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生命在于运动”
我国古代就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比喻运动对防病抗老的作用。实践证明,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老、延年益寿的重要的手段。寿命的长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证明,体力活动与长寿关系密切。据国外对十八位百岁以上长寿者的调查,其中十六人为体力劳动者。我国各地对长寿老人的调查材料表明:一、绝大多数为体力劳动者二、从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直到老年还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可以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位病理学家通过对数千具尸体解剖的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的各种动脉硬化发生率是百分之十四点五,而体力劳动者只有百分之一点三。调查材料表明,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的高血压发病率不到同年龄不打拳的老人的一半。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经常进行室外体育运动的人不容易得感冒就是证明。
育活动能保持生理年龄的年轻
人的年龄大了,动作步履缓慢不灵活。这个变化对老年人会有一种心理上的影响,感到自己“老”了,因而适应外界环境的信心也会削弱。而这种状态反过来又会促使身体衰老。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老年人保持手脚灵活、动作准确,感到生命力旺盛,还不“老”,这种精神状态又有益于增进身体的健康。
其实。衰老变化是一种随着时间和年龄发展而渐变的过程。人们一般把人的年龄分为年代年龄和生理年龄。年代年龄即按人的岁数计算,生理年龄是指一个人的生理状态而言。有的人虽然年代年龄已花甲,但生理年龄还很轻;原因是坚持进行经常的体育活动。多锻炼、多活动,就能使肌肉保持弹性,血液畅通无阻,各种细胞能得到微血管提供的营养,细胞也就衰老得慢,动作就灵活;经常用脑,使脑神经细胞处于活跃的状态,也可以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保持生理年龄的年轻。
老年人要进行运动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通过运动锻炼,可推迟人体各器官的老化与衰退,更好地保持它们的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运动是在大脑指挥下进行的肌体活动,同时大脑又接受来自肌肉、关节的神经末梢接受器的刺激,所以运动可以调整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运动不仅使心肌纤维粗壮有力,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氧,还能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淀,可以有效地预防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
通过运动锻炼,可以使呼吸差加大,肺活量增加,使得气体充分交换,血中含氧量增加,加快新陈代谢过程。运动也可以加强消化道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并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充分地吸收。经常运动还可以使老人骨质坚强,能承担更大压力、拉力,并可加固关节,加强肌纤维,增进弹性、耐性和灵活性。
年老后锻炼身体能收到效果
有的老年人认为,“年纪大了锻炼身体不会有什么效果”。
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联邦德国著名运动医学家霍尔曼教授曾对20~30年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也不从事体力劳动的60~70岁的健康男子。进行了为期八周的体育锻炼试验,结果发现,他们的心肺功能显著改善,工作能力增强,肌肉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也提高了。
我国也有不少冽子,证明老年人通过锻炼,完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对防病抗老、延年益寿有不少好处。自然,事情是一分为二的,过分的、剧烈的运动,如快速的、负荷重的力量性活动,对老年人健康是有害的,所以,老年人锻炼身体要收到预期效果,事先应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并有医生指导。而且锻炼身体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只有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具体条件,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才能收到效果。
老年人应把体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运动是健康之本”,为了维护老年人的健康,结合日常生活开展体育活动,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国外一位运动生理专家主张老年应寓运动于日常生活,每天的运动要达到下列要求:最大限度地活动身体各关节;每天站立两小时,锻炼静立的能力,使骨骼承受纵的压力,从而积贮以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以防止骨质松疏;提几下重物。提起即放下;开展活动使心跳增至每分钟120次,保持3分钟;每天通过运动消耗300千卡热量(步行5000米可消耗热量300千卡左右)。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在家里也好,在办公室也好,要找机会活动,能坐着时不要躺着,能站着时不要坐着,能活动时不要停着。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或创造活动方式。
勤用脑可延缓衰老
一些老年人离退休前精神饱满,离退休一两年后,便变得老态龙钟,判若两人。原因是离退休后无所事事,意志松弛,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传导受阻,各种生理功能失调。
美国一位研究衰老问题的专家认为,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都可通过积极生活的方式,保持旺盛的精力。
延缓衰老关键是延缓大脑功能的衰老。大脑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功能不衰退,也就是保持了生命活力。过去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从30岁以后,每天有一万个脑细胞死去;七十岁以后,脑细胞只剩三分之一。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最近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不仅不会死得那么快和多,而且旧的神经根还能在新环境的刺激下长出新的神经来。一位日本科学家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大脑,发现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得到良好保护,从而使大脑不会过早衰老。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顽强奋斗的人,即使历尽千辛万苦,年老后仍保持着不可战胜的活力。
体力活动与长寿有关系
“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它一语道破了生命的奥秘,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
寿命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遗传、医疗卫生条件、营养、体力活动、环境、气候等,其中体力活动与长寿的关系极为密切。
有人调查分析了23名外国历代113~194岁长寿老人的职业,其中有5人情况不明,余下18人中,16人为体力劳动者。日本对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发现:有50%的人在75岁时仍参加体力劳动。
我国长寿老人中绝大多数为体力劳动者,从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直到老年仍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
经常参加体力活动,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它还能预防感冒的发生。体力活动防病抗老的好处很多。和保养吃补药不同,体力活动能调动人体内在的积极因素,增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增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整个身体的工作能力与抗病能力,所以参加体力活动能防病抗老、延年益寿。
体育锻炼要坚持经常才有效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抗病防衰效果是明显的。据测定,每天坚持长跑5000米持续10年以上的老年人,其运动能力相当强,比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40岁左右的人的心肺功能还强。但是,参加体育锻炼切忌三天打鱼,两日晒网。因为人的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不断促进新陈代谢。健康的老年人,每周至少锻炼三四次或者每天锻炼,每次不少于一刻钟,强度要达到最高心率的60%(最大摄氧量的50%)以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研究数据表明,原来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如果停止锻炼两周,可发现其工作能力和效率明显下降,停止锻炼四周以上,其心肺功能将在原来增强的基础上下降50%。肌肉一旦停止锻炼,退化非常惊人。一个人三天不运动,他的肌肉的最大力量会丧失五分之一。实验表明,在48到72小时之后,一个人必须通过运动使他的肌肉再次“取得”合乎需要的物理效果,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体育锻炼的时间以早晨为佳
人们进行体育锻炼,一般都安排在早晨,而且选择在公园、绿化地带或林间。这是因为早晨空气新鲜,空气中含的水蒸气比较多,这对上呼吸道粘膜防御病菌的侵袭有好处。早晨,公园和树林间的空气特别新鲜。这是因为树木不但能释放出人体需要的氧气,而且能不断吸收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废气。据科学家测定,树叶每吸收4.4克二氧化碳,就会放出32克氧气。树林可以改变周围的气温,湿润空气。研究资料表明,一公顷森林面积,一年可蒸发水分350公斤,树林里夏季气温要比林外低1~3.5点五摄氏度,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高一至二摄氏度。经常在树林里锻炼,人会感到目悦神清,心跳放慢,血压降低。树木叶子对尘埃起着阻挡和过滤的作用,森林中的空气很少有尘埃,公园里空气中的尘埃比街道上的少2/3,尘埃少,空气里的细菌就少,所以,人们喜欢在公园和林间锻炼身体。
老年人的合适运动量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合本人的身体状况。目前,国内外一般用60%的最高心率来控制。所谓最高心率,其公式是:最高心率二220—年龄。依此公式,那么一位岁的老人的最高的心率为每分钟160次,他的60%的最高心率是每分钟100次左右,这样的运动量比较合适。有很多老年人的最高心率往往高于此数,而有些人又达不到此数,因此要根据个人的特点调整,同时,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闷、心慌、气喘、两腿软弱无力等现象,要及时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怎样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
老年人锻炼身体,运动量要适宜。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效果;运动量太大,会产生过度疲劳,引起身体不适。
怎样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
首先看身体反应,锻炼后应该是心胸舒畅,精神愉快,感到轻度疲劳,但无气喘、心跳难受等感觉;饮食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早晨脉搏比较稳定,血压正常;保持正常体重,肥胖者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后,可能因脂肪消耗而体重有所下降。
出现上述反应,表明老人锻炼的运动量是合适的。要是出现以下情况:锻炼后感到头痛、恶心、胸部不适、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第二天早晨脉搏加快、疲劳感长期不能消除、体重下降等,表示运动量过大,需要进行调整。
也可用测定心率的方法,评定运动量的大小,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一百七十减年龄所得的数与心率数相近,表示锻炼强度适宜。
二、以运动后最高心率减去安静时心率(次/分)所得数小于每分钟六十次,表示运动量适宜。
三、×100,运动后无不良反应,所得百分数。
老年人为何不宜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老年人坚持参加适合本人身体条件的体育活动,对健康长寿好处很多。但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不可操之过急或过量。最好请医生检查,包括进行运动负荷能力的测验。有多种急性慢性疾病的人,锻炼时更应慎重。因为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都下降:肌肉力量下降、反应速度下降、血管弹性差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平衡机能也下降,所以平时很少参加锻炼的老年人,开始时应选择强度小的运动项目,不适宜做速度快的、强度大的冲刺。跳跃、旋转、闭气、倒立、低头、翻滚或对抗性强的冲撞动作皆不宜做,以免发生脑血管意外及心脏疾病、骨折等伤害事故。
老年人锻炼要注意
老年人锻炼只要讲究科学性,注意量力而行,是不会发生什么危险的。老年人锻炼要注意以下事项:
(1)锻炼前要作全面身体检查,了解健康状况,以便合理选择运动项目,确定适宜的运动量,也便于进行自我医务监督。
(2)开始锻炼时运动量要小些,适应后再逐渐增加。每增加一级负荷,都要有适应阶段。在锻炼中如要增加速度,更应慎重。
(3)生活休息要有规律,按时锻炼,持之以恒。锻炼前要进行准备活动,锻炼后要作整理活动。锻炼要认真,无论练功、打太极拳,都要全神贯注。
(4)运动中要有间歇。慢跑锻炼或者步行锻炼,有个同伴更好,彼此间可以聊天,使锻炼气氛轻松活跃,锻炼后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5)不要在硬马路上跑步或步行锻炼。不要在饭后跑步。锻炼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
(6)不宜做引体向上、俯卧撑、举杠铃等有憋气动作的运动。也要避免手倒立和头倒立。
(7)在有病、感冒发烧,或身体过累时,应以暂停锻炼。
老年人更需要阳光
我们知道。维生素D是人体内参加骨骼代谢的重要物质,它能促进内、外源性钙质的吸收,缺乏它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带来痛苦和行动不便。维生素D很大部分有赖于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在体内合成。而一般老年人都喜静不喜动,深居简出,久而久之,缺乏阳光的直射,会影响健康。所以,老年人应该每天有一两小时在户外活动,最好是在上午十时和下午三时左右,那时阳光最好,让阳光直射皮肤,可接受更多的紫外线,以便机体制造充足的维生素D。在室内晒太阳。是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因为阳光透过玻璃,紫外线已损失大半,制造维生素D的能力大大减弱。
倒退走步有何意义
一般情况下,走步总是向前走的,有些人练习向后倒退着走步,叫“逆步术”。据说,向后倒着走会使腰酸背痛的感觉消失。据练习者说,每日向前走一万步也不如向后倒走一百步有效。因为倒退走步调动了平时不动用的肌肉而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倒退走的姿势是:脚后跟要和头形成直线,膝盖不要弯曲。练倒退走时,要选择没有车辆来往的道路和开阔的安全地带,注意安全。
国外老年人如何锻炼
这里介绍美国老年人锻炼的点滴情况。美国每天有59%的成年人参加各种体育锻炼。1972年美国老人富兰克·肖特获得奥运会马拉松赛跑冠军后,“跑步热”席卷全美,大约有3500万人参加跑步运动。在美国有不少保健中心和健身房,许多老年人到那里去锻炼。锻炼的形式不少。如:(1)快走,慢跑。老年人在保健中心的跑道上进行快步走或慢跑锻炼。快步走每分钟100—130步,锻炼半小时以上。慢跑的时间可长可短,不少于一刻钟。(2)徒手操。有些老年人在快步走或慢跑后,还做徒手操。主要做两臂绕环、扩胸、弯腰、仰卧起坐等动作;一些老年体弱的人则坐在椅子上做徒手操。(3)倒退行走。有不少人练习倒退行走,据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治腰酸背痛。(4)爬行。一些老人戴着手套在地上爬,据说经常锻炼可以减少冠心病、脑血管硬化、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发生。(5)游泳。美国有水上俱乐部。一些老年人喜欢到那里的室内温水池去游泳。还有些老人在那里洗桑那浴,这既是一项锻炼活动,又是一种积极的休息。
不宜跷“二郎腿”