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口文化
2936500000031

第31章 旅蒙商的西口路——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春平访谈(1)

主持人:赵娜

播出时间:2008年11月4日

(出录音:高春平,男,1963年3月18日生,1980年9月考人山西大学历史系,1984年本科虫业考取山大历史系古代经济史专业研究生,1987年到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从事科研工作至今。现为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社科院,万史所副所长,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主要科研成果:先后参与宁可先生主编的《中坚五千年纪事本末》、《中国十大商帮》、《三晋历史人物传》、《山西历史纪事本朱》、《明清晋商资料选编》、《中国晋商》等书。著有《祖愧寻根》、《金融集团山西商帮》、《晋商砑究新论》、《山西通史》第五卷《明清卷?、《晋商案例研究》、《潞商文化探究》等。发表有关明清晋商和明代监察制度论文60佘篇;如《晋商诚信贏天下》、《明清时期晋中的中小商人》、《杀虎口——旅蘩商走西口》等:今22:00高舂平将作客本期《西口在望》之《西口文化现象访谈》。为我们翻开历电长卷探导“杀虎口一旅蘩商走西口”的点点滴滴。

主持人:今天高副所民将高舂平照给我们介绍杀虎口的兴衰和旅蒙商走西口的历史。高副所长。我在《晋商案例研究》这本书中符到您的一篇名为《杀虎——旅蒙商走西口》的文章幵头是这样介绍的:“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城北20华!古长城边墙处的杀虎口,因其独特的地现位咒和明?时期晋商大發频繁的贩运商贸活动,成为了山西境内连接中原和内蒙、西北地区进出口贸易的一大关税口岸。可能很多的听众朋友都注意到卩‘关税”这个词。那么,在明浒时期杀虎口除了是山两齊商走西口的通道以外,还有十么样的帘要作用呢?

高春平:杀虎口在淸代除了刚才说到的商贸作用,最[要的作用就是同家一个爾耍的财税要地,洁朝从入关时的顺治年间就在杀虎口设豇了这个关税要地,来征收过往的税收。当时因为杀虎口这个独特的地理关贸,存大蛩的旅蒙商和物资流通比如内地的荼叶、键绸,草原地区的牛马牲畜、皮毛等等就这样,每年淸政府在这里设置关卡征收过往的关税,当时除了拉货的牲口不征说,其它的尔西都要征税。这个税收数蛩很大,成为了淸政府——个屯要的税源拿我们今天的舌来说,就是相当于直厲于中办的同税局。相当于这样一个地位。

主持人:就是说,它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关卡,它对当时的淸政府有费很盟要的作用。

高春平:对。当时在北部边锁,特别是长城沿线,杀虎口是很大的关在张家口兴起之前,它是北部最大的一个口岸,我们知道,当时每年收的税银源源不断地流人户部仓库,而且抱任杀虎口关卡的总督,就是监管关税的管理人。卸任完了冋去的时候,皇帝都要奖他例行的一笔辛苦费,这笔辛苦费至少都是一万两内银。当然这里荷个冇趣的故事,到淸朝后期有一个关卡的总督到退休的时候,还没等皇帝奏批,他自己就主动拿了这个官银’后来受到了皇帝的批评。这个尽管是你应该拿的,但是从程序来说必须是皇帝批准以后氺能给你拿的:所以。杀虎口关税有着很重耍的地位。

主持人:听众朋友,如果您正在收听舒我们的问,次迎您参与到节中我们有两种途径。一种就是拿出您的手机,移动、联通、小灵通编发大写字母加上你想说的话到106222331015,那另外一种途径就是网络留言:同吋,我们的节正在进行网络视频、音频的同步直播。您可以登陆。5。收听收符节1和留言:刚才高副所长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杀虎口矜经的:!要作其实杀虎!”并不是一直都叫这个名字,是吧?

高春平:是的:

主持人:杀虎口的名字已经随着历朝历代的史?替更换过很多次了,适这样吗?

高春平:是的:杀虎口这个地方在明淸以前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它更重要的是一个军寧要塞,也是一个北部游牧民族进人中原的一个军事战略要塞,所以它的地名在历史上一直葙很多变化。最早在秦汉的时候它叫“参合口”,到了隋废的时候叫做?‘内狼关”我们知道古代长城要地有战火发生的时候。内天就耍点狼烟’晚上要举红火,这就是作为一种传递军牢情报的信息,所以这个地方在隋唐的时候叫做“内浪关”到了宋代的吋候,这个地名进一步更变成“牙狼关”持别有趣的是到了明淸时候的变化,在明正统十四年,这个地方就改成广‘杀胡口”为什么要改这个地名呢?这驭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事件,就是明正统十四年发生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军事泰件叫做“上木之变”就是蒙古地的瓦刺部落大军进犯明朝内地,当时明朝的皇帝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亲向率领大军去征讨瓦刺。结果在河北土木倭?就是现在河北怀来具十。木堡被瓦剌大败。英宗皇帝本人也被俘虚。这往历史上也是一个很大的事件,这次窜变以后,明朝人对蒙古瓦剌人怀恨在心,所以就把这个地名改变成“杀胡口”,就是要杀尽胡人的意思,这就带有偏见和仇视的意味。这个名字从土木之变”之后一直延续到淸初。到了淸初康熙年间,淸朝康、雍、乾时期是盛世,康熙皇帝亲征舄尔丹以后,内外蒙古统一,那时中国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个地名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边璐稳间。所以康熙皇帝就改了一个字。把“杀胡口”中的卉月“胡”改成了老虎的“虎”,这就是“杀虎口”这个地名的由来。

主持人:没有想到一个地名的巾来荷笤这么多的故事。从淸代开始,山西的晋商茌“杀虎口”两边开始了大规模的商贸活动。

高春平:是的,大规模的贸易是在淸代但是早前追溯。在明后期已经有少数的边毘贸易,因为当时以长城为边境,长城与外界之间有边墙,出去的还很有限那么到淸初统一,出现康、雍、乾盛世的时候,晋商,特别是旅蒙商贸易的就很多了,这里边学界有句行话叫做“明修长城,淸修庙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明代人比较笨,他和蒙古人总是处于一种军亊对峙的状态。结果是劳民伤财,两家伤了和气不说还耗费了大跫钱财。淸朝人本身是少数段族,所以就在各地给少数民族上层修宗庙3比如说在承德避暑山庄就修有西藏的喇嘛描。内蒙古的喇嘛庙,到时候把少数兒族的头领谙來,他们一看就有种宾至如归、一家人的感觉。所以清朝在民族政策上是很成功的,它比明代高明。因而,淸朝越修庙两家越和好,明代越修长城两家打得越厉害。

主持人:这是民间很有趣的一种说法。高副所长刚才也说到了商贸活动从明代的中后期已经断断续续幵始了。我在您的文章中也着到了相关介绍,那个时候就有“马市”了。

主持人:其实老百姓向发的“走西门”在很早以前就有记载了,而官方允许的1为可以说是从明代中活期开始的,先是小规模的进行交易,而淸朝可以说是大规模的出现了走西口”的现象。

高春平:是的,刚才也说了,淸朝的吋候因为内外边覷统一,就是一个大家庭了吗,家庭内部是可以自由走动的再一个就是淸朝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们都知道蒙古和新璐等地区——在过去都是不毛之地,那么到了淸初的时候,随着多隄族闽家的形成,边璐的开发也进入到一个新吋期。特别是蒙古的河套地区,就是今天?的包头一带,大堡的土地苫耍开发,在这种背景下,内地人尤其是我们山西黄河沿线的老百姓为了谋生、为了赚钱、为了多口饭吃就纷纷到口外去谋生、创业、打拼天下。这就是在清初大批人去口外的原因。

主持人:那说到这里就和我们今天另外一个卞。题有关系了,那就是“旅蒙商”,可以说晋商是明淸时胡称雄于闽内外商界500年之久的强大商业集闭,迫西口的晋商中就包括旅蒙商。近代晋商走西「中的“旅蒙商文化”是在汉蒙人民友好交流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走西口的晋商还有很多的分支,其中一支就是旅蒙商,对不对?

高春平:是的,旅蒙商说内了也是晋商的一个部分:那为什么要叫旅蒙商呢?这里我给大家解绎一下。首先从字而的意思上就知道是指去蒙古做生意的商人,当时叫做“跑草地的商人”,民间叫?‘跑草地的买卖人”。因为当时草原地人烟比较稀少。除了做官的和经商的一般内地很少有人去那里,所以大批山西商人去草原地做买卖做生意。给他们一个特定的称呼就是“旅荥商”旅蒙商去的草原地区很大,包括现在的内蒙古、外蒙古”新觀、科布多、乌里雅苏台,最远到达今天中俄边境恰克图一带,狨至到了莫斯科中央和欧洲地旅蒙商是我们晋商中最活跃、数虽最大的一支,当时整个内、外蒙古草原,茫茫戈壁沙滩到处都有旅絷商的足迹。一说到旅蒙商大家就知道是晋商,怛是晋商里边又分着好多分支,所以我们就把这支专跑口外走草地的人俗称为旅蒙商”

主持人:其实旅蒙商走的这条路是十分艰难的,但是,强韧的山两人依然在路上走出了巨大的希望和无边的财富,大大小小的旅蒙商开始崛起于内蒙古乃至整个蒙古草原。可以说旅蒙商是口外地商业的幵拓若与奠蓰人之一,而也是外商业发展最重要的一支力济代口外蒙古贸易褪本上被旅蒙商垄断,如今的呼和浩特就是旅黎商经营的主要越地之一。锻负盛名的便是“三大号”一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这其中品箸名的就是大盛魁:

高春平:是的,大盛魁是旅蒙商中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经锊商业范围最广泛的一个商号。大家知道,大盛魁最早是由我们山西祁县的两个穷光蛋闯口外起家的。最初,康熙皇帝征莴尔丹的时候需要大批的粮草,他们两个人最初是随军的火头军,他们就一边跟笤部队走一边做点小生意,就这样慢慢地发展起来后就在归化城,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设立商補,最后就发展的越来越大》大盛魁最鼎盛的时候它的财产有多少呢?我们奋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大盛魁的财产用五十两一个的银锭来计算的舌,从外蒙古的乌兰巴托一直摆到北京城,这就是大盛魁的资本:至于它经荇的范围那就更宽了,民间“上至绸缎,下至葱蒜”,什么也经营。

只要是闰计民生耑要的,只要是老百姓常生活中谣要的东西,它都经营,当时别的商号是“你卖什么,别人就买什么,”大盛魁的口号是“你需要什么,他就卖什么。”在这儿,我给大家描一个小故堪。当时蒙古的王公货族大部分都信奉佛教,每年都要到山西五台山朝萍,你要去朝拜必然要带法器还有朝拜需要的一套东西,大盛魁连这套都全包了。令程服务。后来大盛魁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就是蒙古的王公资族每年去五台山朝山之后进京朝拜,大盛魁就派一个伙计跟着负责打点王公贵族去北京的费用和住宿,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全程、全方位服务。

主持人: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高春平:可以说它是多种经营、多元化经营的跨固性商业集闭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大盛魁里还有这么一个人。可以说是他创立了中闽的股份制,土生土长的股份制。我们常常说西方的股份制怎么怎么完善,其实愦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大盛魁的股份制是我们土生土长的,而且他的股份制组织机构、规模、人员股等都是相当完备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知道日本的松下等等好多企业有“全员人股制度”,其实,早期的大盛魁就已经是全员人股的了,不管是老职还是小伙计,

只要你干得好,就给你顶一股。这个激励机制是砟常早的,实际上是日本的企业家学了我们老机宗的办法才创立了他们股份制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山西人的智惹和山西先辈们打下这样的一个裎业;之前在和高副所长交流的时候,我也听到您提到过的一点,就:?大盛魁的影响不仅遍布蒙古草原,玆至影响到临近的一些国家。这是您出去旅游讲学时候的一个见闻。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高春平:可以跟大家说说刚冰也说到了。大盛魁其实是一个跨同商贸集团茧时不仅在广阔的内外草原,甚至是俄罗斯、兹别克、莫斯科和欧洲都有大盛魁的商业触角,它的皮毛生意、茶叶生意做的是无可挑剐的——我们去年应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闻邀请去恰克图参加“晋商与同际茶路学术研寸会”,回采的吋候专门在乌兰巴托停留了一下,有幸见到当时大盛魁商号的一名老员。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据他说,舀时他就是跑科布多和鸥里雅苏台这条线路的。洁?代的时候叫前营和后营。他介绍,大盛魁的柜台和仓库一直留存下来,在我们国家50年代实行“统购统销”的时候,用的库房和柜台就是大盛魁留下来的还荷一个持別有趣的现象就是。大盛魁在内外草原和西北地建造的房子、坑铺上用的瓦片还是从西拉去的这个就有很多说法了,苒中一种说法,大盛魁为了不忘记山西商人的特色,不忘记老祖宗,人不亲丄奈嘛,所以说瓦片也要从山西运过去,这就体现出一种乡土情结和文化情节。所以,现在在外蒙古的一些地区留下的大盛魁的建筑,都蕴藏着丰厚的晋土、晋水、晋文化。

主持人:可以说我们刚才介绍的大盛魁只是众多旅蒙商中的一支代表。其实,除了大盛魁我们还有很多很多旅蒙商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着,至今在内蒙古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这讲的就是另外一位旅蒙商中的代表。

高春平:说到这里,大家自然会想起前两年电视上播出的那部《乔家大院》。其实,乔家大院的主人,就是乔家的发家先祖乔贵发,他就是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主人公乔致济的祖父,他的爷爷就是从包头起家的。关于这类的说法多了,比如说?‘先有曹字号,后有朝阳城先宥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为什么是“先有复盛公,后荷包头城”呢?这个反映的是晋商在西北、北部边璐城市建设和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谈到包头城的发展,两个重要的事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是淸代晋商的商贸活动。这是奠定包头城发展壮大的越础。因为包头在淸代以前是一个很荒凉的小村落,但是后来因为康熙皇帝征葛尔丹的时候,乔家的始祖乔贵发在那里做草料生意,他开了个草料铺供应来往的部队,大军一过,马匹需要的草料是很多的。乔贵发就是靠草料起家发家的。最后办了复盛公、复盛西,后来一下子就开了十儿个连字号的商铺,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大,从此之后越做越大。关于复盛公的乔贵发出去创业还存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就是为什么他会走到包头口外呢?是因为他小时候寄宿在位于祁县东关镇的舅妈家,后来受了别人的气一怒之下跑出去的,不过限于时间关系就不详细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