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应该在心中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然后着手去实现它。他应把这一目标作为自己思想的中心,这一目标可能是一种精神理想,也可能是一种世俗的追求,这当然取决于他此时的本性。但无论是哪一种目标,他都应将自己思想的力量全部集中于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上面。他应把自己的目标当作至高无上的义务,应该全身心地为它的实现而奋斗,而不允许他的思想因为一些短暂的幻想、渴望和想像而迷路。
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你,能说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吗?
你是否是一个成功者,关键要看你能否在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否则你就会被假定的不适合自己的目标所惑。
在半个世纪前,洛杉矶郊区有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才15岁,本来他想当一名飞行师,但他读了《哥伦布一生的目标》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做一名旅行家,他相信哥伦布的一句话:“没有不变的目标,只有不变的人。”于是他在20岁时拟了个题为《一生的志愿》的表格,表上列出:
“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他把每一项编了号,共有127个目标。
当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行。
他集腋成裘、不辞艰苦地努力实现包括游览中国长城(第40号)及参观月球(第125号)等目标。
到49岁时,他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
这个美国人叫约翰·戈达德,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
你如能像他一样行动,有一天,你也会发现自己是那走得最远的人!
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你,能说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吗?
爱因斯坦为什么年仅26岁时就在物理学的几个领域做出第一流的贡献?
达·芬奇为什么能成为“全才”?仅仅是由于他们的天赋吗?试想,当时爱因斯坦才20多岁,学习物理学的时间不算长,作为一个业余研究者,他的时间更是极为有限。而物理学的知识浩如烟海,如果他不是运用直接目标法,就不可能在物理学的几个领域都取得第一流的成就。他在《自述》中说:“我把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掉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噬短暂的一生……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爱因斯坦的直接目标法有哪些好处呢?
(1)因为确定了目标,所以可以早出成果,快出成果。
(2)因为确定了目标,所以有利于高效率地学习。有利于建立自己独特的最佳知识结构,并据此发现自己过去未发挥的优点,使独创性的思想产生。
(3)因为确定了目标,可以集中精力,攻其一点,收到成效。
这种直接目标法还可以使大胆的“外行人”毅然闯入某一领域并取得突破。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发现就是有力的例证: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发现被誉为“生物学的革命”,是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最伟大的发现,它的发现者是沃森和克里克,两人当时都很年轻(沃森当时仅25岁),而且都是半路出家。他们从认识到合作,从决定着手研究到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历时仅仅一年半。可以说,如果沃森他们不是直逼目标,是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的。
对准创造目标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知识也可以进入创造状态,而是指只有在阶段时间内集中精力,掌握某一领域所具备的知识,才能较快地取得成果。
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
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这个明确目标的明确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轮船。
所谓“人生”,就是指人生的目标与理想,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运用合理而有效的克服劣势“战术”——为了实现“人生方向”而采用的手段。
有了目标,人生就变得充满意义,一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摆在你的面前。什么是应当去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去做的,为什么而做,为谁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明显而清晰。
于是,我们就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发挥更大的心力,一个克服劣势而发挥优势的状态便可灿然显现。在为实现由劣势到优势的过程之中,人生的乐趣与韵味昭然若揭,于是生活便会添加更多的活力与激情。此时我们自身隐匿的潜能也会进发出来,经常有意识地创造出这样的情势——使人生更多彩,这就是“指南针”。这对于那些积极向上、渴望改变生存劣势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人生的指针。
没有目标,等于失去行动的方向。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但为什么有很多人总是我不到自己的目标呢?原因就在于他缺乏确定自己目标的能力。那些拯救自己的人,非常善于在行动之前,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目标,因为在他们看来,找准目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工作中,有的人喜欢干到哪儿算哪儿,他们从来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这种弱点使他们被永远地拒绝在成功的门外。一个人只有先有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才有成功的希望。
选择生命中一个明确的主要目标,有着心理上及经济上的两个理由。
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与他意志中的最主要思想互相配合,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一项心理学原则。
那些深藏在脑海中的主要目标,在我们下定决心要将它予以实现之际,它都将渗透到整个潜意识中,并自动地影响到我们的外在行动。
一个要想拯救自己的人必须要有改变自己生活的欲望,要改变自己的生活须从培养期望做起,但光有强烈的期望还不够,还得把这种期望变成一个目标。这就是说,你应该用想象力在头脑里把目标绘成一幅直观的图画,直到它完完全全成为现实。
譬如说,你对自己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不够满意,想改变自己的落后状况,取得更高分数。那么你就必须确立一个你所向往的明确目标,而不是含糊其辞的想法,像“我想通过更多的课程”或者“我想取得更好的成绩”的想法是不行的。你的期望必须是一种具体的目标:“这学期我一定要通过所学的五门课程中的四门,”或者:“这学期我一定要至少得两个优和两个良好。”
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获得更好的工作,那你就必须把这一工作具体描述出来,并自我限定准备哪一天得到这份工作。你决不能对自己说:“我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工作——也许是推销员吧!”你必须用肯定的语气说:“我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工作,不错,我想当推销员。我要推销某种商品。我就去找奥克先生谈谈,向他请教请教,他已经于了几年的推销工作了。然后我向招聘推销员的七个公司写自荐信,过一个星期,我再给每家收信公司打个电话,请他们给我安排一次面谈。”
如果你的目标是使家庭更加美满幸福,那你就必须确切地描述一下如何使你的婚姻状况得到改善。你必须把你所希望出现的那种美满婚姻描述出来——希望与你妻子或丈夫进行某种推心置腹的谈心;你为了改变生活而准备采取的某种行动;你们夫妻俩都能参加的某种活动。你还必须明确什么时候进行这种谈心,采取这种行动。
美国电影演员理查德·伯顿通过切身体验发现,制定一个目标是多么重要!他是一个享有声誉的演员,事业上颇有成就。可有一次他表演失败了,一时想不开,便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想以此来解除烦恼,结果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不仅糟踏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糟踏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伯顿的好几个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其中一位是电影演员皮特·奥图尔。当时,奥图尔的私人医生向他严厉地指出在他面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去戒酒,要么去殡仪馆。经过一番斗争,奥图尔最后戒了酒。
伯顿在其主演的影片《部族的人》中成功地扮演了一个拯救自己的人以后,也决心戒酒。他逐渐感到,由于酒喝得太多,他甚至连台词都记不住了。他说:“我很想见见与我合作过的那些演员,我知道他们都是好样的,可我现在连一个单独的镜头都回忆不起来了。”
这一痛苦经历促使他产生了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具体目标,即严格地节制——过一种与酒告别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对自己期望的东西进行了明确的描述,甚至对与喝酒的朋友在一起相处会损失什么也着实考虑了一番。他明白,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必须改掉自己一些不良习惯,他也相信,只要确定了某个具体目标,他就实现它。
伯顿为自己制订了一个理疗计划,每天游泳,散步,平常禁止喝酒。
经过两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达到了目的,他又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过着美满幸福的新生活。他兴奋地说:“我的工作能力完全恢复了。我发现自己比酗酒以前更加敏捷,精力更充沛,脑子转得也更快了。”
伯顿通过确立明确目标获得拯救自己的机会了。你也应该培养你自己的某些强烈的期望,并把它们转变成你生活中的具体目标。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暗示”的方法,即运用潜意识将你的明确目标深刻印在头脑中。拿破仑借助此法,使自己从出身低微的科西嘉穷人,最后成为法国的君主。林肯也是借助于同样的方法,跨越了一道宽广的鸿沟,从而走出肯塔基山区的一栋小木屋,最后成为美国总统。
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这个明确目标的明确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轮船。
希望长存才能变得更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允许思想在生命的海洋上“飘流”,而并不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应该在心中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然后着手去实现它。
体质虚弱的人能够通过精心、持久的训练变得强壮;同样道理,思想软弱的人也能通过正确思想的锻炼变得坚强。
思想与目标统一在一起时,就成为创造的力量。
只有思想与目的相联系时,才可能获得智慧的成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允许思想在生命的海洋上“飘流”,而并不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漫无目的是一种过错,对于一个不想遭遇灾难和毁灭的人来说,这样的飘流必须终止。
在生命中没有一个中心目标的人。很容易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诸如忧虑、恐惧、烦恼和自怜等情绪的困扰。所有这些情绪都是软弱的表现,都将导致无法回避的过错(虽然途径不同)、失败、不幸和失落。因为在一个权力扩张的世界里,软弱是不可能保护自己的。
一个人应该在心中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然后着手去实现它。他应把这一目标作为自己思想的中心,这一目标可能是一种精神理想,也可能是一种世俗的追求,这当然取决于他此时的本性。但无论是哪一种目标,他都应将自己思想的力量全部集中于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上面。他应把自己的目标当作至高无上的义务,应该全身心地为它的实现而奋斗,而不允许他的思想因为一些短暂的幻想、渴望和想像而迷路。这是通向自我控制和集中思想的光明大道,即使在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的道路上一次次的失败(这对于他来说在所有的软弱被克服之前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他愈来愈坚强的性格将是他真正成功的尺度。这也会为未来的力量与成功创造一个崭新的起点。
那些还没有准备好考虑一个伟大目标的人应该致力于准确无误地完成自己当前的任务,无论这些任务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思想才能够被聚焦;果断的性格、充沛的精力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当一切都就绪后,世上就再没有无法完成的事了。
人并无怯懦的灵魂,只要了解自己的怯懦,并且坚信这一真理,那就是——力量只能通过努力与实践才能得到增长,那么他会立刻将这一真理付诸实践,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坚韧不拔的耐心使自己的力量开始增长,使自己的灵魂不断成熟,最终成长为一个强有力的人。
体质虚弱的人能够通过精心、持久的训练变得强壮;同样道理,思想软弱的人也能通过正确思想的锻炼变得坚强。
抛开漫无目标和怯懦无能,开始为你的人生确定目标,这意味着你将加入强者的行列。在强者眼里,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他们能积极地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地思考、无畏地尝试,最终都会取得辉煌的成果。
在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一个人应该在心中标出一条通向成功的笔直的道路,不左顾右盼,而是专心致志。心中所有的疑虑与恐惧都应统统清除。这些杂念只会影响所有的努力,扭曲正确的方向。疑虑、恐惧的想法不会获得任何成就,永远不能,它们总是走向失败。目标、精力、行动的力量和坚强的思想都会因疑惑与恐惧的侵入而受到损害。
渴望行动来自于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做。疑虑与恐惧是我们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在心中放任疑惑与恐惧生长而不是将其扼制的人,即是在成功的道路上为自己设置了障碍,每走一步都会受到牵制、阻挠。
征服了疑虑与恐惧的人就征服了失败。他的每一缕思想都富有了力量,面对所有的困难他都能泰然处之,并运用才智加以克服。他的目标被牢牢地种植在内心深处,它们开花、结果、成熟,而不会过早地夭折、落地。
思想与目标统一在一起时,就成为创造的力量,知道这一点的人时刻准备着成为一个更高尚、更强壮的人,而不会是一个有摇摆不定的思想和变幻莫测的感情的人。实施这一点,你就能成为自己精神力量清醒、明智的支配者。
耽于空想只能浪费生命
消极的幻想通常叫“空想”或“梦想”。它的特征是脱离实际,以愿望代替行动,俗话叫“想入非非”。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性想象的特殊方式。
幻想有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之分。积极的幻想通常叫“理想”,它是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产生的。这种幻想能激励人的斗志,鼓舞人的信心,推动人去努力学习和工作。
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幻想,就会目光短浅,胸襟狭窄,不会为了明天的欢乐而去努力克服今天的困难。的确,积极的幻想是人的“一种宝贵的品质”。
消极的幻想通常叫“空想”或“梦想”。它的特征是脱离实际,以愿望代替行动,俗话叫“想入非非”。耽于空想的人,只能白白地浪费青春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