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有机会再邀请高副所长给我们讲讲这些有趣的故事。刚才我们讲了旅蒙商中的代表大盛魁和复盛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旅蒙商在整个内外蒙古地区的影响之广、势力之强。当然这其中的每一位旅蒙商都是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和百倍的努力,还有拼搏精神、聪明才智才能打下这样的坚实菡础。接下来请高副所长谈的话题就是旅蒙商对于内蒙古乃至蒙古地区。商业文化的影响。
旅蒙商对内蒙古地区的彩响不仅限经济时至今,在内蒙古的饮食、娱乐、信仰等很多方而仍然可以看到旅蒙商的遗迹,还能听到许多晋商当年的传说和故車,我们今天着重从几个点来说说,比如,山西会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高春生:山西会馆用今天通俗的说法解释就是山西商人在外地的办亊处。实际上就是山西商人在外而进行结社、议事、集会、娱乐活动的一个综合功能的场所。那为什么晋商要在外地盖山西会馆呢?这就和山西的关公信仰有关系。
当时在封建时代出去经商是很不容易的,一个信息闭塞,一个交通不发达,没奋手机电话这样的通讯1:具,出去以后的思乡之情和思念亲人的愦绪得不到释放,往商业话动中又难免会有一呰商业纠纷,以及离家出走等各种悲欢故事在这种背景下,山西商人为了满足这种耑要,这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就纷纷在外地经商活动的地点建立起这样的商人会馆,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关帝疝。那为什么山西商人要建关帝庙呢?这就和山西商人经苘的传统思想一诚侪、义气布关。三阔时吳的关公是民间“忠义”的化身,义薄云天,他的忠义故事流传千古。这样。口西商人就找到了一种褙神哿托,我们的老祖宗关帝就很义气,不仅做生意要义气,为人乜要义气。所以在诚信理念的支持下,各地纷纷建起了关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关帝庙成了山西商人的一个活化石,成为了山西商人议事、聚会、喂戏、娱乐等综合活动的场所:这样的山西会馆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比如汉就有“山陝会馆”。多伦的会馆在北部是规模很大的,它里而柯戏台、各种祭拜的祭台、请客吃饭的场所等等。
主持人:说到戏楼。应该是这其中锻为褙美的部分,每到喜庚节日,晋商会馆必演戏酬神。有句舌说得好“商路即戏路”,凡是有晋商会馆的地方,就有口西梆子戏的演出。山西梆子也在蒙古地区迅速地流传开来,当地的朋友也很喜欢听山西梆子,像《十五贯》、《算粮登殿》都是当地老西姓菩欢的剧那里流传的剧种主耍是北路部子和二人台,这两种都是山西地道的剧种和尻间艺术。二人台的代表作《走西口》反映的就是当时贫苦农民逃荒走口外的人口流迁的故事,悲欢离合中亦还有想家的思绪;
高春平:特别是掺杂首爱悄的恩怨故車:因为我们刚才说了,山西商人走西口,尤典是旅蒙商人闯口外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愦。当时很多晋中一代的年轻小伙子刚刚洞房花烛夜,还没有度蜜月,第二天就定上了这条创业之路。他们一般出了雁门芜到了黄花梁的时候就分成了东口和两口、东口就是走大同天镇到张家口这一带。两口就是从杀虎口到内蒙。耶么到了这个地方怎么走呢?他们就采取很原始的方式,把鞋脱下来扔出去,掉在东口就走东,掉在西口就走西口。尤其是很多年轻媳妇,当她的丈夫走两口时,她作为一个新婚妻子。愁苦和思念的感惜特別强烈,所以就留下了传唱至今、悲怆婉转的《走西口:这在齊陕蒙一带是很普遍的,包括我们今天的河油、保德、偏关、右玉这一带,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主持人:高副所长给我们介绍了流传至今不同版本的“走西口”,而这呰歌词都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真实的写照,真实的心情:刚水我们介绍了戏方而的影响,特别有意思的是二人台是由蒙族人创作曲调、汉族人填上词句而发展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的,可以说枭蒙汉两族人民文化交流和典同繁荣的艺术见证。
高舂平:文化的交流是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蒙古人是比较粗犷豪放的性格,加上那里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他们也特别喜欢山西的晋剧和二人台这呰戏剧中原地的文化比较发达,所以那边一谱肋,这边一填词。二幹一结合就形成了这种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的一种文艺品种。
主持人:除了戏口方而,和晋商一样,内蒙古人也把关羽肴作是“信”和“义”的化身。刚才高副所氏也给我们详细地介绍过了:此外,以山西商人字号命名的城市街巷,至今犹存如果你去那边旅游你会看到包头的复盛西巷、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宁武巷,以及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等等。
高春平:是的。地名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比如说太原市的铁肢卷、西羊市、米市街这都是当时的一种文化符号。可以说驺吋草原地还是比较落后的。随着晋商进行商贸活动。人1—1越来越多,一些街道逐渐幵发起来,以前没侖的路也修通了,在这种时候它就以山西商人的商号、地名、家乡來命名。特别是好多桥和路都枭山丽商人出资修建的,这样好多名字也就流传下来了,比如刚才说到的定襄巷、宁武巷以及大盛魁街等等我在前儿年去内蒙考察研究的吋候,他们还说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说在现在呼和浒特市的汉人中有西分之九十是山西人,可见文化现象和人遗留现象延续至今。
主持人:绝大部分应该都是晋商的后裔。
高春平:是,他们做生意之后就长期定居。结婚生子,然后就生活在那边了。其实我们也考奄到,旅蒙商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是有多种形式的。不仅仅是商人,还有雁北的农呙和破产的手工业者——、手工艺人、丁。匠。有的是虫了就长期定居了,发展不错的就慢慢的在那里扎根了也的就是舂天去了秋天挣了钱就带回银子来这是流动性的、季节性的,就像现在我们的南下打工这种一样;走西现象是一种丰富多元的现象,并不是那么单一的事情。
主持人:我们不能把“走西口”就简单地看作是走出去了,就是单一的做买卖。“走西口”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人群也是多种多样的。
高春平:可以说“走西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史,是西人的移闰史、创业史,一幅完整的社会岡而,
主持人: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很多反映“走西的影视戏剧作品还有肷肋,从这驻作品中能够感受到那一代人创业的艰辛,走出去的气魄,还存付出的努力。好的。短信平台上有一位听众朋友发来短信,这是139尾号是4477的朋友,他说听高老师讲真长知识,真是听人迷了”
高春平:谢谢。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的是旅蒙商对于整个綮古地區商业、文化、生活各个方而的影响。其实还荷一个现象很荷意思,那就是于蒙、汉人在长期相处、互相学习的恶础上还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地方语言,也就是“蒙古方言”它是以晋西北口音为褪础的汉语,语汇读咅和语法特点雄本保留了晋西北的语言特色,不知道高副所长您去那甩有没有听到呢?高舂平:听到过。就像我说的影响不会是单一的,除了唱戏、饮食。喝酒等等方面,语言上也一样。长期的语言交往形成这样的一种“蒙古方言”,这种方言有山西口音,也有内蒙地成的语音特色,这也是一种新型的文化产物。
主持人:我们刚才说到了信仰、娱乐、语言等等方面的影响,那接下来谈到的就是饮食。我们常常说“民以食为天旅蒙商融合晋蒙两地饮饮所长,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内蒙古地区。以“小班馆子”和“大戏馆子”为代表的请客应酬方法,可以说是旅蒙商文化中比?“小班馆子”和“大戏馆子”又是指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