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些,杰里就一屁股坐到了4岁的小女儿菲比的身边,和小菲比玩了起来。但是,还不到5分钟,正在修理小船的两姐弟就吵了起来。“乔治,你这可恶的笨蛋,你想用钉子钉住我的手吗?”“这不是我的错,都怪这个钉子,它不听我的使唤!”“天啊,还是我来握锤子好了。你那该死的手,只在吃巧克力时比较灵活!”“嗨,你难道比我强很多吗?你看看你是怎么压的木板吧,根本就不平整,一头高一头低的,要我怎么钉!”
“哦!喂,喂,我能干的工匠们,不要吵,不要吵,还是让我给你们做个标准的示范吧。我刚才放手让你们干,不过是为了让你们知道光有勇气和蛮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另外再加上十个灵活的手指!”于是,从怎么握住一颗小小的螺丝,到拧紧这颗螺丝需要使多大的力气;从一只扳手怎么调节开口大小,到怎么做到手脑的结合运用,从不同钳子的种类到使用,杰里头头是道地向两个孩子作了详细的讲解,并让孩子不时地亲自做一下。很快,两个孩子就又自己动手做了起来。
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事,下面将给出几点具体建议。
【教子有方】
1、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在孩子适当的年纪教他们使用煤气灶、电饭锅、冰箱和洗衣机等。
孩子的玩具坏了,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
075、要做就做大事,要么不做
【开门见山】
曾经有一位哲人曾说:“如果没有小石头,大石头是不会稳稳当当地躺着的。”大家也会听过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的道理,世界上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都是由小事堆积而成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孩子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大事。家长这样的观点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引以为戒】
小旭从小就是个聪明伶俐、精灵古怪的孩子。他脑子反应快,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处处表现得比同龄的孩子强一大截。亲朋好友见到小旭都当着他父母的面称赞说:“这孩子聪明,以后一定错不了!是干大事的料”让爸爸妈妈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他们经常觉得儿子以后一定能干大事,得好好培养。凡是能为小旭做的,爸爸妈妈都抢在前面,希望小旭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为以后“做大事”做准备。
天长日久,小旭也觉得自己不一般,以后一定能当个市长,或是当个董事长之类的。在学校,小旭的桌子里最乱,书本用具杂乱无章,老师和同学说他,他振振有词地说:“这些小事情,我不用管,以后会有人为我收拾。”等轮到小旭做值日了,一组的同学都在劳动,只有小旭翘着二郎腿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他的理由是:“这些都是清洁工做的,我不用做。”小旭的字写得不规范,老师让他多练练字,他不屑一顾地说:“以后都用电脑打字,还会有打字员、秘书做,字写那么漂亮有什么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小旭根本就不加理睬,妈妈会在作业本上替他签字作假,妈妈说:“我儿子用不着学做这些事,将来是干大事的人,哪用自己做家务、自己烧饭呢”
小旭总是说:“我才不干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呢,我等着长大以后干大事呢”
【专家点评】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孩子长大后能当科学家、将军、画家、航天飞行员等等。所以只想着怎么样把孩子培养成这方面的人才,等着孩子长大了做大事,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小事情。试想,如果达芬奇小时候不是从画鸡蛋开始,他能成为闻名中外的画家吗?如果牛顿不是关注了苹果落地这样的小事,会研究出地球引力定律吗?如果艾迪生不是从小事做起,他会有那么多发明创造吗?所以说,家长这种教育孩子的思想,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孩子不会明白任何的成就都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渐积累而成的道理。家长的做法,使孩子整天生活在虚无飘渺的成功中,却不能踏踏实实地、积少成多的精神认真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孩子容易产生好高鹜远、眼高手低、狂妄自大、做事浮躁的坏毛病。而在孩子错过了不屑一顾的“小事”中,孩子就会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
其次,家长为了能让孩子长大后顺利地“做大事”,就一手包揽了孩子生活中的全部“小事”,不仅为孩子打理生活中的“小事”,还为孩子打理学习中的“小事”。这样,会使孩子的独立意识、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并形成怕苦、散漫、懒惰的习惯,完全无法独立面对生活。
最后,父母只想着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做“大事”,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更加出色、更加拔尖,而忽视了孩子的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由此可以看出,不从小事做起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呢?
【教子有方】
1、教育孩子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家长要做到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习惯。使孩子能端正心态,不忽略小事,并乐意做小事。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会有认真对待小事的习惯。要知道,达芬奇成为伟大的画家,他是从鸡蛋画起的。其他很多后来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小时候也都没有忽略小事,没有因为事小而不去做。
2、灌输良好的思想观念。
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让孩子明白从小做小事是为了将来做大事打基础,告诉孩子如果现在小事都做不好,以后更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很多时候父母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不管孩子现在多聪明。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如果家长都认为孩子不需要从小事做起,那么孩子势必会受父母影响产生相同的想法,最终导致朽木不可雕也。
3、教育孩子脚踏实地。
让孩子知道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不要好高骛远。告诉孩子如果将来想做大事,现在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这个结果,也要关注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很多小事。
4、教育孩子现在做小事是为将来做大事打基础。
对于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家长放手孩子,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会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这样天长日久,就会积少成多,为孩子将来做大事打下了基础。
076、父母懒惰,孩子效仿
【开门见山】
俗话说:“父母越懒惰,孩子也越懒惰。”这句话说得有道理,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身边成长的,很多事情往往是相互牵制的。如果父母懒惰,经过天长地久地耳濡目染,孩子必定会效仿父母,养成懒惰、怕吃苦、享乐主义等坏习惯。
【引以为戒】
几年前,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爸爸有个亲戚买彩票中的大奖,他靠这些钱娶妻生子,这个亲戚有个坏毛病,就是很懒惰,什么事情也不想做,整天吃喝享乐。他后来生了个儿子,儿子整天跟着老子一起享受,什么事情也不管。没过几年,这个亲戚得了疾病,一命呜呼,只留下儿子一个懒人。他靠着父亲还没败光的财产生活,平日除了吃和睡,什么都不想做,身上的衣服已有三年没有洗,又脏又臭,渐渐地坐吃山空,终于散尽了父亲留下的财产,最后还把房子卖掉,用花光了所有钱财,开始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困顿生活。
亲戚的儿子已有好一阵子没好好吃上一顿饭了,这一天,想着自己在这样下去可能会饿死,于是终于愿意主动去找工作,他来到木匠铺,对着木匠师傅说:“请您收容我吧,我可以帮你管账。”
木匠师傅停下手中的铁锤,说:“我这小小的木匠铺,用不着管账,倒是缺一个搬木头的助手,你若愿意,可以试试。”
亲戚儿子看了看大木头之后,摇摇头就走了。
随后他又来到茶馆,对着茶馆主人说:“请收容我吧,我可以帮您看门。”
茶馆主人一边忙着给厨灶加水,一边说:“我这个小小茶馆,用不着专人看门,倒是缺一个挑水的助手,如果你不怕吃苦,可以留在这里。”
他转头看了看大水桶,又摇摇头。转身准备离开时,还不忘叹气,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的命还真苦,怎么就找不到一个赏识我的人呢?”
走时听到几个正在喝茶的老人提到,布店老板是个懒老板,身上的衣服穿了三年却一次也没有洗过……亲戚儿子一听,心里十分高兴,想着,这下自己终于找到知音了。
于是他急急忙忙赶到布店,推门进去一看,只见四处是灰尘和蜘蛛网,而老板躺在床上,懒洋洋地问着:“你来干什么?”
亲戚儿子急忙回答:“我和你之间有许多共同点,我想我们一定合得来,请让我在你的店里工作吧。”
只见老板头也不抬,冷冷地说道:“你错了,懒老板哪会喜欢懒员工,再说,我自己平时都懒得管理布店,早就已经破产了,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哪里还需要什么员工?”
就这样,听说他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只会不停地埋怨父亲、埋怨命运……
【专家点评】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懒惰,孩子效仿”将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多大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家长有懒惰的习惯,比如说:衣服堆了一周了,也不洗;每天上班之前也不早起打扫卫生;晚上睡觉前不洗脚等等懒惰的习惯。孩子耳濡目染,时间长了,自然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将对孩子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
首先,父母懒惰,孩子效仿。导致孩子在学习上的懒惰,表现为:很多懒惰的孩子在课堂上不但不动手抄笔记,也不动脑认真听讲,甚至连作业也写得马马虎虎,不按时完完成,更有甚者连写也不写,做数学习题从不抄题目、不写过程,直接写出答案,有时答案是直接抄写解答也不是自己演算而成;要这样的孩子抄写课文,也经常偷工减料,让老师谴责他们的投机取巧;要他们朗读课文,也念得心不在焉、有气无力等等。诸如此类的懒惰习惯,导致孩子在学习上不动脑筋、不思进取,缺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动力,于是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就离学习这个环境越来越远,精神变得越发萎靡不振,意志逐日消沉,本该是努力向上的学生时代,就因懒惰而葬送了日后可能有的大好前程。
其次,在生活上的懒惰表现为:孩子因盲目效仿父母,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懒惰行为,导致做事经常推脱,总想着等一下再做或者明天再开始做今天该做的事,总认为反正再改就是,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再也无法改变。养成办事拖拖拉拉、不能吃苦、享乐主义的坏习惯。
鉴于以上严重后果,家长应该怎样预防此类现象的产生呢?下面将给出几点具体做法。
【教子有方】
1、家长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孩子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自然就会养成勤劳的好孩子了。
2、让孩子参加到家庭劳动中。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等实际情况,让孩子参加家庭劳动中,给孩子一个动手锻炼的机会。
3、经常和孩子一起做脑筋急转弯的趣味题。
家长这样做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在思想上改掉懒惰的坏毛病。
4、给孩子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家长要按时打扫卫生,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让孩子生活咱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中。
077、不给孩子展示才能的机会
【开门见山】
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注,所以会经常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希望得到家长的鼓励,哪怕家长不用话语来赞美,就算是一个赞美的眼神也会给孩子莫大的鼓励,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这种心理需要,不给孩子展示才能的机会,最终导致孩子对自己没信心和做事的缺少积极性。
【引以为戒】
镜头一:“妈妈!妈妈!你快来看我的画好不好看。”女儿拿着自己的作品一边向妈妈跑去一边喊着。正在厨房里忙得焦头烂额的妈妈,向女儿歪歪头瞥了一眼画,说了句:“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在忙呢吗?”女儿撅着嘴说:“妈妈,你有时间看一下,我给您放在茶几上,您好好看看。”还对妈妈说:“这就是我那张在学校美术作品栏展览的画,在学校展览了一个多月了,今天老师说要换展品,我特地跟老师要回来那给您看的。”妈妈转过头:“什么学校展览的那张画?”女儿有点不高兴了:“妈妈,一个月前我就告诉过您。让您去学校看展览,您说没工夫。我说会给您带回来了,您怎么又忘了?”妈妈赔着笑脸说:“瞧我这记性,现在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女儿开心地又问妈妈:“您感觉我这画画得好吗?”妈妈随口说了一句:“还不错!”“那您觉得不错在哪儿?您觉得哪儿画得最好?”这时妈妈已经又回到厨房忙做饭了。见女儿没完没了地追问,很不耐烦地说:“不就是一张在学校展览的画吗,有什么了不起似的,要是在市里、省里获个奖,也值得显摆显摆。行了、行了,我没时间和你说这无聊的问题,女儿很失望地把画撕了个粉碎。
镜头二:周末晚饭后,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妈妈正在收拾碗筷,霞霞跑过来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老师教了一首歌,我唱给你们听,好不好?”爸爸眼皮都没撩一下,对女儿说:“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在忙着呢吗。”女儿还是纠缠不休:“爸爸,老师都夸我了,她说我是班级所有学生当中唱得最好的了,你就听一下好不好?”这时爸爸放下了报纸,满脸怒气地对女儿吼道:“你怎么这么烦呢!想唱去学校唱去,不知道我看报需要安静吗?”孩子哭着跑进了自己的小房间。
【专家点评】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由于忙碌,经常敷衍孩子,不给孩子展示才能的机会;也有很多家长因为对孩子要求高,不满足孩子当前所取得的成绩。所以忽略了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家长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将给孩子带来以下不良影响。
首先,如上述两则案例中所述,每个孩子都需要家长给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表现为听他们唱歌、或是看他们画的画等等,孩子这么做无非是想在父母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渴望因此得到家长的关注和赞赏,希望父母和他们多交流,希望得到家长的赞美,希望和父母一起分享快乐或是分担痛苦。但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根本不理解孩子这种做法代表什么,忽视了孩子的这种需要。孩子会因此感觉到家长不重视自己,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家长经常这么做,会使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隔阂。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缓解,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障碍、暴力倾向等。
其次,当孩子想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希望家长肯定自己的的时候,家长没有给予重视,没把这个当回事,甚至嘲讽、否定孩子的这种做法,不仅会使孩子的正常表现欲望受到压制,还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创造力和积极性。
那么,家长就应该引以为戒,不要犯以上类似的错误。下面将根据不良影响给出几点建议。
【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