以下,单纯为了防病而一味的控制和降低土壤湿度是不可取的。

黄瓜喜湿而怕涝,耐旱能力差,其永久性萎蔫点的土壤含水量明显比其他蔬菜高。黄瓜结瓜盛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95%,只有经常浇水才能保证正常结瓜和取得高产。但一次浇水量不能过大,否则土壤板结和积水又会影响到土壤的通气性。特别是早春、深秋和隆冬季节,土壤温度低,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寒根、沤根和猝倒病。因此,在日光温室生产中,对水分管理的技术要求较为严格。

黄瓜对空气相对湿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忍受95%—100%的空气相对湿度。但是空气相对湿度大很容易发生病害,造成减产。所以日光温室生产中阴雨天或刚浇水后,空气湿度大时,应注意放风排湿。黄瓜对较低空气湿度的适应能力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强。在生产上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等措施使土壤水分较充足,湿度也适宜,此时即使空气相对湿度低,黄瓜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且很少发生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