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教子不可忽视的101个误区
29310300000030

第30章 动脑,动口,不动手(1)

——实践教育中常犯的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说明了动手实践和动脑一样重要。实践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经常越俎代庖,为孩子包办一切,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孩子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严重后果。

072、无视孩子对网络游戏的痴迷

【开门见山】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家长没有权利剥夺。但孩子对网络游戏的“玩”,家长们千万能不加以警惕。因为,大多数孩子一沾上网络游戏,就无法自拔,白天上课的时候心不在焉,晚上做梦都会是打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就像是毒品一样,很多孩子只要一接触到这个东西,就像吸毒一样无法自拔,然后完全将精神依附在网络游戏上。这样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被占用,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引以为戒】

镜头一:12岁的小明是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从小到大成绩优异。自从最近他家居住

的小区里开起了网吧后,他经常听同学说网络游戏有多好玩,便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了,不久便成了那里的常客,一心痴迷于网络游戏,再也没心思读书了。不知不觉地一年过去了,等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他得知自己各门成绩都挂了红灯、面临留级时,他再也不肯去学校上学了,最后辍学在家。

镜头二: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这样一则关于青少年对网络极其痴迷,最终导致发生一场血案。

四川省某市的一个初中生吴冬(化名),自许为网络高手,少年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多了另一个高手,吴冬在一次游戏中被对方杀死了20多次后,已经分不清真实还是虚拟世界的他,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报复,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一场血案发生了。

一个人能死而复生吗?答案毫无疑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在网络世界里,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由此可以看出,现实和虚拟是泾渭分明的,但是,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已经对二者混淆不清了,一旦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下面的四川省人民法院宣判的因网络游戏引起的血案,将给出明确的答案。

事情发生的经过有一个目击证人,他叫王旭(化名),他和警察叙述了在那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发生惨案的经过。那天晚上他和同事阿龙(化名)在寝室睡觉,刚要睡着的时候,突然闯进四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径直向阿龙走去,连续捅了阿龙四刀以后扬长而去。通过王旭的叙述,警方初步确定,四个少年当中,肯定有人与死者相识,杀人动机可能是出于报复。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过节呢?经进一步调查了解,原来阿龙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喜欢上网玩游戏,基本上没有和人结过怨,与别人发生冲突更是不肯能。

就在公安人员对此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网络上的一则重要信息成了破案的一个重要线索,一个叫吴冬的年轻人曾在血案发生的当天在网上扬言要教训阿龙。于是,公安人员把目标锁定了这个叫吴冬的少年。经调查得知,吴冬是个初中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因为上网逃课,荒废了学业。他在网络游戏中小有名气,自称为网络游戏高手,平时的课余时间都在网吧里“厮杀”。但是案发后,吴冬突然失踪。警方根据这些线索,认为他有重大嫌疑。事情真像真的如警方推测的一样吗?随着吴冬等人的落网,终于真相大白。

案发第三天,吴冬和其他三名涉嫌杀害阿龙龙的犯罪嫌疑人被当地警方抓获归案。据吴冬交代,他本来并不想杀死阿龙的,只是想教训他一下。吴冬说自己是个游戏高手,在长期的厮杀中从来没有对手。除了他之外当地还有以为游戏高手就是阿龙,在现实生活中,阿龙是吴冬的启蒙老师,是他教会吴冬打网络游戏的。由于吴冬不分昼夜地在虚幻世界里厮杀,没过多久就小有名气了。但是两人在游戏里谁也不服谁,终于在一次不期而遇中,两个人的厮杀开始了。在这次较量中,吴冬被阿龙杀死了20多次,屡战屡败之后,有些气馁的吴冬原本打算暂时退却,等以后有机会再卷土重来,然而古龙在网上留言警告他,说他是手下败将,让以后不要再踏进游戏世界,这激起了吴冬的报复之心。

【专家点评】

在近年来,网络游戏市场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网络游戏的本质是以满足大众心理为基础,在虚拟的世界里让人娱乐的高科技形式,它无形中吸引了社会的各色人群,包括青少年群体。过分地痴迷于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不利的。上面的两个案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戕害。体现在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上具体有哪些表现呢?下面将给予具体呈示:

1、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痴迷于网络游戏,就会长时间盯着电脑。这样不注意用眼卫生,诱发近视、散光的几率非常高。电脑长时间的辐射,还会使孩子产生头晕、眼花、食欲不振等各种症状。

2、孩子痴迷于网络游戏会脱离现实、荒废学业。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痴迷于网络游戏,因为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可以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需要,在网络游戏中可以让他们忘记现实学习的压力。孩子经常沉迷在虚幻的世界里,将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他们做事会脱离现实,严重影响甚至荒废学业。

3、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由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情节很容易侵蚀孩子的思想。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模仿游戏中的情节,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家长不得不给予重视。

网络游戏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孩子一旦接触到,就会成为牺牲品,那么家长要保护孩子不受侵袭,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教子有方】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有效地阻止孩子迷失网络游戏的防火墙,家长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绝对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在孩子学习电脑知识的时候,陪孩子一起上网,监督孩子,防止孩子迷失在网络游戏中。

073、打击孩子的独立意识

【开门见山】

卢梭说:“要使一个孩子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要他服从我们的看法。”当孩子想独立做事情的时候,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该让孩子做;有些认为孩子做事慢,不如自己代劳;有些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好习,其它什么事都不应该让他们做;还有些家长怕孩子毛手毛脚打破了家里的东西,于是,一手包揽,越俎代庖。这样做不仅打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还会导致孩子失去生存能力。

【引以为戒】

镜头一:白先生向记者坦露了对儿子担忧:儿子从小到大,我们夫妇从来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他的衣食住行,我和他妈妈都一手包办,每当儿子想要自己动手做事的时候,我和妻子就会强烈反对,甚至还因此对儿子大发雷霆,儿子因此再也不敢提出要单独做什么事情了。现在尽管儿子还很听话,吃饭不挑食,穿衣服也不挑三拣四,但是他现在已经八岁了,连洗脸都不会,每天早上上学之前,不管我们多赶时间,都要先给孩子穿衣服、洗脸、再把他送到学校,现在孩子连起码的生活都无法自理。儿子已经对父母产生了依赖感,不管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自己动手去做。我们夫妇现在特别后悔,孩子现在一点独立意识都没有,以后可怎么在社会立足啊。

镜头二:公司同事张姐的女儿现在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张姐夫妇从来不让女儿单独做任何一件事情。直到现在才发现孩子连自己整理东西的意识都没有,每天女儿放学一回到家,就把书包里的书全部倒出来,书本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自己的小房间从来都是乱七八糟。张姐说:“以前孩子的东西是我帮她整理的,现在孩子大了,不让我随便乱动她的东西了,说我收拾好了她找不到,而我要是不去整理,她就会今天找不到这个,明天找不到那个,我们母女俩经常为这事闹得不愉快。这倒是小事,母女俩也没有隔夜仇,但是我担心孩子以后可怎么生存啊?”

镜头三:南南和妈妈一起去隔壁邻居家做客,隔壁阿姨家的小妹妹见到南南十分高兴,拿出爸爸给自己新买的积木和南南一起玩。一会儿摆出一张床,一会儿搭出个沙发,一会儿又做出个小房子……两个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

两个孩子玩得十分开心,不知不觉吃饭的时间到了。这时南南妈妈要带他回家吃午饭,南南说:“妈妈,等一等”然后蹲下来开始收拾满地散落的积木。

“你别管这些积木了,妈妈来帮你收拾吧!”妈妈对南南说。

【专家点评】

从上面几则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事情也不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及时孩子想自己动手做事的时候,家长也横加阻拦,打击孩子的独立意识。也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不让孩子吃一点苦,所以对孩子的一切一手包办,根本无视孩子的独立意识,从而给孩子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家长打击孩子的独立意识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孩子一旦缺乏独立意识,就会失去自立能力,对父母产生依赖性。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可能一辈子都牵着孩子的手,为孩子做一切事情,因此家长必须要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不要盲目阻拦,打击孩子。

有时候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能力完全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一手造成的。从小对孩子事事包办已经让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当孩子提出要尝试做事的时候,家长又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打击孩子的独立意识。这样孩子长大后会养成逃避责任的习惯,必然无法自立于社会。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打击孩子独立意识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那么,存在这样问题的家长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呢?下面对于此问题给出几点具体建议。

【教子有方】

1、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事做。

家长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实际动手能力,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果太难会让孩子失去信心。要经常换换花样,让孩子有成就感和新鲜感。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

2、让孩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家长碰到孩子做事失败的时候,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自己独立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其实让孩子独立思考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过程。

3、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发展。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充分的空间内发展自己的独立意识。这样做不是让父母撒手不管了,孩子经独立意识思维以后,家长们要根据他们对事情做出的选择加以了解,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点,有利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发展。

4、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

如果孩子独立意识较强,家长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只要在重大事情上给予指点即可。如果孩子独立意识较弱,家长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完成自己的事情。经过生活的洗礼,孩子的独立意识会越来越强。

074、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

【开门见山】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的抱怨:“我家孩子吃饭真费劲,每天追着喂,不喂的话他就不吃,真让人头疼。”家长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家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家长的这种做法将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后果。

【引以为戒】

镜头一:有一个8岁的男孩,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什么都不会做。

有一次,这个男孩看到街上有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孩自己做手工制品来卖,回家后就和父母嚷嚷着也要去学,说以后也要像那个小孩子一样自己来挣钱。可是他的父母却很生气地对小男孩说:“学什么呀,那不是浪费时间,我们从不指望着你做手工艺品换饭吃,如果你想要那些东西,我们可以把你喜欢的都买回来。你只要好好学习,别的什么都不必做,爸妈早就给你存了很多钱,够你花一辈子了。”小男孩说:“那好吧,你们去街上把那些我喜欢的手工艺品都买回来吧。”

镜头二:丽莎从小受尽家长宠爱,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的。丽莎也很争气,从上小学到高中一直名列前茅,这让父母更加疼爱她。转眼间,丽莎经历了高考,即将走进大学校园了。9月,秋高气爽的一天,家人把丽莎送到了京城的一所名校,父母走前是千叮咛万嘱咐,带着万分的不舍离去了。父母高兴孩子考上了好大学,当他们回来没多久,还沉浸在这喜悦中的时候,一天丽莎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我什么都不会,衣服不会自己洗,床单不会铺,军训时被子不会叠……”听着女儿的诉说,父母此时后悔不已。

【专家点评】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不但不教授孩子生活常识,还横加制止。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的,很多家长因为溺爱孩子、害怕孩子吃苦,所以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孩子去做,所以导致了家长不教授孩子生活常识。那么,这样将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家长过分疼爱孩子,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中,于是他们干脆包办一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自己动手,给孩子穿衣、喂饭、系鞋带、收拾玩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种不放手的管理方法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去做,孩子会认为家长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这样孩子会缺少责任感。什么事情都不自己亲自动手去做,会失去实践的机会,最终动手能力,在社会上无法生存。

所以家长要教授孩子生活常识,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下面请看镜头三: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上午,美国某富翁带着3个孩子去修停在沙滩上的小木船。

船甲板上放着一个大大的工具箱,里头摆满了各种钳子、剪刀、榔头等工具。“哦,爸爸,我们该怎么干呢?我可是没有什么头绪的!”女儿爱丽斯站在舱里,皱起眉头对爸爸说。“孩子,别着急,我们先分工,我相信,我们会很快、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他指着船甲板上一块松动的木板说:“我们就先从这儿钉起吧。爱丽斯,你来压住这块调皮的木板。”“乔治,你这个小家伙,不要东看西看了,快去,把旁边那个大钉子和锤子拿来!”听了爸爸的吩咐,小乔治跳到了放锤子和钉子的地方,将它们拿到了手。看到儿子把工具拿来,爸爸说:“我聪明的孩子,你们自己动手好了,你们的爸爸得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现在要看你们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